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蚌埠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 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B. 蓝细菌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属于自养生物
C.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
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储存的淀粉会转变成葡萄糖,该过程会消耗水
B. 合理施肥有利于植物吸收无机盐用于合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
C. 根据种子所含物质的含量及特点,种植油菜时,播种深度应较深
D. 为了延长小麦种子的保存时间,可晒干以减少种子中自由水含量
3. 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维生素 D 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甲状旁腺激素(一种多肽类激素)和钙含量升高,从而
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D 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
B. 维生素 D 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难溶于水
C. 维生素 D 在吸收过程中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D. 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4.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能量
B.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
C. 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多糖能储存能量
D. DNA 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中
5.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 CO2 和 H2O 的产生有关
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维持有关
C.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D. 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 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
第 1页/共 8页
6. 如图为细胞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含有磷脂的有 a、b、c、d、e
B. a 和 c 中有核酸分布,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 a 和 c
C. b 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的场所和向外分泌的运输通道
D. e 常见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 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在损伤后会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
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再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
过生物膜包裹胞内物质或细胞器,并将其运送到液泡中被水解酶降解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中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可与高尔基体特异性识别
B. 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并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到液泡中
C. 植物细胞的液泡与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相似
D. 细胞自噬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的死亡,也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8. 易位子蛋白(TRA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膜蛋白,其作为信号序列的受体蛋白位于内质网膜
上,与内质网膜构成通道,可将新生肽链转移进内质网腔,经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易位子蛋白与糖蛋白都具有识别功能
B 新生肽链通过易位子蛋白转运至内质网腔穿越了 2 层磷脂分子
C. 新生肽链经内质网腔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 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 加工和运输
9. 蛙卵细胞发育初期,核膜上可出现 3.77×107 个核孔,成熟后核膜上仅有 150-300 个核孔。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
B. 核孔只允许 DNA、R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C. 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组成上无明显差异
D. 细胞核中合成 RNA 进入细胞质基质穿过 0 层生物膜
10. 研究发现物质出入细胞有多种方式,有些物质的出入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
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
第 2页/共 8页
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胞吞、胞吐
B. 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Na+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D. 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是载体蛋白
11. 下图表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膜上的受体可以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B. 胞吞作用说明细胞膜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C. 胞吞物质的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D. 加入呼吸抑制剂会抑制胞吞作用的进行
12. ATP 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 RNA 的合成,ATP 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特殊化学键,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 ATP 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 ATP
C. 用α位 P 标记的 ATP 可以合成带有 P 的 RNA
D. ATP 分子中的 2 个特殊化学键不易断裂水解释放能量
13. 下列关于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探究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
B.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都能水解成还原糖
C. 酶与底物反应时需将试管放置一定的时间,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第 3页/共 8页
D. 向两支试管滴入等量碘液,可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14.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需的活化能
B. 酶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C. 低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反应的底物
15.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 葡萄糖溶液应煮沸冷却后再加入有活性的酵母菌
C.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D. 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
1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种子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
D. 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的活性
17.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18. 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探究实践。下列科学探究与所得结论不匹配的是( )
A. 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B. 用水绵和需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释放氧气
C. 利用 14C 标记 CO2,探明 CO2 中的碳转换为有机物中碳的过程
D. 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此推测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19. 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4页/共 8页
A. CO2 的固定需利用 ATP 中的化学能
B. CO2 直接被 NADPH 还原后生成(CH2O)
C. C3 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
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 含量会升高
20. 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 O2 浓度下,单位时间内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
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表示 O2 吸收量,乙曲线表示 CO2 释放量
B. O2 浓度为 b 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O2 浓度由 0 到 b 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
D. O2 浓度为 a 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 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5页/共 8页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____。这三种物质
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__来表示,各基本单
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
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___个羧基。
22. 图甲表示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繁多,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这是因为_____

(2)结合图示分析,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_____在其中起重要 交通枢纽
作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和运输过程涉及的细胞器有_____。
(3)若上述分泌蛋白为胰岛素,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出生物膜具有_____的特点。胰岛素可随血
第 6页/共 8页
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 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体现了细胞
膜_____的功能。
(4)图乙表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该模型的名称是_____模型,[2]表示_____,它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
支架。
23. 根据图甲~丙回答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问题:
(1)已知二糖不能通过图甲中的半透膜而单糖可以,如果图甲中②处的液体是蔗糖溶液,①处的液体是清
水,则漏斗内的液面不再变化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烧杯
中溶液的浓度。如果在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漏斗内的液面变化是________(不考虑蔗糖酶对漏斗内溶液
渗透压的影响)。
(2)图乙中的葡萄糖运入该细胞的方式是_____。图丙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在曲线 a 点时运输物质
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c 点后限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4.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至戊表示 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植物细胞内
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交换的几种不同情况。请据图 回答:
(1)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 A 时,则对应的是____(乙/丙/丁/戊)图。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 B 一 C 段
(不含 B 点)状态时,则对应的是______(乙/丙/丁/戊)图。C 点 时,叶绿体中 ADP 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2)在温度适宜 条件下,限制 A 一 C 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C 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是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 CO2 浓度增大,则 B 点____(左/右/不)移,如果 A 点时 CO2 释放量为 aμ.mol/m2·
s,C 点时的 CO2 吸收量为 bμ.mol/m2·s,则 C 点时 O2 产生量为___μ.mol/m2·s (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速率
第 7页/共 8页
不变)。研究者用含 18O 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
箭头表示)
第 8页/共 8页
1-5:DCBDA 6-10:DABBD 11-15:CCDDB 16-20:CCACC
21. (1) ①. 淀粉 ②. 纤维素
(2) ①. 核苷酸 ②. b ③. ②
(3) ①. 四肽 ②. 3##三 ③. 脱水缩合 ④. 2##二##两
22. (1)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各不相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
间结构千差万别
(2) ①. 高尔基体 ②.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 ①. 流动性 ②.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4) ①. 流动镶嵌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3. (1) ①. 大于 ②. 先升高再降低,最终与烧杯中的液面持平
(2) ①. 主动运输 ②. 需要 ③. 载体蛋白的数量
24. ①. 丁 ②. 乙 ③. 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膜 ④. 光照强度 ⑤. CO2 浓度 ⑥.
左 ⑦. a+b ⑧. 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