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阳新县东部联盟2024 - 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2 月份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下列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 )A. 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追求穿着的另类独特B. 思维的独立性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 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要标新立异,一味追求独特D. 思维的独立性就是拒绝他人的意见和建议2.最近,妈妈发现小刚总是爱跟她唱反调,上课也总是跟老师顶嘴。小刚振振有词说这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需要保持和鼓励,对此你觉得小刚的做法( )A. 正确,批判性思维就是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B. 错误,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而非故意与他人作对C. 正确,批判性思维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D. 错误,批判性思维对青少年危害极大,会影响人际关系3.2024 年的科技创新大赛中,七年级学生小李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环保垃圾桶,受到了评委的好评。这启示我们( )①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②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④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是(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5.小辉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我性格内向,做事总是缩手缩脚。进入中学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变得开朗起来,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小辉的变化说明( )A.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B. 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C. 集体只要有共同的目标,就能取得成功D.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实现人生价值6.七年级(3)班在学校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学们都很兴奋。班长说:“这次我们班能取得好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这告诉我们( )A.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B. 只要团结一心,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C.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对集体的发展没有作用D. 集体荣誉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与个人无关7.2024 年,在一些地区的抗洪救灾中,众多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投身到抢险救援工作中。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A. 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 坚持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C. 为了集体利益可以完全不顾个人利益D.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对立的8.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 )A. 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B. 强调个人利益,不管集体利益C. 既不能牺牲集体利益,也不能放弃个人利益D. 让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9.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下列属于美好集体的特征的是(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0.小宁在班级中经常帮助同学,关心集体,大家都很喜欢他。他也因此感到很快乐,更加积极地为班级服务。这表明( )A. 关爱他人能收获幸福,促进自己的成长B. 关爱他人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C. 只要关爱他人,就能在集体中树立威信D. 关爱他人会让自己付出很多,不值得11.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了“青春有格”这一内容后,开展了“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道德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B.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C. 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违反法律,违反法律的行为也一定违反道德D. 道德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主要依靠舆论、信念等力量保证实施12.2024 年,某中学生因在网络上侮辱英雄烈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警示我们( )A.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不容诋毁B. 网络是虚拟空间,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言论C. 只要不违反道德,在网络上做什么都可以D. 中学生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自由13.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④只要不被发现,偶尔做一次坏事也没关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下列诗句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 )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非选择题(共 32 分)15.(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青春期,小明发现自己的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声音也变粗了,他觉得自己很丑,整天闷闷不乐,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材料二:小丽在学校里总是不敢和男生说话,她觉得男生女生之间应该有明显的界限,否则会被人说闲话。(1)材料一中小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他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变化?(4 分)(2)你赞同材料二中小丽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 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3 分)16.(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七年级学生小宇,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是最近他变得沉默寡言。在学校里,他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家里,他也很少和父母交流,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了他的变化,都主动关心他,但是他却拒绝了大家的帮助。(1)小宇的表现反映出他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种心理会对他产生哪些危害?(4 分)(2)请你为小宇摆脱这种心理困境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6 分)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24 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某中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到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参与交通劝导等。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收获了很多。(1)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什么行为?(2 分)(2)结合材料,谈谈参加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对同学们有什么意义。(6 分)(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这些同学学习,养成这种行为?(4 分)答案一、选择题1.B 2. B 3. D 4. D 5. A 6. A 7. B 8. A 9. D 10. A 11. B 12. A 13. A 14.B二、非选择题15.(1)说明小明不能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产生了自卑心理和闭锁心理。(2 分)他应该正确认识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要欣然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等方式,调适自己的心理,同时要积极与同学交往,打开心扉,克服闭锁心理。(2 分)(2)不赞同。(1 分)理由: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异性交往只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2 分)(3)我们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悦纳自己;要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共同进步;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中发展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3 分,言之有理即可)16.(1)小宇出现了闭锁心理。(1 分)危害:这种心理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使他失去朋友,变得孤独、抑郁;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3 分)(2)①敞开心扉,主动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感受温暖,结交新朋友。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丰富自己的生活。④学会自我调节,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听音乐、跑步等方式来缓解情绪。⑤接受他人的帮助,当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心理困境时,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心理咨询师求助。(6 分,答出三点即可)17.(1)亲社会行为。(2 分)(2)①有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有利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6 分)(3)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③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4 分,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