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地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0月2日和3日,太阳活动区先后爆发了两次高强度大耀斑,同时发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 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
A. 内部 B. 光球层 C. 日冕层 D. 色球层
2. 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干扰地球磁场 B. 使赤道上空出现极光
C. 导致火山喷发 D. 使地表温度急剧上升
2024年10月17日,江西赣州发现了全球最小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下表为部分简化地质年代表,下图示意地质时期全球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代 纪 开始年代/百万年前 主要生物 发展阶段
新生代 第四纪 18 人类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新近纪 23.0 哺乳动物时代
古近纪 65.5
中生代 白垩纪 99.6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侏罗纪 199.6
三叠纪 251.0
3. 发现该恐龙蛋化石的地层( )
A. 有明显分层特点 B. 比新近纪地层形成晚
C. 形成于深海环境 D. 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
4. 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气候特点比现在( )
A. 冷干 B. 冷湿 C. 暖干 D. 暖湿
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及地震波波速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的X处为( )
A. 莫霍面 B. 内核与外核交界面
C. 古登堡面 D.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面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横波,乙为纵波 B. ①层中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D.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上升
左下图为研究大气受热过程所用的辐射表及其安装示意图,其中传感器可以测量电磁波辐射强度,遮光盘可使传感器免受测量方向以外的辐射干扰。右下图为烟台某地2024年12月19日至22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左图中主要用于测量地面辐射的传感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与12月19日相比,12月22日各传感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为( )
A. 白天甲增加 B. 白天乙增加 C. 夜晚丙增加 D. 夜晚丁不变
下图示意我国某滨海地区形成海陆风时的等压面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时间和近地面风向为( )
A 白天偏南风 B. 白天偏北风 C. 夜晚偏南风 D. 夜晚偏北风
10. 若图中陆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对海陆风强弱变化的影响是( )
A. 海风增强,陆风增强 B. 海风减弱,陆风减弱 C. 海风增强,陆风减弱 D. 海风减弱,陆风增强
科学家对东海中部海域沿30°N纬线的海水性质进行了垂直采样研究(如图),发现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海域洋流对海水性质的影响是( )
A. 温度升高,盐度升高 B. 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C. 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D. 温度降低,盐度降低
12. 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的影响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位置③海域深度④洋流性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植被落叶有两种情况:一是植物在干旱或寒冷季节为减少蒸腾、保持体内热量和水分而落叶,二是植物在新叶长出后,老叶渐次脱落,形成终年常绿景象。下图示意我国回归线以北某地两树种的落叶数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3. 乙树种最可能是( )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
14. 推测甲树种的特征最可能为( )
A. 叶片多为纸质 B. 叶片退化成刺 C. 叶片多呈革质 D. 叶片终年不落
我国某地有峰林、峰丛、孤峰等喀斯特地貌(如图),该地广泛分布着形成于浅海环境下的石灰岩。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浅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B. 浅海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 地壳下沉—浅海沉积——风力侵蚀 D. 浅海沉积——海浪侵蚀——地壳抬升
16. 推测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 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B. 地形平坦,起伏和缓 C. 植被稀疏,沙漠广布 D.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祁连山脉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北部山麓分布着连绵的冲积扇(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祁连山脉冲积扇分布于山麓的原因是山前地带( )
A. 河流交汇,泥沙淤积 B. 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C. 风化强烈,碎屑物多 D. 地势变缓,流速减慢
18. 该地冲积扇由扇顶到扇缘( )
A. 沉积物颗粒变大 B. 地下水埋藏变浅 C. 沉积物厚度变大 D. 沉积物孔隙变大
黑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下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甲层是( )
A. 枯枝落叶层 B. 耕作层 C. 犁底层 D. 淀积层
20. 与江南丘陵的红壤相比,东北平原的黑土( )
A. 土质较为粘重 B. 腐殖质含量少 C. 有机质分解慢 D. 土壤酸性较强
2024年12月23日16时,第26号台风帕布中心位于我国南海海域。下面两图分别为当时的气压场和卫星云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左图中M地的风向为(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22. 台风可能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 )
①洪涝②泥石流③寒潮④风暴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制作上面两图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 GPS与BDS B. GIS与RS C. GNSS与GIS D. GNSS与RS
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区根据当地资源状况测算的人口规模数据,目前该地人口数量为13.5万。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水源 林地 矿产
人口合理容量/万人 10.5 9.2 7.7 16.5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4.9 14.1 12.2 22.4
24. 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
A. 7.7万人 B. 16.5万人 C. 12.2万人 D. 22.4万人
25. 为使该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口规模相协调,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 毁林开荒,保证粮食生产 B. 修建水库,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C.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D. 发展工业,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纬度位置处于26°N~34°N之间,海拔约3300米,昼夜温差比较大。当地居民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香格里拉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判断冬季通风口1处暖棚和内室之间空气流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丹娘沙丘。该沙丘冬春季节发育强烈。下面两图分别为丹娘沙丘区域示意图和景观图。
(1)分析景观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
(2)推测冬春季节丹娘沙丘所在河谷的主要风向,并简述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之间,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当地土层浅薄,沙柳是主要的治沙植物。研究发现,随着沙柳的生长,沙地土壤发生了明显改善。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随沙柳生长年限的变化。
(1)分析当地土层浅薄的主要原因。
(2)说明当地土壤颗粒组成随沙柳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
(3)简述沙柳对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
29.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2%。北京、天津和河北是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主要目的地。
(1)说明京津冀成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2)指出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对当地的影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C
【5~6题答案】
【答案】5. C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A 16. A
【17~18题答案】
【答案】17. D 18. B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C
【21~23题答案】
【答案】21. A 22. B 23. B
【24~25题答案】
【答案】24. C 25.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香格里拉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气温较高。夜晚,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下降快,故昼夜温差大。
(2)暖棚流向内室。理由:暖棚受热多,空气上升,上层形成高压。内室受热少,空气下沉,上层形成低压,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
【27题答案】
【答案】(1)上游河道狭窄,水流速度快,雨季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该河段河道弯曲,河谷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沉积物出露水面形成沙洲。
(2)东南风;冬春季节(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沙洲(和河漫滩)出露面积大;东南风风力较大,将沙洲(和河漫滩)的泥沙吹向西北方向,受到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丹娘沙丘。
【28题答案】
【答案】(1)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较少,蒸发作用强,土壤中的水分少,土壤发育不完全;大风日数多,地面物质疏松, 土壤受风化侵蚀严重;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自然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加剧了土壤的风化和侵蚀过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耕作、乱砍滥伐等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平衡,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2)粗砂含量减少;中砂含量减少;细砂含量增加。
(3)
沙柳的树冠能减少地表水分的直接蒸发;沙柳的枯枝落叶可以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加强土壤水分的渗透和储存;树冠拦截雨水,增加地表渗透,保持土壤水分。
【29题答案】
【答案】(1)京津冀地区与东北地区在空间距离上较近;京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2)导致劳动力短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缓解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