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感受分子的存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 让教学更有效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很小,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那么这些结构又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呢?还有自然界中非生命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复习】1.说说宇宙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2.说说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探索活动】在讲台上打开一瓶香水,过几分钟后,许多同学都闻到香水味。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引入】闻到香水味是因为构成香水的微粒被我们感受到了。那么香水的微粒结构怎样?有什么性质?(一)感受分子的存在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视频】品红的扩散现象【活动1】将品红滴入水中,观察现象。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经过较长时间后分散均匀。结论:品红由很小的微粒构成。【活动2】将冰糖放入水中,观察现象。现象:冰糖逐渐溶解,最后不见了。结论:品红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科学研究表明:品红、冰糖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品红是由品红分子构成的。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大量的实验与事实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2)体积很小,如:①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就含有约1.67×1021 个水分子;②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乒乓球将有地球那么大了。③肉眼观察不到,光学显微镜也无法观察,需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一些物质的分子的存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视频】分子的特征【阅读】P54第二段,认识分子的特征:(1)质量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千克 3×10-26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1.67×1021【归纳结论】分子很小。【过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很小,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吗?如何来证明呢?(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探索活动】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实验结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用细长玻璃管?2.为什么先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后加入酒精?液体混合后液面下降明显,便于观察。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免在加水过程中,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就有很大程度上的混合,混合均匀后,液面下降不明显。【实验分析】当水、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空隙,使混合后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空隙减小,从而引起总体积减小。科学研究表明,如水、酒精一样,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之间都存在间隙。【归纳结论】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思考与讨论】是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依据什么标准呢? (可以根据物体的体积变化的情况进行判断)【探索活动】压缩水与空气阅读P55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需要控制哪些变量?2.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什么?将活塞慢慢推入【实验现象】空气被压缩减小的体积变化大于水被压缩减小的体积。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2)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实验结论】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小于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实验分析】水和空气各自的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空气中的分子间空隙大的容易被压缩;水分子间空隙小的不容易被压缩。【归纳结论】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1.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2.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微粒之间空隙比较大。【视频】物质三态的分子间隔【活动】从微观视角画出一杯水,体现液态水和气态水的微观粒子分布不同。【应用举例】1.天然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的原因: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由于温度变化改变了分子间空隙大小引起的。天然气中分子之间有较大空隙,在受到更大压强时,分子间空隙减小,直至气体液化。【拓展】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吗?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分子很小。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大。(二)随堂任务:例1 1g水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1 g冰糖含有1.76×1021 个蔗糖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流感病毒主要靠飞沫传播,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为1×10 6~5×10 6m ,由此可初步判断飞沫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答案】分子 不是【解析】飞沫直径为1×10 6~5×10 6m,而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1×10 10 m ,飞沫直径远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故可判断飞沫不是分子。例2.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B.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答案】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解析】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黄豆芝麻混合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例3.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答案】A【解析】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间隔增大,故选A。【板书设计】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 【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查阅关于分子原子的科学史。/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分子的存在和分子间存在间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蔗糖分子【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A【解析】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很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水分子 D.自然界有很多种分子【答案】C【解析】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4.如图为酒精倒入水的混合实验。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引起总体积变小。下列实验能证明小明的想法错误的是( )A.芝麻和黄豆的混合实验B.水倒入酒精的混合实验C.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D.黄豆和黄豆的混合实验【答案】C【解析】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却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所以总体积变小。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要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可以进行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该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操作方法相同,但是相混合的分子种类不同,如果是因为手上沾了部分液体,则混合后体积也应该小于原体积的和,反之,则证明是不同分子混合时,部分子占据原分子的间隔。故选C。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 B.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 D.水很容易渗入沙土中【答案】C【解析】理解宏观物体之间的间隙与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隙是本题分析的关键。6.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液态、固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固态物质的分子间隙大于液态,液态大于气态。7.图中密封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部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A.B.C.D.【答案】B【解析】该气体由分子组成,压缩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分子的个数和大小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因此总体积减小。8.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9.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体积增大 B.空隙变大 C.质量增大 D. 个数增多【答案】A10.