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设计课题 2.1 坚持依宪治国时间 第二周 节次 第1节来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第1框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学校等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道德修养: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法治观念:懂得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健全人格: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责任意识: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学习目标 1.了解宪法的结构,学习思考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认识宪法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感受和理解宪法的地位,树立尊重宪法权威、崇尚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理念。学习要点 1、我国宪法的构成和主要内容有哪些?【20页】 2、★我国宪法的地位?【21页】 3、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1页】 4、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22页】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23页】学习重点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的地位。学习难点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教学活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 运用你的经验: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 思考:两会的全称是什么?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制度? 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现行宪法是哪一部? 学生跟随老师讲课思路,分组讨论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 写一写各组的答案 有些学生不清楚教师告知 教师根据学生分析宪法的目录内容适当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国家机关引入本节课探索新知 1、设根本的活动准则 探究一:观看视频《我国宪法的由来》并通过PPT展示法的制定与修订历史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思考:1.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过了几次修改?2. 现行宪法共几章,多少条? 3. 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教师归纳:现在使用的宪法是第四个版本第五次修订版本,由四章内容构成, 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标志等 探究二:观看视频思考: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带头向宪法宣誓? 归纳:我国宪法的地位?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探究三:材料分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4年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73人,厅局级干部3838人,县处级干部3.1万人,乡科级干部11.2万人,一般干部12.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61.3万人。 由此引入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以及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思考: 2、 最高的法律效力 探究四:“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是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①从内容上看 教师归纳:我国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最高的法律权威,那么其他法律能不能? 教师总结:宪法规定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来看教师总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 各小组纷纷展开讨论,宪法的修订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宪法的制定与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五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其他的民法等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要依照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超过半数通过即可 (4)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④从法制体现出来看: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学生分析宪法的历史,内容,说一说国家机构是怎么设置的? 学生观察课堂图例及材料内容﹐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并交流想法,请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活动得出这节课学习了宪法规定的内容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知道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发展历程,认识宪法的构成和本质。 通过阅读感悟,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方便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为下面新知识做铺垫 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照顾到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充分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能力尝试应用 1.202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70周年。五四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民讨论,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的。这说明( ) A.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B.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C.宪法确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宪法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 ②宪法确立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课堂小结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迁移拓展 材料一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材料二 1.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均作了明确规定。2.我国的刑法、民法总则等法律中特别写明“本法依据宪法制定”或“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1)结合材料一回答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2)材料三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板书设计 1.2 坚持依宪治国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的构成、内容、地位 维护宪法权威(为什么?怎么做?)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国家根本大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节课的知识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其他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坚持依宪治国【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 教学设计】.docx 2.1 坚持依宪治国【2025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 课件】.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