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自10月起,仙湖植物园举办了“仙踪秘境秋海棠奇幻之旅”的展览,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参观秋海棠这一美丽又神奇的植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秋海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形多样、花色丰富;果实为蒴果,形状各异;当果实成熟时,会自然开裂,释放出内部的种子。由此可推测它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2. 秋海棠的叶与花色彩斑斓、相得益彰,它们分别属于( )
A.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B.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C.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D.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3. 小李取秋海棠的叶片进行研究,发现它的叶脉呈网状分布,有的叶脉颜色还与叶片不同,脉络十分清晰。小李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讨论法 C. 实验法 D. 测量法
4. 秋海棠叶能生芽,这些芽能长成新的植株,这说明它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 “阴叶翠瑶湿,薄英红粉香。”诗句中描述了秋海棠的叶子如碧玉般翠绿,与这个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液泡 D. 叶绿体
6. 小明和同学们对秋海棠的叶表皮结构十分感兴趣,于是他们制成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为他们制作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a→b→c→d B. b→c→a→d
C c→d→b→a D. d→c→b→a
7. 同学们使用显微镜(如图)观察秋海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下列对应解决办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像不清——调节③
B. 物像偏左——向右移动临时装片
C. 物像太小——转动⑤换高倍镜
D. 视野较暗——调节④反光镜或底光源
8. 小张在观察了秋海棠细胞结构后,选择家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的琼脂凝胶代表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无法确定
猕猴是塘朗山郊野公园的一张特色名片。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猴赏猴,上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9. 在塘朗山的山野深处,仔细观察,能看到树干上长了很多苔藓,以下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树干背阴 B. 塘朗山空气质量好
C. 树干湿润 D. 树皮能提供有机物
10. 猕猴是一种哺乳动物,一般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小鸟、鸟卵和昆虫。下列关于它的特征与作用匹配不符的是( )
A. 体表被毛——保持恒定温度
B. 胎生哺乳——提高了产仔率和成活率
C. 牙齿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能力
D.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环境
11. 除了猕猴,塘朗山中还居住着许多野生动物,如树蛙、钩盲蛇等。如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下列生物特征能放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 卵生 B. 体温恒定
C. 用肺呼吸 D. 体内无脊柱
12.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猕猴桃与猕猴在结构层次上相比,前者少了(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3. 早在201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如图是它们诞生的过程示意图,同学们对此作出以下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同学:克隆猴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A卵母细胞
B. 乙同学:该研究成果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 丙同学:克隆猴的诞生过程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
D. 丁同学:“中中”和“华华”长得很像,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
14. 如图为克隆猕猴体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图中作为细胞能量转换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科学研究发现:猕猴身上常携带一种猴疱疹病毒,密切接触可能会导致人感染猴疱疹病毒。如图所示为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细胞结构
B. 由外部的遗传物质和内部的蛋白质构成
C. 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
D. 非常微小,需要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
16. 国庆节后,小梅沙海洋世界悄悄变成了一个奇妙的海洋课堂,近2万名小探险家们带着好奇和兴奋,走出学校的围墙,踏上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探险之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梦幻水母缸中,水母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它们伸展着细长的触手,像是在欢迎同学们的到来。然而这些触手中暗藏着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这种利器叫做( )
A. 口 B. 口器 C. 消化腔 D. 刺细胞
(2)海底隧道中,壮观的“万鱼争食表演”每天在这里轮番上演。下列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
A. 体温不恒定 B. 用鳃呼吸
C. 体表有黏液 D. 身体呈流线型
(3)研学小组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有工作人员潜入水中清理鱼缸,想做一个探究污水对鱼类呼吸影响的实验,设置了如下两组实验,其中对应序号填写有误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水质 水温 记录口的张合次数
甲 10条大小一致的小鱼 洁净的水 25℃ 每2分钟记录一次
乙 ① 大小一致的小鱼 ② ③ 每 ④ 记录一次
A. ①10条 B. ②污水 C. ③35℃ D. ④2分钟
(4)研究发现,如果不及时清理海洋动物的排泄物,藻类可能生长泛滥,进而影响海洋动物的生存。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生活在海水中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 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深圳湾的滩涂孕育了丰富的鱼虾蟹类生物,为鸬鹚等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会有数万只长期迁徙的候鸟在深圳停歇,从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7.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杜甫的《田舍》描绘了夕阳下鸬鹚飞回鱼梁舒展翅膀的情景。下列有关鸬鹚适于飞行的特征描述不够合理的是( )
A.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B. 骨骼轻、薄,有龙骨突
C. 脚有四个脚趾,趾间有蹼 D. 有喙无齿,食量大、排便快
18. 虾蟹是鸬鹚的主要食物,它们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由此可以判断虾蟹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节肢动物
C. 刺胞动物 D. 线虫动物
19. 专家提醒游客:海边观鸟时,有外伤的皮肤切忌接触海水或海洋生物,以免感染上创伤弧菌。感染后患者的伤口会有灼痛感,下列与“灼痛感”密切相关的组织是( )