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答案】A11.“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 )A.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小 B.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大C.温度低时,分子间空隙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12.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冰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的要_____。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答案】大,如汽车的水箱装满水时,在冬天易被冻裂;自来水管在冬天也会因水结冰,体积变大,将自来水管胀破。13.我们用放大镜看到方形蔗糖似乎由大量细小颗粒构成的。蔗糖溶解在水中后,用放大镜也不能观察到蔗糖颗粒了(如图)。请回答:(1)你如何证明蔗糖还存在于水中? 。(2)蔗糖溶解在水中后,这时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该微粒是 。【答案】(1)可以加热蒸发水,会有蔗糖从水中析出;(合理即可)(2)蔗糖分子【解析】分子都是十分微小的。我们用放大镜看到的方形蔗糖似乎是由大量细小的颗粒构成的,但这些细小的颗粒远不是构成蔗糖的最小颗粒。蔗糖溶解在水中后,我们再也看不见那些蔗糖小颗粒,这时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这种蔗糖微粒称为蔗糖分子。14.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此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现在实验室有两种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操作更方便及效果更明显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答案】有间隙;乙【解析】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把酒精和水 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由图知,甲玻璃管内径相同,乙玻璃管上下内径相差较大且上部更细,相同体积足量的液体倒入两个玻璃管,充分混合后,虽然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但乙的总体积变化更明显。三.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分子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时,小嘉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一定,两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减小的体积也不同。于是,他开展了进一步探究:①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如图所示;②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柱的长度;③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④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读出混合后液柱的长度;⑤重复步骤②、③、④,把相应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水柱的长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后液柱的长度/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9.7 99.0?/cm 1.1 1.7 2.3 2.8 3.3 2.7 2.1 0.3 1.0试回答:(1)表格中的“?”处应填写的信息是 。(2)小嘉发现第8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液柱减小的长度(2)玻璃管翻转次数太少,水和酒精没有充分混合(3)在水和酒精混合前总体积一定时,两种液体混合后减小的体积随着水的体积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处的数值为总体积与混合后液柱的长度的差值,即液柱减少的长度;(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柱的长度逐渐增加,混合后液柱的长度也会逐渐变大,第8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玻璃管翻转次数太少,水和酒精没有充分混合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一定,两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减小的体积也不同,水的体积逐渐变大,减小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四.解答题16.分子和细胞都是我们看不到的细小物体,哪种更小?请说明2种支持你的观点的理由。观点:细胞比分子大,理由1:一个细胞含有多种物质,而这些物质大多由分子构成;理由2: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结构,却看不到分子的结构。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用显微镜能看到;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据估算,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大约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共有 21个零)。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17.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A.水结成冰,体积会变________,因为水分子的间隙变________。B.烧水时,水开了,锅盖会被顶起,因为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_____,分子间的间隙变______。C.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为何会回复原样?答: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时,组成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导致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使得瘪了的乒乓球鼓起回复原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第1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分子的存在和分子间存在间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蔗糖分子2.“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水分子 D.自然界有很多种分子4.如图为酒精倒入水的混合实验。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引起总体积变小。下列实验能证明小明的想法错误的是( )A.芝麻和黄豆的混合实验B.水倒入酒精的混合实验C.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D.黄豆和黄豆的混合实验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 B.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 D.水很容易渗入沙土中6.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液态、固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7.图中密封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部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A.B.C.D.8.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9.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体积增大 B.空隙变大 C.质量增大 D. 个数增多10.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11.“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 )A.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小 B.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大C.温度低时,分子间空隙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2.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冰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的要_____。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13.我们用放大镜看到方形蔗糖似乎由大量细小颗粒构成的。蔗糖溶解在水中后,用放大镜也不能观察到蔗糖颗粒了(如图)。请回答:(1)你如何证明蔗糖还存在于水中? 。(2)蔗糖溶解在水中后,这时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该微粒是 。14.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此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现在实验室有两种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操作更方便及效果更明显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三.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分子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时,小嘉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一定,两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减小的体积也不同。于是,他开展了进一步探究:①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如图所示;②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柱的长度;③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④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读出混合后液柱的长度;⑤重复步骤②、③、④,把相应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水柱的长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后液柱的长度/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9.7 99.0?/cm 1.1 1.7 2.3 2.8 3.3 2.7 2.1 0.3 1.0试回答:(1)表格中的“?”处应填写的信息是 。(2)小嘉发现第8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16.分子和细胞都是我们看不到的细小物体,哪种更小?请说明2种支持你的观点的理由。17.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A.