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白水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7月20日,“少年看中国”系列内容展映及主题分享活动落地西安。本期西安站活动以“玄奘与丝路”为主题,特邀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老师带少年们“走近”天山丝路,寻觅玄奘故事。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地理位置角度看,我国可以进行陆上“丝路”的基础是( )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地方位于寒带
B.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
C. 国土面积较大,居世界第三位
D.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2. 此次活动落地西安,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
A. 冀 B. 鲁 C. 晋 D. 秦
3. 图中A省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回族 D. 苗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结合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 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 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4. 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 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B.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C. 人口总数下降 D.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5. 目前,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三孩,主要是因为( )
A.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B.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C. 我国人口向国外大量迁移
D. 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6. 针对表中所体现的人口问题,我国应采取的人口措施是( )
①调整生育政策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③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读我国东部地区轮廓图和四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从四地气候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 南低北高 B. 南北普遍高温
C. 南北普遍低温 D. 南北温差大
8. 甲、乙、丙、丁四地与气候统计图搭配正确的是( )
A. ③-丁 B. ④-乙 C. ①-甲 D. ②一丙
9. 丙地属于(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0. 造成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人类活动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024年11月20日,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此次论坛以节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内蒙古自治区是黄河流域用水量最大的省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
A. 是工业聚集区 B.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C. 人口、城市多 D. 易发生凌汛现象
12.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
①黄土高原 ②东北平原 ③云贵高原 ④河套平原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13. 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下各省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陕西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B. 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C. 山东加强源头水源保护,进行生态修复
D. 山西加固黄河大堤加强湿地保护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为主.干旱、洪涝、沙尘暴、森林火灾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26省区市一千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下图为我国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有( )
①种类多 ②分布广 ③不易治理 ④危害严重 ③频率低,强度小
A. 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5. 图中各种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干旱:华北地区 B. 森林火灾:东南沿海
C. 冰雹:西北地区 D. 暴雪:南方地区
16. 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当地震来临时,做法正确的是( )
A. 跑到有高压电线的地方并大声呼救
B.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保持冷静,用软物保护头部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C. 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D. 靠近玻璃门窗躲避,方便逃生和救援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矿产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水资源 D. 森林资源
18. 以上材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 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D. 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冬季是全国兴修水利的黄金期,从江河岸畔到广田畴,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各地纷纷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下图为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下穿黑河供水小复线工程的施工现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我国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 )
A. 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 B. 水利工程损耗大,急需维修
C. 气温低,便于兴修水利 D. 劳动力充足,修建成本低
20. 我国修建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 )
A. 季节分配不均匀 B. 浪费和污染严重
C. 人均占有量少 D. 空间分布不均匀
2020年11月30日,广清城际铁路、广州东环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城际列车中途停四个站,每天双向发车共84趟次,行车间隔最低15分钟,清远至白云机场最快30分钟可到达,实现广州至清远“一小时城市圈”,带动沿线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2022年元旦假期,清远市北部山区某医院急需从北京市某医院调取一种急救药物为病人做手术,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运输 B. 公路运输 C. 铁路运输 D. 水路运输
22. 选择城际铁路实现“一小时城市圈”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程运行距离较远 B. 客运专线、运量小
C. 途经城市多、停靠站多、搭乘时间长 D. 班次密度高、行车间隔短、灵活度高
23. 广州城际铁路网逐步完善,带来的影响有( )
①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②促进当地内河航运发展③更好地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④促进城市群“同城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 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1可以归纳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由图2可以归纳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______,山区面积广大。
(2)图中C_________、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都是_______走向的山脉,且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简要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水能方面的影响。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请分别列举一条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不但要打造“黄金水道”,还应构建生态屏障,建成“绿色长廊”。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最终注入_______海,是一条_____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______(填温度带),没有结冰期。
(3)说出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简析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26.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_。导致①②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③为________,它多分布于_______(填“山地”或“平原”)。
(3)从干湿地区来看,土地利用类型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做出了关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的重要报告,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
(1)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中描述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河套灌区主产区被称为“塞外江南”,其所在省区内蒙古的农业生产部门主要以_______为主。
(3)图中东北平原主产区和华南主产区农作物熟制不同.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填“热量”或“水分”)。新疆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
(4)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简述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5)“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确保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2024年6月20日至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展会汇聚全球知名企业,展示智能产业领先成果。
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右下图虚线圈内)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它带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三:左下图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
(1)左上图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中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2)其中,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有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______。
(3)此次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天津所在工业基地位于我国______平原北部,其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条件是______资源匮乏。
(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简述高新技术产业对武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白水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B 6. D
【7~10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 A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B 12. C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D 15. D 16. B
【17~18题答案】
【答案】17. A 18. B
【19~20题答案】
【答案】19. A 20. D
【21~23题答案】
【答案】21. A 22. D 23.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 多样
(2) ①. 大兴安岭 ②. 东北—西南
(3)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多急流、瀑布,水能资源丰富。
(4)优势条件: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许多山区风光优美,利于发展生态旅游;山区河流可以发电等。劣势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容易发生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唐古拉 ②. 东 ③. 外流河
(2)亚热带 (3)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4)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无结冰期。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②.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③. 气候(降水)
(2) ①. 林地 ②. 山地
(3)湿润区 (4)退耕还林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等。
【27题答案】
【答案】(1)小麦 (2)畜牧业
(3) ①. 热量 ②.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等。
(5)加强立法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业科技,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等。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密集 ②. 较多
(2) ①. 辽中南(京津唐) ②. 京津唐(辽中南) ③. 海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
(3) ①. 华北 ②. 水
(4)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科技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