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儿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为24节气示意图,图2为某日地球日照图,图3为九九消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读图2可知( )
A. 图2是地球公转到图1中夏至时的日照状况
B. 图2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依次是F>E>C>D>B
C. 图2中B点和F点与直射点D之间纬度差较大的是F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的是F点
D. 图2中G的地方时是0时,A点的地方时是12时
2. 能正确反映出数九第一天时北京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 )
A B. C. D.
3. 图3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20瓣,此时我国( )
A. 春回大地,各地可以欣赏桃花盛开 B.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为一年中最早
C. 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D. 昼短夜长,黑夜时长越来越短
图1示意某地质剖面,N为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地区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隧道,仅从地质条件考虑,最适宜选址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5. 图1中断层( )
A. 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 北侧岩块相对上升
C. 比侵蚀面N形成的时间早 D. 与图中褶皱同时形成
6. 若丁处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则新的岩石可能是图2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北部,西部主要为安第斯山区,另有多处沿海平原;东部主要为奥里诺科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安第斯山脉在哥伦比亚境内分为三条山脉,山脉中分布着火山,山脉之间有宽大的山间盆地。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山脉、河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测在地质构造上,哥伦比亚西部山间盆地多属于( )
A. 向斜构造 B. 背斜构造 C. 节理构造 D. 地堑构造
8. 哥伦比亚三条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彼此分离扩张 B.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C.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彼此分离扩张 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图和某季节大气运动模式示意图,图中甲、乙代表近地面气压带,丙、丁代表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 )
A. 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 乙的形成原因是冷气流爬升
C. 丙的风向为东北风 D. 丁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
10. 赤道附近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其主要原因有( )
①气温高,对流旺盛②海洋面积广阔
③大河众多,蒸发量大④热带雨林气候广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当气压带和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
A 巴西高原正值湿季 B. 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
C. 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D. 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
图1为某季节印度洋局部地区盛行风示意,2023年11月,甲地附近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扩散会影响该地的大气受热过程(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此季节受盛行风的影响,甲地附近火山灰飘向( )
A. 西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北
13. 此次火山灰扩散,首先影响最大的大气受热环节是图2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干流源头(约40°N,106°W)海拔超过3000米,流入太平洋(河口约32°N,115°W)。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下图为胡佛大坝下游断面流量年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科罗拉多河( )
A. 自西北向东南流 B. 流量季节变化大 C. 流量年际变化小 D. 流域为地中海气候
15. 科罗拉多河夏季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大气降水、冰雪融水 B. 冰雪融水、湖泊
C. 大气降水、地下水 D. 地下水、湖泊
16. 胡佛大坝的建设使得( )
A. 河流流域面积增加 B. 河流蒸发损失减小
C. 上游径流总量增加 D. 下游泥沙含量减少
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东南太平洋)与澳大利亚达尔文(西南太平洋)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来表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南方涛动指数(SOD,如图示意2015年11月-2020年11月南方涛动指数变化,当SOI为负值时,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时,对应拉尼娜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7. 2019年秘鲁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A.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气流上升 B.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气流下沉
C.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流上升 D.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流下沉
18. 当SOI为正值时,能正确反映两地间该现象发生时的环流是( )
A. B.
C. D.
19. 当南方涛动指数( )
A. 为负值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渔业增收 B. 为负值时,菲律宾群岛台风次数增加
C. 为正值时,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D. 为正值时,我国北部地区旱灾严重
雪岭云杉是天山原始森林主要的组成都分,喜冷湿,耐阴。下图为天山伊犁河谷不同海拔、不同坡向雪岭云彩面积、土地面积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雪岭云杉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高度为( )
A. 1000-1200m B. 2100-2300m C. 2600-2800m D. 3600-3800m
21. 雪岭云杉分布面积最大的坡向及主要原因是( )
①东南坡,迎风坡多地形雨②西北坡,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西北坡,阴坡蒸发较弱④东南坡,阳坡光照充足⑤西北坡,背风坡焚风增温
A. ②⑤ B. ②③ C. ③⑤ D. ①④
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但坡面林地土壤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图2示意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完成15~16小题。
22. 图2所示区域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水分
23. ①~④表示该区域坡面土壤干燥化的不同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①森林退化,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干燥化
②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短缺
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 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1月16日气象台消息:今明两天,东北降雪进入最强时段,局地有特大暴雪,并发布暴富橙色预警。预计到11月18日,黑龙江和吉林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将有15-20厘米,局地25厘米以上。下图为2023年11月16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1)说出甲处中心气压值的范围,并绘制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运动示意图。
(2)判断乙处锋线可能形成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理由。
(3)从天气系统的角度,解释此次暴雪的成因。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黄河改道夺淮入海,造成淮河下游1570年后逐渐改道南下,通过芒稻河、廖家沟流入长江。淮河水的注入改变了长江镇(江)扬(州)河段水流状态和岸线变化。如图为1868年和1971年镇江附近长江干流河段河流演化示意图。
(1)推测1570年后芒稻河、廖家沟水量和含沙量的变化。
(2)简述1868~1971年期间图中长江河段沙洲的变化。
(3)分析图中长江河段沙洲的变化对河道产生的影响。
2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岭是一系列复杂的山地组合,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构成南岭山地的主体。南岭是一张国家级的生态名片,被称为“物种博物馆”,拥有亚热带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位于南岭核心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更是特有、珍稀、濒危物种高度聚集区,而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荒漠广布。南岭地区海拔1600~2100米附近分布大量的山地矮林,树木高度一般只有4~5米,分枝多,枝千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下图为南岭地区略图。
(1)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区域相比,分析南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山顶附近矮林形成的自然条件。
(3)岭南指五岭山地以南的广大地区,说明岭南受到寒潮影响较少的主要原因。
2024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B
【9~11题答案】
【答案】9 D 10. A 11. 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A 16. D
【17~19题答案】
【答案】17. C 18. B 19. C
【20~21题答案】
【答案】20. B 21. B
【22~23题答案】
【答案】22. D 23.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题答案】
【答案】(1)1015—1017.5hpa;
(2)冷锋。低压(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运动;冷气团推动暖气团,自西向东运动,形成冷锋。
(3)低压(气旋)水平气流带来暖湿空气;冷气团势力强,移动速度快;暖气团湿度大,被迫抬升,产生大量降水;伴随温度下降,降水发生雨转雪的相态变化,形成暴雪天气。
【25题答案】
【答案】(1)因淮河下游改道南下,水量(径流量)会增大,泥沙含量会增加。
(2)沙洲数量减少;沙洲的面积(规模)扩大;沙洲连片。
(3)沙洲规模扩大而连片,河道变窄;下游河段河水顶托作用增强,长江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抬高河床,河道变浅;沙质河岸导致两岸侧蚀差异增大,河道曲流发育。
【26题答案】
【答案】(1)南岭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水热充足;山体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较少;土层浅薄,土壤较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山顶附近风力强劲,在风力的持续作用下,树木低矮,枝干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
(3)岭南地区纬度较低,距离冷空气源地远;冬季风南下时,受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