A. B.
C. D.
20. 创伤弧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除了让人产生灼痛感外,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创伤性皮肤感染、败血症和肠胃炎等。下列关于创伤弧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B. 可通过细胞分裂迅速繁殖
C. 属于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 感染后,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治疗
21. 同学们在观鸟活动中,制作了鸬鹚的呼吸系统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管模拟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B. 小气球模拟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C. 大气球模拟气囊,能辅助呼吸
D. 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22. 为了给候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严禁捕杀候鸟 B. 做好宣传教育
C. 大量投放虾蟹 D. 切勿乱扔垃圾
二、非选择题(4道大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25分)
23. 与深圳湾遥遥相望的梧桐山上,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善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此安家落户。自2019年起,梧桐山公园的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记录到野生兽类十多种,有野猪、中国豪猪、豹猫、小灵猫、鼬獾、猪獾等。如图是梧桐山部分兽类的分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出现的生物分类等级有_______个,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
(2)以猪獾为例,图中和它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_______;猪獾和中国豪猪共有的最小等级是______。
(3)梧桐山野猪的数量从原来的寥寥无几,到现在50多头,甚至成为了梧桐山的新晋网红。你认为野猪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野猪也会破坏植被,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是梧桐山公园的管理者,你觉得该如何理性地对待野猪?______。
24. 2024年深圳“每周半天计划”试点以来,许多学生走向了周边的自然科普场所,某学校的学生就来到了仙湖植物园的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在课堂学习过菜豆种子(图1)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2)后,同学们第一次认识裸子植物苏铁的种子结构(图3),请读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内容)。
(1)图1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结构[_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但作用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填名称)。
(2)在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要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_______(填“纵”或“横”)向剖开。往剖面滴加碘液,发现如图2中的结构[_______]会被染成明显的蓝色。
(3)观察苏铁种子的示意图(图3),你觉得苏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储存在[_______]。
(4)苏铁的种皮具有细胞壁增厚、坚韧不易透水、有一定毒性等特点,这对种子的传播或萌发有着怎样的影响?_______。
25. 走向户外,大自然是精彩的开放教室;回到家里,宠物是重要的快乐源泉,黏菌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新宠。黏菌的一生有两个阶段: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黏菌的营养阶段叫原生质团,是多核的单细胞,没有细胞壁,外面包裹着一层胶质的鞘。
资料二:在营养阶段,黏菌通过吞噬食物颗粒来获得有机物,蘑菇和燕麦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资料三:黏菌到了繁殖阶段,会停止进食,爬向干燥的地方,长出美丽的子实体,散播具有细胞壁的孢子。
(1)资料一中提到的“一层胶质的鞘”相当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没有细胞壁的特点和_______(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相似。
(2)资料二中,黏菌吞噬食物颗粒体现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黏菌和蘑菇都需要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而燕麦植株不需要的原因是_______。
(3)资料三中,黏菌会散播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和微生物中_______相似。
26. 生物社团在学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请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晨晨的奶奶,她来帮助大家一起制作萝卜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国家规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每千克不超过20毫克,所以同学们利用仪器检测了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绘制出变化曲线。
(1)首先,把洗干净的萝卜切成条状,撒上适量食盐,2小时后,发现盆里多了很多水,这些水来自萝卜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
(2)接着,把腌制过的萝卜条、各种香料装入干净的陶罐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和晨晨奶奶带来的老酸水(成熟泡菜坛中的汁水,含有大量的乳酸菌),然后盖上盖子,加水密封。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老酸水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步骤中的_______,加水密封的作用是为乳酸菌的发酵创造_______环境。
(3)第三天时,有同学就忍不住想尝尝自己制作的泡菜,请问这个时候的泡菜合不合适食用?为什么?_______。
(4)从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乳酸菌的数量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有所下降并稳定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原因可能是_______。
(5)同学们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盐水浓度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打算就此开展进一步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_____(盐水浓度一般从4%~20%)。
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8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 A 4. B 5. D 6. D 7. B 8. C
【9~15题答案】
【答案】9. D 10. B 11. C 12. D 13. A 14. C 15. C
【16题答案】
【答案】(1)D (2)A (3)C (4)A
【17~22题答案】
【答案】17 C 18. B 19. B 20. A 21. A 22. C
二、非选择题(4道大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25分)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五##5 ②. 种
(2) ①. 鼬獾 ②. 纲
(3)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栖息环境持续改善##野猪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缺乏野猪的天敌,导致野猪的数量因缺乏控制而增长较快
(4)设立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避免接近野猪##加强巡逻管理,增加景区工作人员的巡逻频次,及时发现和制止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做好防护准备,为景区工作人员配备适当的防护工具,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应对野猪可能带来的危险。(合理即可)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⑤ ②. ⑥ ③. 子叶
(2) ①. 纵 ②. ⑦
(3)⑦ (4)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种子的萌发,同时会不利于动物的取食,影响种子的传播。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膜 ②. 动物细胞
(2) ①.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 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真菌
【26题答案】
【答案】(1)液泡 (2) ①. 接种 ②. 无氧
(3)不合适;亚硝酸盐达到最高值,严重超标
(4)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有限,导致乳酸菌的繁殖受到限制
(5)
盐水浓度(%) 亚硝酸盐含量(mg/L)
4
8
12
16
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