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唐诗《海人诏》:“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指皇宫)中常满库。”该诗反映出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下农民的艰苦生活。这从侧面表明( )
①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于奴隶社会 ②地主阶级无偿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因没有人身自由依附于地主阶级 ④封建社会农民承受了繁重的地租和赋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莫尔、康帕内拉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黑暗性和残酷性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设计了一个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大同世界,但由于缺乏对社会运行宏观的把握,其理论较为粗疏,缺乏实践基础和可操作性。由此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认识到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社会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他们的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
④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④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社会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任务并非止步于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国。由此可见(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
③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两者相互衔接
④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才让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10月17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下列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 )
①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表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创造性地提出,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一改造的完成(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校高一(2)班小李同学,在学习改革开放的进程时,画了一个时间轴。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①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②乙: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丙: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丁: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这种实践勇气来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为深层的精神动力来源于文化自信。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点赞“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唱响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光彩”“共享新时代,中国智慧和方案彰显世界美好未来”……人们纷纷为美好新时代歌唱,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意义。下列对“新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
②意味着我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我国给世界上相关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某班级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以下观点最适合作为发言要点的是( )
A.梦想植根人民,当代青少年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B.梦想指导实践,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将小我融入大我
C.梦想需要引领,党的建设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决定因素
D.梦想联通世界,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1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是一条充满希望、具有光明前途的路,同时又是一条需要迎接挑战和考验、需要奋斗和付出的路,这就需要( )
A.建设伟大工程,发挥党的建设的决定性作用
B.推进伟大事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伟大斗争,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
D.实现伟大梦想,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13.2024年10月24日,某奥运冠军在人民日报撰文称,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靠平时的积累,代表国家站上赛场,就肩负着为国争光的使命和责任。面向未来,他将从零开始,继续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奥林匹克事业奋斗拼搏。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
①锤炼品德修为,抵制享乐主义 ②勇于砥砺奋斗,绽放青春光彩
③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 ④热爱伟大祖国,坚定理想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定律”“公式”,来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时代课题”,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展现出了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④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具体指导,是回答世界之问的科学理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下做好“三农”工作的要求与“十四个坚持”内容相一致的是( )
要求 “十四个坚持”
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本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领域,这是历史和国情造成的。但是,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要解决国有企业在“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行业创新引领等方面的问题,亟须国有经济适应新常态新阶段,加快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布局,以符合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新要求。国有经济适应新常态新阶段,需要做到( )
①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②深化土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③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 ④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所有经营主体的96.4%。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占比再次提高。这表明,我国民营经济( )
①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占据主体地位
②重视科技创新,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③是我国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某贫困村探索出了“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集中流转土地60亩发展大棚蔬菜,创建新的种植模式,实现全村脱贫。该村的脱贫得益于( )
①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②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壮大集体经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拓宽了当地居民收入的来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下列选项能体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是( )
A.烟台市投入10亿元开展水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B.中央财政拨付资金10.5亿元用于云南地震救灾
C.上海市政府对在校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
D.中国海尔集团并购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家电业务
20.近十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扶持和资本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开始,跨界造车热持续升温;进入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价格战演变成淘汰赛,行业洗牌持续加剧,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锐减。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市场的盲目性是行业洗牌持续加剧的根本原因 ②市场定位不准是部分车企被市场淘汰的主要原因
③行业洗牌是一个优胜劣汰、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④行业洗牌持续加剧必然导致寡头垄断企业的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4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路径可能是( )
A.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拉动社会总供给→拉动经济增长
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C.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增加货币投放→降低货币流动性→促进国内物价的稳定
D.缩减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充分就业→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列表述与上述观点的主旨一致的是( )
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更加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餐饮浪费,通过持续努力和全民参与,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②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强调资源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外卖无人机可以将配送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十几分钟,急救直升机可以规避地面拥堵及时将伤员送医……以“低空+电商物流”“低空+城乡治理”“低空+文体旅”“低空+客运”等应用场景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低空经济( )
①应用场景丰富,有助于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②发展空间广阔,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③投资门槛较低,有利于降低上下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④消费需求旺盛,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利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水库光伏发电站是国内第二大单体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该电站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共利用水库闲置水面4400余亩,年发电2.2亿千瓦时,实现了工业用水与光伏发电利用完美结合。这一项目的开展( )
①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把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我们做到( )
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质增效 ②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促进协调发展
③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④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要做大“蛋糕”;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由此可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 )
①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缩小收入差距
③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④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工作,2024年11月发放城乡保障金3713.22万元,其中,城市保障金1603.90万元,农村保障金2109.32万元,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由此可见,社会保障( )
①能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基本生活权利
②能够调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化解了我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能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形式组成。下列做法与社会保障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
A.某地举行“护苗行动”儿童健康关爱活功——社会优抚
B.某市举办退伍军人岗前培训解决就业问题——社会福利
C.因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伤获得的保险赔偿——社会保险
D.政府向地震受灾群众发放必要的生活物资——社会救助
30.近年来,我国改革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各类困境儿童、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关爱保障机制,完善覆盖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这说明( )
①社会保障的价值是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利益关系 ②我国的社会保障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③我国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都享受相同的保障权益 ④社会救助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及生存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31.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某校制作了“回望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展板。
【忆往昔】
【看今朝】
七十五载,我们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新时代大潮中奋楫,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全方位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展板“忆往昔”,说明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结合展板内容,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A B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A B D D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A C D B A D C
31.(1)①1921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