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6张PPT)9 古诗三首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处处留心皆学问。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傍晚,站在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起了本期学过的哪一首诗呢?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千多年前,也有一位诗人,傍晚的时候站在江边……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者简介】曾学过他的作品 《忆江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mùsè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傍晚江边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暮 江 吟【我会认】mù瑟暮sè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呢?日暮暮色琴瑟瑟瑟【比一比】暮幕墓慕mù(日暮)(幕布)(坟墓)(羡慕)琴瑟qínsè(钢琴)(瑟瑟)暮mù组词:暮色 日暮造句:暮色降临,我才踏进家门。我会写音序:M 部首:艹吟yín组词:歌吟 吟诗造句:小芳特别喜欢吟诗作画。音序:Y 部首:口题tí组词:问题 题写造句:老师为我的小说题写了书名。音序:T 部首:页侧cè组词:左侧 侧面造句:我的左侧坐着的是小芳同学。音序:C 部首:亻峰fēnɡ组词:顶峰 山峰造句:翻过这座山峰就到了我们村。音序:F 部首:山庐lú组词:庐山造句:庐山的景色真美啊!音序:L 部首:广缘yuán组词:缘由 缘故造句:因为下雨的缘故,道路很滑。音序:Y 部首:纟降xiánɡ组词:投降 降服造句:爷爷降服了这匹不听话的马。音序:X 部首:阝费fèi组词:电费 费心造句:我家的电费都是妈妈去交的。音序:F 部首:贝须xū组词:胡须 必须造句:我今天必须要把作业做完。音序:X 部首:彡逊xùn组词:谦逊 逊让造句:家里来了客人,我们要懂得逊让。音序:X 部首:辶输shū组词:认输 输赢造句:比赛中的输赢并不重要,重在参与。音序:S 部首:车傍晚江边根据题目猜一猜,诗里会写什么呢?暮 江 吟傍晚江边的景色暮 江 吟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唐] 白居易////////读古诗,读准节奏。暮 江 吟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唐] 白居易试着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和同桌交流。诗人傍晚时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呢?自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暮 江 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夕阳的余晖江水露珠月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夕阳的余晖江水露珠月亮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景物吗?暮 江 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再读古诗,说一说:诗中描写的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呢?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残阳:夕阳的余晖。夕阳的余晖为什么残缺不全的呢?夕阳落山了,余晖被山峰、树木遮住了一部分,所以残缺不全了。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可以把“铺”换成“照”或者“射”吗?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边读边想象画面,读一读,比一比。一 道 残 阳 照 水 中,一 道 残 阳 射 水 中,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照的面积大这一特点。诗人观察得可真仔细!: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夕阳余晖下江面的颜色是怎样的呢?瑟瑟红瑟瑟红半江瑟瑟半江红。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一半江面是绿色,一半江面是红色。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的呢?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想象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夕阳西下,余晖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想象画面,读一读。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诗人傍晚时在江边欣赏美景,一直欣赏到了什么时候呢?傍晚夜晚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可怜九月初三夜。这个夜晚可爱之处在哪里呢?可怜九月初三夜。③[可怜]可爱。③露似真珠月似弓。露似真珠月似弓。比喻④[真珠]珍珠。④露似真珠月似弓。比喻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明亮,月亮像一张弯弓挂在空中。你觉得这么美的夜晚可爱吗?想象这两句诗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明亮,月亮像一张弯弓挂在空中。你从“可怜”二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觉得江边夜晚美景十分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读一读,读出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暮 江 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题 西 林 壁[宋] 苏 轼shì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 轼作者简介shì曾学过他的作品《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途经江西,在庐山游玩十多日,离开时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对庐山之游的总结和感悟。题 西 林 壁①[题] 书写,题写。注释①②[西林] 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②西 林 寺题 西 林 壁写在西林寺墙壁的诗。/自读古诗,读准字音。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yuán我会认yuán缘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缘故)(缘分)题侧峰庐缘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再读古诗,读准节奏。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的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 岭山 峰“山岭”和“山峰”一样吗?山 岭山 峰说一说,填一填。________的山岭连绵起伏________的山峰高耸入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座山,为什么一会儿看是山岭,一会儿看是山峰呢?横看侧看请3个同学手挽手站成一排扮演庐山,请另一个同学扮演苏轼。苏轼站在不同位置 “横看”庐山、“侧看”庐山,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演一演。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同一座山,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连绵起伏的山岭和高耸入云的山峰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不仅正看、侧看,还怎样看庐山呢?位置:远近高低看到的一样吗?远近高低各不同。位置:远近高低怎么读才能读出不同位置看山的不同感受呢?诗意: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成了高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就不同,以前学过的课文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苏轼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庐山,看到的都不一样,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说一说:庐山的“真面目”是怎样的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全貌为什么苏轼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③[缘]因为。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进行全面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一说:苏轼的感叹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道理:要想真正认识某个事物,就要从整体观察,对它进行全面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一读,读出苏轼心中的感慨。想象画面,诵读古诗,背诵古诗。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想,全诗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整体观察,对它进行全面了解。《题西林壁》学法小结。读通古诗,读准字音。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意思。3.感悟诗中蕴含的道理。4.想象画面,诵读古诗,背诵古诗。学法迁移,小组学习《雪梅》。读通古诗,读准字音。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意思。3.感悟诗中蕴含的道理。4.想象画面,诵读古诗,背诵古诗。雪 梅[宋] 卢 钺lú yuè雪 梅[宋] 卢 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ɡē自读古诗,读准字音。lú yuèxiánɡsāoxùnshū我会认xiánɡ骚降sāo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呢?投降牢骚骚扰xùn输逊shū谦逊逊色输赢输了降落jiànɡ降费须逊输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我会写雪 梅[宋] 卢 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古诗,读准节奏。根据刚才自学时的理解,联系题目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雪 梅雪和梅花在竞争梅和雪在竞争,争出结果了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①[降] 服输。注释①②[骚人] 诗人。②③[阁] 同“搁”,放下。③④[评章]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④诗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读一读,读出梅雪都不肯服输的劲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什么梅和雪争不出结果呢?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⑤[逊] 不及,比不上。⑤诗意: 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输给了梅花的一股清香。梅花和雪花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梅雪:清香芬芳但是不够洁白。:洁白无瑕却无清香。各有所长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说一说,你从诗里明白了什么道理?道理:不管是事物还是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一读,读出梅和雪不同的特点。雪 梅[宋] 卢 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想象画面,诵读古诗,背诵古诗。这课我们读了《暮江吟》,欣赏了秋江暮景,走进《题西林壁》和《雪梅》,和诗人一起观察了山、雪、梅花。诗人用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自然的美,看到了事物的特点与不同。我们要向诗人学习,细心观察,感悟生活。一、读一读,连一连。mù sè sāo yuán xùn骚 暮 逊 瑟 缘随堂练习一、读一读,连一连。mù sè sāo yuán xùn骚 暮 逊 瑟 缘随堂练习费( ) 章( )拂( ) 障( )输( ) 降( )愉( ) 阵(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费用吹拂文章障碍输入愉快投降阵风三、默写《题西林壁》。背诵三首古诗。收集一些赞颂梅花的诗句,和同学相互交流。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