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下学期入学检测考试C.细胞质基质含有缓冲物质,其pH会低于4.6生物学D.当细胞自噬时,溶酶体的代谢活动有所增强5.《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人,半目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低血糖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确的是注意事项:A.“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B.机体出现“气衰”状态时,脂肪会大量转化为糖类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C.机体出现“气少”状态时,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D.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6。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高海拔的深山密林中,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领地意识。由于环境变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现有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出现碎片化现象,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熊猫实施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食A.保护野生大熊猫能提高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B.野生大熊猫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如合题目要求的。C.人类挖笋使食物减少,属于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1.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发生了复杂的细胞代谢。下列叙述错D.栖息地碎片化不利于野生大熊猫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误的是7.长腿水叶甲(DpF)是莲藕种植区的重要害虫,为了防治DpF,研究者在藕田套养DpF的天敌A.与干小麦种子相比,麦芽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会降低泥鳅和黄鳍,并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小麦种子开始萌发时,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有所增强套养方式长腿水叶甲防治率/%藕增产率/%C.小麦种子开始萌发前,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有所增加单独套养泥鳅81.38.2D.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2有所增多单独套养黄鳍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关于生物学教材中相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75.73.6混合套养泥鳅和黄鳍94.213.9选项实验名称实验的部分操作A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A.藕田中,这三种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的关系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混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中B.藕田套养天敌来控制DpF危害,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在低倍镜下观察黑藻的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情况C.单独套养方式能充分利用能量,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过氧化氢酶液、过氧化氢溶液分别保温后再混合D.混合套养方式更有利于防治DpF,从而提高莲藕的增产率总D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向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加入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8.用同种花粉与异种花粉进行混合授粉,可帮助异种花粉突破柱头处的生殖障碍,促进不同种3.泡菜和酸奶是常见的发酵食品。下列关于家庭中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的叙述,错误的是植物之间的远缘杂交,这就是著名的“花粉蒙导效应”。陆地棉是由非洲二倍体棉和美洲二倍A.用酒精擦拭容器能使微生物蛋白变性失活体棉杂交、多倍化、驯化而来的异源四倍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发酵装置要封装以抑制乳酸菌的有氧呼吸A.在农田中,出现花粉蒙导效应的概率较高C.可将菜料完全淹没在煮沸后冷却的盐水中B.花粉蒙导效应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D,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为发酵菌提供了碳源和氮源C,花粉管顶端的屏障是生殖隔离的一种表现4,溶酶体膜上的部分蛋白质及其作用如图所示,其中●HrD.陆地棉与非洲二倍体棉的染色体组是相同的V-ATP酶能跨膜转运H+进入溶酶体。当细胞自噬时,通道Ca4K9.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稀释倒平板法是分离微生物的两种方法。稀释倒平板法是指将充分稀释Ca2+通道开放,增强与溶酶体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的菌液和琼脂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进行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均可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A.V-ATP酶转运H+的过程中不消耗能量pH约为4.6溶酶体膜B.两种接种方法均能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B.Ca+通道开放有利于维持膜两侧的Ca2+浓度差C.稀释倒平板法不能通过统计菌落数实现对活菌的计数D.稀释倒平板法适合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等好氧型微生物【高三生物学第1页(共8页)】【高三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