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答案)——2025届广东省中考地理二轮专题达标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答案)——2025届广东省中考地理二轮专题达标训练

资源简介

专题十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二轮专题达标训练
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一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B.乙一沃野千里,林海雪原
C.丙一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丁一河湖密布,水稻连片
2.下列描述各区域自然景观的诗句及其影响因素对应的是( )
A.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一海拔高
B.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一纬度高
C.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距海远
D.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一人类活动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差异显著,下列四幅景观图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地球状标志物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线位置,球体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调过渡,桥面也由此分为红蓝两色。以河道为界,南北方种植不同的乔灌木植物,市民可从桥上穿越,直观感受南北分界后的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界线最可能穿过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所在地的是( )
A.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我国1月0℃等温线
C.我国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我国7月20℃等温线
5.下列描述最可能属于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以北地区的是( )
A.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B.特色民居是碱房
C.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
D.交通运输方式以水运为主
“冰肌雪骨你就想想想北方,烈火豪情你就来来来北方,黑黑的土地望不到边,窜出一条大河叫黑龙江。”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材料中的歌词所描述的地区,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 )
①平原和盆地的分界线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④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甲所在地区春旱严重。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厂 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C.在黄河下游修建水库 D.发展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读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地形、城市位置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武汉市大概位于①处 B.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之上
C.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D.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10.下列关于南方地区气候、农业等方面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③地喀斯特地形的形成与气候有关 B.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C.香港年降水量大于武汉 D.④地盛产香蕉、芒果
近年来,研学旅行兴起,初中生小明去年暑假参加了骑行西北的研学活动,线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小题。
11.小明沿途中,发现该区域的植被变化规律可能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2.小明到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新疆,有可能看到以下哪种景象( )
A.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13.小明到新疆后发现当地的葡萄干不是晒干的,而是挂在特殊的房子里(晾房)“晾”干的。该地的葡萄干可以挂在屋内“晾”干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地势高
C.气候干旱,风力大 D.昼夜温差大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西藏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西藏自治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湖稀少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D.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15.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光照更强 B.降水量更大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16.“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 )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螺蛳粉 D.竹筒饭
17.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读我国北方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主产区,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至少2点)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该区农作物熟制是____。
(2)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华北平原要解决____短缺问题,目前国家实施了____(调水工程)措施确保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3)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位于黄河的____游地区,要应对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
18.竹类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读中国竹乡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我国竹乡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该地区位于________(地形区)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
(2)我国竹乡属于_______气候,据此判断竹子具有________(选填“喜温喜湿”或“喜光耐寒”)的习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孕育出了_____色土壤。
竹子根茎发达,目前以竹为材料生产的产品已超过一万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造纸、纺织等十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3)竹子因其生长快、强度高、韧性好、可再生能力强等特点,成为塑料的重要替代品,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关于“以竹代塑”产业,你同意________(玲玲/贝贝)的观点。
(4)分析在山区种植竹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
19.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植被类型
(4)D地区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________,为将该地区的能源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建设了________工程。
20.图1为青藏地区示意图,图2为碉房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衣”识青藏地区——藏族同胞穿外衣,早晚将双手放在藏袍袖中,中午可以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这体现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食”识青藏地区——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该地区畜牧业发达;农作物小麦、青稞通常种植在_________地区,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
(3)“住”识青藏地区——该地区风力大,气温低,土层浅薄,林木较少。青藏地区有一种房屋被称为“碉房”,这种房屋就地取材,以_________为原料,墙体_________(单薄/厚实)。
(4)“行”识青藏地区——该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_(地形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历史上内外交通十分困难。目前已建立了公路、_________和航空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沃野千里,林海雪原;乙为南方地区,河湖密布,水稻连片;丙为西北地区,茫茫戈壁,黄沙漫漫;丁为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冰川广布。故选C。
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北方地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一纬度高、气温低;乙南方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一纬度低、降水多;丙西北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距海远;丁青藏地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一海拔高。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A所示的是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的窑洞,B所示的是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乡风光,C所示的是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D所示的是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雕塑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我国南北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该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重合,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