水结成冰,体积会变________,因为水分子的间隙变________。B.烧水时,水开了,锅盖会被顶起,因为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_____,分子间的间隙变______。C.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为何会回复原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1.1走进微观世界(1)(第1课时)教学设计——感受分子的存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认识这些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3.能初步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并简单地解释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2.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3.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运用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来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4.运用分子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思路】人类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探索,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从生活事例入手,如看到香水并闻到香水味等,引导学生走进微观世界: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然后通过观察冰糖的实践活动,认识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是由微粒构成的,科学上将构成冰糖的微粒称为蔗糖分子。从而引出分子的概念,了解分子的特点以及观察工具等。再通过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认识与理解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压缩空气和水认识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构成液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隙大。进一步推理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构成液体的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隙大。最后应用这一性质来解释生活与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教学过程】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很小,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那么这些结构又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呢?还有自然界中非生命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引入主题:物质的微观结构——走进微观世界)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复习】1.说说宇宙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2.说说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探索活动】教师在讲台上打开一瓶香水,过几分钟后,许多同学都闻到香水味。【引入】闻到香水味是因为构成香水的微粒被我们感受到了。那么香水的微粒结构怎样?有什么性质?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一)感受分子的存在【活动1】将品红滴入水中,观察现象。(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经过较长时间后分散均匀。(结论)品红由很小的微粒构成。【活动2】将冰糖放入水中,观察现象。(现象)冰糖逐渐溶解,最后不见了。(结论)冰糖也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科学研究表明:品红、冰糖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大量事实与实验表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列举】水、氧气、二氧化碳、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视频】分子【阅读】P54第二段,认识分子。(1)质量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2)体积很小:①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就含有约1.67×1021 个水分子;②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乒乓球将有地球那么大了。③肉眼观察不到,光学显微镜也无法观察,需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一些物质的分子的存在。【归纳结论】分子很小。【过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很小,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吗?如何来证明呢?(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探索活动】水与酒精的混合学生阅读P55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用细长玻璃管?(液体混合后液面下降明显,便于观察)2.为什么先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后加入酒精?(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免在加水过程中,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就有很大程度上的混合,混合均匀后,液面下降不明显)【实验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实验结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实验分析】当水、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空隙,使混合后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空隙减小,从而引起总体积减小。科学研究表明,如水、酒精一样,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之间都存在间隙。【归纳结论】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问题讨论】是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你能用生活经验去判断一下吗?试试看。你是根据什么现象进行判断的呢?(根据压缩体积变化的情况进行判断)【探索活动】压缩水与空气指导学生阅读P55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需要控制哪些变量?(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2)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2.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什么?(将活塞慢慢推入)【实验现象】空气被压缩减小的体积变化大于水被压缩减小的体积。说明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实验结论】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小于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实验分析】水和空气各自的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空气中的分子间空隙大的容易被压缩;水分子间空隙小的不容易被压缩。【归纳结论】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1.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2.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大。【视频】物质三态的分子间隔【活动】从微观视角画出一杯水,体现液态水和气态水的微观粒子分布不同。【应用举例】1.天然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的原因:天然气中分子之间有较大空隙,在受到更大压强时,分子间空隙减小,直至气体液化。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由于温度变化改变了分子间空隙大小引起的。【思考与讨论】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吗?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分子很小。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大。(二)随堂任务:例1.1g水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1 g冰糖含有1.76×1021 个蔗糖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流感病毒主要靠飞沫传播,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为1×10 6~5×10 6m ,由此可初步判断飞沫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答案】分子 不是【解析】飞沫直径为1×10 6~5×10 6m,而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1×10 10 m ,飞沫直径远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故可判断飞沫不是分子。例2.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B.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答案】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解析】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黄豆芝麻混合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例3.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答案】A【解析】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间隔增大,故选A。【板书设计】【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查阅关于分子原子的科学史。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学习设计】2.1.1走进微观世界(1)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2.1.1走进微观世界(1)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2.1.1走进微观世界(1) 教学设计.docx 【任务学习设计】2.1.1走进微观世界(1).pptx 分子的特征.mp4 品红在水中扩散_30095.mp4 物质三态分子间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