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3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图虽小,却可容纳大千世界。读中国台湾岛地图(图1)和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地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 若测得图1中台北与台南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A. 300千米 B. 30千米 C. 600千米 D. 60千米
2. 图1中表示城市的图例是( )
A. B. C. D.
3.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图1( )
A. 比例尺更大,内容更详细 B. 比例尺更小,内容更详细
C. 比例尺更大,内容更简略 D. 比例尺更小,内容更简略
2024年11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后,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空间站。读从天宫空间站视角看到的地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人类首次用事实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日食现象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人类登上月球
5.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在第1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1月29日,全球华人将迎来第一个“非遗春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2025年春节当天,地球位于图示公转轨道的( )
A. A B. B C. C D. D
7. 2025年春节当天,陕西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昼最短,夜最长
8.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下列关于春节申遗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
A. 呈现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B.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让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继承中华文化 D.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
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分别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平原。读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巴西高原所属地形类型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亚马孙平原的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关乎国家发展,更关乎民族未来。读2023年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截至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尼日利亚 C. 墨西哥 D. 美国
12. 俄罗斯是图示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可能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 失业率增加 B. 劳动力短缺 C. 劳动力素质低 D. 住房紧张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下图为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是( )
A. 乡村 房屋矮,农业为主 B. 城镇 房屋矮,数量少
C. 乡村 房屋少,商业为主 D. 城镇 房屋高,数量多
14. 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变化是( )
A. 鱼塘增多 B. 农田增多 C. 人口减少 D. 商户增多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为美洲两地传统民居及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乙两民居相比( )
A. 甲以木材为建筑材料 B. 乙屋顶坡度大 C. 甲门窗多且大 D. 乙隔热效果好
16. 造成两地传统民居风格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土壤
2024年4月20日,雷雨云团横扫广东,广州塔1小时内吸引了6次闪电,在极端天气下保护了周围建筑。读本次广州塔吸引闪电时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符号能表示当时天气的是( )
A. B. C. D.
18. 当时生活在广州的人们应( )
A. 做好防晒保护 B. 注意添衣保暖 C. 避免户外出行 D. 勤开窗多通风
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从降水量的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四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A(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0. 影响b、c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6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本次会晤的主题是“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公正的全球发展与安全”。读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称为( )
A 南北磋商 B. 南北对话 C. 南南合作 D. 南南会谈
22. 金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 )
A. 服务性产业比例高 B. 国土面积较大
C.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经济发展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
23. 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国际组织中,属于全球性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是( )
A. 世界卫生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 期末考试前,老师带领同学们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地图,采用知识整合的方法复习经纬网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看经纬,辨位置,定方向
(1)图中A地所在的半圆是____(填“经线”或“纬线”),指示____方向。
(2)图中B地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观生活,感现象,明关系
(3)我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运动;图示四地中,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填字母)地。
(4)根据图示昼夜现象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
25. 为了更好地践行地理实践力,陕西省某学校在国庆期间组织了一次研学活动。读此次研学活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到达目地后发现,此图的等高距是____米;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2)同学们研究地图发现,图示①考察路线的地形部位是____。
(3)同学们在m、n两河流中体验漂流活动后发现,m河流速更快,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示:流速和坡度相关)
(4)从地形和水源的角度分析甲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
26.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认识我们的家园,才能更好地建设和保护家园。读世界板块及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亿平方千米,地球上有____大板块。
(2)图中A山脉位于太平洋沿岸山脉带,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A、B山脉所在的两大洲分界线是____。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素有“地球伤疤”之称。据测量,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的大洲。
(3)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理论简述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
(4)海洋又被称为“蓝色国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请你任举一例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的事例。
27.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分布经过了漫长的积累过程。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图1)和科隆大教堂景观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为世界人口稠密区,从海陆位置看,它们都位于____地区;E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
(2)图中D地区的居民以____人种为主,由于奴隶贸易的影响,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一定数量的____人种。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位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科隆大教堂是哥特人的杰作,始建于1248年,经过632年,一直到1880年才建成。
(3)说出图2建筑代表的宗教名称。
(4)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请你任举一例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提示:可以从民居、饮食、风俗习惯等角度作答)
28. 【一带一路共赏奇观】“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联系了非洲、____洲和____洲的多个国家。
(2)从福州出发的货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到达欧洲,途经①②③④四地休整,其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④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
(3)当货轮途经②地时,发现这里有好多大清真寺,说明这里的居民多信奉____教,通用的语言是____。
(4)当货轮途经③地时,发现当地许多树木的叶片表面多有“蜡质层”,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可知其气候特征是____。
(5)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世界欢迎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请你谈一谈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3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C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A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D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A
【17~18题答案】
【答案】17. C 18. C
【19~20题答案】
【答案】19. A 20. C
【21~23题答案】
【答案】21. C 22. D 23.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经线 ②. 南北
(2) ①. (0°,130°E) ②. 热
(3) ①. 自转 ②. C
(4)北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50 ②. 21
(2)山脊 (3)m河流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水流的速度更快。
(4)地形平坦开阔;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等。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5.1 ②. 六
(2) ①. 落基山脉 ②. 巴拿马运河
(3)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
(4)发展海上渔业养殖;晒制海盐;修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发展海洋航运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沿海 ②.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2) ①. 白色 ②. 黑色
(3)基督教 (4)日本的和食文化,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还蕴含着日本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和食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强调食物的原味,以及摆盘的艺术性,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欧 ②. 亚(可互换顺序)
(2) ①. 热带季风气候 ②.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①. 伊斯兰 ②. 阿拉伯语
(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推进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全球化策略,推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