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作业参考答案
1-4 FTFF 5-8 TFTF
9-13 ABCCA 14-18 BADDC
19-23 CDCAD
24-28 BCDAB
29.(1)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内蒙占高原和东北平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之一)(2分)
(2)河流冰封日数时长大致由南往北不断增加:同纬度地区,山地的冰封日数时大于平原地区(2分)。
纬度高,气温低:海拔高,气温低。(2分)
(3)自然: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结冰期长;临松花江,便于就地取冰,冰雪资源丰富(2分)。
人文: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相关设施完善;有品牌优势等(2分)。天气寒
冷,注意保暖:户外出行,小心地滑:冰雪玩耍,戴防护镜等(立足当地的白然和人文特点,两条及以上
即可)(2分)。
30.(1)图1:伯里克利:图4:彼得一世;图5:林肯。性质:(“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5分)
(2)示例一:选择图1、图2、图4:观点: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历史发展。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民主制度成为后世民主制度的
典范。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综上所述,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历史发展,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走向富强。(6分)
示例二:选择图1、图2(或图4)、图6;观点:改单影响国家发展。(正反论证)
示例三:选择图1-5任意三幅(除了图1、2、4组合):观点: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推动历史发展。
示例四:选择图1-5任意三幅;观点: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步。
31.(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分)
(2)中国价值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也是当代
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还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小梧桐’在多个领域提供暖心服务”,
有利于践行爱国、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互联网大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价值引领(或精神动
力),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4分)
(3)生态文明建设(1分):借鉴意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巾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创新、
绿色的新发展理念等:(从创新、文化、生态等角度回答)(4分)
32.(1)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外交的努力:列强之间存在利益纷争:中国人民坚持斗争。(4分)使中国
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2)从地位低下到逐渐被重视。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4
分)
(3)万隆精神。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
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3分)
1金华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社会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亚洲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2.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这是造成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4.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7.整个世界复杂多变,但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8.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要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位。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某登山协会计划组织一次户外登山活动,下图为线路图,并制定了活动预案,下列预案中的表述有误的是( )
A.登山路线:如图沿山脊攀登
B.行进方向:从起点向东北方
C.攀爬高度:预计超过600米
D.返程安排:从A 处缓坡下山
10.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低纬度
B.乙位于东半球
C.丙位于丁的东南方
D.丁的坐标是 (45°S, 45°W)
11.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距地400千米~500千米绕地飞行的空间站系统。右图是天宫空间站某时刻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对①②③④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亚洲,②是欧洲
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
D.①③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宁夏平原由于“大山护着”、“大河爱着”,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出的商品粮品质优良, 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如图为宁夏平原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护着”、“爱着”宁夏平原的“大山”、“大河”分别是( )
A.祁连山、长江
B.长白山、嫩江
C.贺兰山、黄河
D.太行山、淮河
13.图中“护着”宁夏平原的山脉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挡风沙 B.提供冰雪融水
C.提供薪材 D.利于山地放牧
1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地之国瑞士——工业发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B.沙漠绿洲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C.红松之乡小兴安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可发展畜牧业
D.高海拔的青藏地区——旅游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15.人类早期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体现
B.罗马帝国时期的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帝国的统治
C.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创立了物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D.《汉谟拉比法典》是用苏美尔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书写的
16.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
A.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B.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D.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17.从但丁到莎士比亚,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者,他们勇敢地“从内心世界感受自身”“探索自己的灵魂”,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客观地呈现主观感受”,“我”“我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 ( )
A.“君权神授”理论 B.进化论的观点
C.三权分立学说 D.人文主义思潮
18.1930 年,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制海水取盐。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华夫脱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9.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发展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政府的大力推动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20.1995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绿皮书》指出:“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60%时,使用统一货币就十分必要。”据此推断,欧元的产生 ( )
A.取代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B.象征着欧洲联合成一个国家
C.标志着欧洲联盟的诞生 D.适应了欧盟经济发展的需要
21.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由此可知,环境问题的解决( )
A.仅仅是联合国的责任 B.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C.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D.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22.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A.共享发展成果 B.全面深化改革 C.坚持教育优先 D.发展国民经济
23.202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 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每个公民都要增强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这些条款 ( )
A.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体现了“一国两制”构想
C.促进了经济特区建设 D.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25.如图为2020~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数据。该数据体现我国( )
①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③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④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当前,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经走进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 )
A.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B.联合国倡导尊重信息全球化
C.世界各国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D.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27.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宣布,2023年7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另外,气候科学家表示,在经历了一年破记录的冰面流失之后,南极可能正从地球的“冰箱”变成地球的“暖气片”。这两则新闻共同体现出的全球性问题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恐怖主义袭击 C.贫富分化严重 D.有传染性疾病
28.每个人都是世界中的一员,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更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这需要青少年 ( )
A.把握当下,关注眼前利益 B.胸怀天下,树立全球视野
C.回望成长,提高个人素质 D.着眼未来,培养敬业精神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
29.(12分)研学旅程,体验冰雪奇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6)班的同学寒假期间去“尔滨”研学旅行,让我们一起追随他们的脚步踏上冰雪之旅吧!
(1)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指出图1中A山脉的地理意义。(2分)
(2)描述图1区域河流封冻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3)依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 请你为在尔滨研学的“南方小土豆”们提几点注意事项。(6分)
30.(11分)某班同学在开展图说历史项目化学习时,查找到了以下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并说说图3中人物领导的事件有何性质。(5分)
(2)综合上述材料,选择至少三张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31.(11分)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某班设计了“智慧乌镇,点亮未来”的黑板报,请你参与。
(1)根据【科技创新】,分析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结合【文化创新】,运用“构筑中国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小梧桐”在乌镇峰会上发挥的价值。(4分)
(3)指出【生态创新】体现了哪一建设 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智慧乌镇”建设对其他地区高质量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5分)
32.(18分)中国外交,体味国际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关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能够“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陷于何种局面 (6分)
材料二:1943年12月初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组织,并确定由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即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说说中国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4分)浙江考神
材料三: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 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3)材料三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了哪一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 这次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材料四: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 ▲ 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4)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四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世界各国应如何共同努力 (5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