5.答案:C
解析: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以北地区为北方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错误;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以北地区为北方地区,特色民居是窑洞,故B错误;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以北地区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故C正确;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以北地区为北方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运为主,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据题可知,冰肌雪骨你就想想想北方,烈火豪情你就来来来北方,黑黑的土地望不到边,窜出一条大河叫黑龙江,描述的是东北地区。甲位于华北地区,故A错;乙位于东北地区,故B对;丙位于黄土高原,故C错;丁位于华北地区,故D错;故选B。
7.答案:C
解析:a山脉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故①错;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故②对;是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故③错;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④对;②④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甲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解决春旱的措施是节水,农业中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种植耐旱的作物等,故B正确。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发展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成本较高,故AD错,黄河下游是地上河,不宜建水库,故C错误。故选B。
9.答案:A
解析:读图,武汉市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附近,不是①,故A错误。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之上,地处长江入海口处,故B正确。四川盆地四周是高山,内部广泛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丘,这里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紫色盆地”,故C正确。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故D正确。故选A。
10.答案:B
解析: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石灰岩易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作用,形成石林、孤峰、溶洞、地下暗河等,统称为喀斯特地形,③地喀斯特地形的形成与气候关系很大,故A正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香港位于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于武汉,故C正确。④地位于海南省,地处热带,当地生产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D正确。故本题选B。
1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从400mm下降至不足50mm,所以其植被变化规律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桥流水人家为我国南方地区景观,A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为我国北方地区景观,B错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我国青藏地区景观,C错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西北新疆的特色,反映了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进入内陆,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且风力大,这有利于葡萄自然风干,因此新疆的葡萄干可以挂在屋内“晾”干,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西藏河湖众多,A错误。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错误。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C正确。西藏地区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主要特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因此在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更充足,水源充足,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C正确;与光照、降水和土壤的关系小,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该地区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其主要的牲畜是牦牛,所以“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牦牛肉等,A正确。葡萄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产品,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竹筒饭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特色食品,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1)土地肥沃;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2)水源;南水北调
(3)中;水土流失
解析:(1)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因此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土壤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由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只能成熟一次。
(2)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农业生产需水量大,但华北平原降水较少,加之华北平原工厂众多、人口稠密,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等用水量较大,加剧了华北平原的缺水状况,使得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目前,国家为了解决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实施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但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其周边台原阶地的总称,北起山西省阳曲县,南抵陕西省秦岭山脉,西至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裸露,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8.答案:(1)南方;横断山脉
(2)亚热带季风;喜温喜湿;红
(3)玲玲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竹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竹乡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种气候温暖湿润,据此可以判断竹子具有喜温喜湿的习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孕育出了红色土壤。
(3)玲玲的观点是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贝贝的观点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关于“以竹代塑”产业,同意玲玲的观点。
(4)在山区种植竹子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很多有利影响。竹子根茎发达,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竹子能增加植被覆盖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19.答案:(1)大兴安岭 400
(2)昆仑山脉 一
(3)B
(4)天然气 西气东输
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①是大兴安岭,它大致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我国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是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4)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为将该地区的能源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建设了西气东输工程。
20.答案:(1)昼夜温差大
(2)河谷;气温较高;土壤肥沃
(3)石块;厚实
(4)青藏高原;铁路
解析:(1)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
(2)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河谷农业,农作物小麦、青稞通常种植在河谷地区,青藏地区著名的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河谷地带风力较小、光热条件较好、气温较高、土壤肥沃。
(3)青藏地区该地区风力大,气温低,土层浅薄,林木稀少。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墙体厚实,且门窗小而少,加上青藏地区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所以多为平顶,该房屋被称为“碉房”。
(4)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一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通过永久冻土区最长和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分两期建成。青藏地区—该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山岳纵横、冰川广布,历史上内外交通十分困难。如今建立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