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中国空间站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名单。中国空间站“天宫”的核心舱沿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图为中国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空间站可以看到人类的美丽家园( )
A. 月球 B. 地球 C. 火星 D. 金星
2. 人类的美丽家园是一颗( )
A. 卫星 B. 恒星 C. 彗星 D. 行星
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东 D. 自南向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25年1月20日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在此期间,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南方地区易发生冻雨现象。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大寒节气,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长夜短 B. 昼夜等长 C. 昼短夜长 D. 出现极昼
5. 大寒至春分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由赤道向北回归线 B. 由北回归线向赤道
C. 由赤道向南回归线 D. 由南回归线向赤道
6. 表示冻雨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地球仪上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下图示意东、西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是( )
A. 南极洲、非洲、欧洲 B. 南美洲、南极洲、非洲
C.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D. 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8. 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 南极洲 B. 亚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9.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 )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该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下图示意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之处位于海底地形中的( )
A. 大洋盆地 B. 海沟 C. 大洋中脊 D. 大陆坡
11. 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 )
A. 200米 B. 500米 C. 3000米 D. 6000米
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描述的是( )
A. 河流 B. 地形 C. 天气 D. 气候
13. 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当地(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降水季节变化大 C. 气温年较差大 D. 降水年际变化大
14. 导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巴黎圣母院又名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2019年发生火灾后开始修复,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8日重新开放。下图为巴黎圣母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巴黎圣母院所在地的居民主要属于( )
A. 黑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混血人种 D. 白色人种
16. 巴黎圣母院所在地的居民大多信仰(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7. 在巴黎圣母院服务于世界各地游客的志愿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法语 D. 俄语
人类大陆图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地图。图上没有显示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仅表示出人口密集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示意人类大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丁所处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19. 图中甲、乙、丙、丁所在地区人口稀少,其中乙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温少雨 B. 终年严寒 C. 地势陡峻 D. 炎热潮湿
20. 从纬度位置看,“人类大陆”主要分布( )
A. 高纬度地区 B. 中、低纬度地区 C. 低纬度地区 D. 中、高纬度地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60分。)
21. 【表里山河万里路】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 我省历时7年建设,总里程达1.3万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于2024年10月18日全线贯通。目前,这三条一号旅游公路是全国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全域旅游公路网,连通全省113个县(市、区),覆盖5630个村庄。其全线贯通将推动农村交通与沿线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带动乡村振兴、加快山西转型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 山西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分别判断图中A、B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及河流的流向。
(2)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并估算最高峰甲地的海拔范围。
(3)到达山峰甲地有两条路线乙和丙,请帮老年旅游团推荐一条并说明理由。
(4)简要说明该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意义。
22. 【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实现了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工程投入运行之后,将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等,全面强化防震减灾能力。
资料二 六大板块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
资料三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图(左)和红海形成图(右)
(1)分别说出图中字母A、B、C三地所代表的板块。
(2)根据图示简要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和红海的形成原因。
(3)分别说出图中序号①和②、③和④所处火山、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火山喷发会带来灾难,但还会有人生活在火山附近,请简要说明理由。
23. 【锦绣太原城人类宜居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是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之一,旨在充分挖掘并发挥地方气候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级气候宜居品牌,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太原市被评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为本市再添一张“国字号”气候生态名片。太原市位于北纬37°附近,地处盆地,平均海拔约800米,年均温10多度,年均降水量400多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热、干湿适宜,体感舒适,是一片被上天格外眷顾的热土。
资料二 太原市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7 -0.7 5.9 13.2 19.0 22.7 24.3 22.6 17.4 10.8 3.2 -3.1
降水量 /毫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1)根据表格数据,将太原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
(2)说出太原市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及其出现月份。
(3)归纳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4)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太原市宜居的原因,并为进一步提升家乡的宜居环境提出两点建议。
24. 【共塑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2024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城市代表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是商业、文化、科技、生产力、社会发展的枢纽。当前,全球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人居署预测,到2030年,近60%的世界人口、约50亿人将聚居在城镇。城镇化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占用耕地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资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1)分别说出图中字母A、B、C、D四地所代表的世界人口稠密区。
(2)城镇与乡村相比,说出目前全球人口多居住在哪里。
(3)以图中B、C所在地为例,简要归纳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及人类选择居住地考虑的自然因素。
(4)举例说出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用一句话描述你理想中的城市。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C 5. D 6. A
【7~9题答案】
【答案】7. D 8. B 9. A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A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A 14. C
【15~17题答案】
【答案】15. D 16. A 17. B
【18~20题答案】
【答案】18. D 19. D 20.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A:陡崖 B:山谷;河流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2)等高距:100米;海拔范围:大于800米且小于900米(或900米>海拔>800米)
(3)路线:乙;理由:乙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省力。
(4)完善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知名旅游地;推广特色农产品;促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振兴乡村经济;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题答案】
【答案】(1)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而成。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断陷而成。
(3)①和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和④: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关系:世界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等。
(4)火山灰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形成的矿物可用于工业生产;形成火山地貌(景观)、温泉,可发展旅游业;大多数火山为死火山等。
【23题答案】
【答案】(1) (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24.3℃,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4.7℃。
(3)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4)原因:太原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热、干湿适宜,体感舒适。建议:树立环保节约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
【24题答案】
【答案】(1)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
(2)城镇 (3)自然条件:B、C所在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有众多的河流,水资源丰富;距海近,海上交通便利;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等。自然因素:气温;降水;水源;地形;海洋等。
(4)问题:垃圾增多;尾气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等。理想城市:到处是鸟语花香的城市;看不见垃圾桶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