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学习目标卫星影像世界地图你知道吗?图中圆圈地区的人口数量比其他地区人口加起来还多!圈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40亿,占世界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40亿为什么这里居住的人口这么多?世界人口是怎么分布的?1.世界人口的分布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目录PART 01世界人口的分布1. 概念: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状况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回答:(1)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2)两地人口的分布格局有何差异?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 =5人/km25人/km2很不均衡较均衡两个区域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分布状况差异大,左图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右图则比较均匀。某区域的人口数(人)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观察全球夜间灯光图,你能说出世界人口分布总体特征吗。世界各地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南亚地区东亚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图稠密稠密稠密稀疏稀疏稀疏稠密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点。很不均匀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活动安排:阅读下面地图,分析按照纬度和半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什么?北半球中、低纬度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读图分析:阅读下面地图,从地形、距海远近等角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距海远近人口主要分布于近海岸地带,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读图分析:阅读下面地图,从地形、距海远近等角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低海拔地带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世界人口稠密区读图分析: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在图中找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北美东部南亚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特征发展中国家85%发达国家1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亚洲人口稠密区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巴基斯坦日本南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欧洲人口稠密区英国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法国德国荷兰北美洲人口稠密区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部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非洲人口稠密区尼罗河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几内亚湾沿岸非洲人口分布以尼罗河中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几内亚湾北部沿岸、东非高原和沿海中国印度200000000400000000600000000800000000100000000012000000001400000000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单位:人人口分布特征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总结:分布不均、东亚、南亚、北美东部、欧洲西部为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占总人口的85%: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10°N-50°N最为集中: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坦地区世界人口的分布全球大洲国家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地形分布课堂练习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大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②集中于高纬度地区③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④集中于内陆地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20°S~40°S B.20°N~40°NC.0°~20°N D.40°N~60°NDB泰国人口密度大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且近年来人口分布呈现更加不均衡趋势。下图为泰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3.泰国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A.开发历史早,农业基础好B.吸引外国人口迁入多C.城镇化进程快,水平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4.泰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沿海多、内陆少 B.北部多、南部少C.河谷平原人口密度大 D.东部多、西部少AC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简单说明原因。沙漠雨林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自然因素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01土壤气候自然灾害地形矿产资源水源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案例: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案例:雨林地区巴西热带雨林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分布图(2014)(一)自然因素2地形结合下面两幅图,思考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世界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供水灌溉防御航运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一)自然因素3水源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沿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人口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盆底边缘,与水源分布一致,呈线状分布(一)自然因素4土壤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程度不同,影响人口分布。黑土分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5矿产资源(一)自然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克拉玛依市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3、水源:水源影响人口的分布。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4、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往往人口密度较高,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低。5、地质矿产:矿产开采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02生产力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水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欧洲西部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深圳经济迅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由一个不足2万人的小渔村,成长为1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耶路撒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宗教、文化、军事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交通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简图“火车拉来的城市”二、人文因素——决定性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展历史因素政治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理解自然、人文各因素如何影响人口分布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气候地形水土壤等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政策战争文化教育习俗等差异历史因素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总结(1)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①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条件:历史较悠久,对外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2)人口稀少的原因①自然条件:气候湿热(干旱、寒冷等),山区面积广大,土壤贫瘠,水源短缺②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晚,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四、拓展探究:中国人口地理界线4%人口64%面积96%人口36%面积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以该界线为界,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地区,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地区。虽然时隔80余年,我国人口总数已经增长近2倍,但“胡焕庸线”所划定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及形成原因。2. 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3. 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密集区。地形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时间长,城镇化水平高。四、拓展探究:中国人口地理界线4%人口64%面积96%人口36%面积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以该界线为界,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地区,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地区。虽然时隔80余年,我国人口总数已经增长近2倍,但“胡焕庸线”所划定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2. 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3. 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人口的稠密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有可能,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不可能,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民生活缺少水源,风沙天气较多,不利于人的生活。课堂总结人口分布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矿产历史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军事、交通、文化、宗教、政策等综合 作用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从全球看从距海远近看从地形看课堂练习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大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②集中于高纬度地区③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④集中于内陆地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20°S~40°S B.20°N~40°NC.0°~20°N D.40°N~60°N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