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自我评估(满分:120分 作答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班级拟召开“我眼中的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晓毅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1.下面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晓毅拿不准,请帮他判断。(4分)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在充满故事与传奇的河南大地上 (翱 遨)游。河南,一个承载着历史千钧重负的省份,其文化之河浩 (瀚 翰)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每一片土地都记录着波澜起伏的岁月,每一座古迹都诉说着不朽的传奇。(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千钧重负( ) 波澜(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在横线上。(2分)2.晓毅觉得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些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为理解“布衣”的含义,他展示了下面的知识卡片,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个词语含义的变化过程。50字左右。(4分)【知识卡片】《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文学作品中,“布衣”经常出现。“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今人说的“布”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城传入中原。3.下面是筱熙想在班会上梳理“我眼中的河南名片——豫剧”的一段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豫剧,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它具有光辉灿烂的成长历程: , ,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神州处处有“戏迷”,家家户户爱“梨园”!①还流传到全国10多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②不仅在省内的城镇乡村和平原山区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了累累硕果③从清代乾隆年间诞生后不断发展壮大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和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来衡量,豫剧均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4.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夏朝到北宋,都城基本都在河南,因此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也诞生了很多成语。为探究成语渊源,研学组成员们打算来一次地图上的成语研学。下面的研学路线,哪一个更适合 请说明理由。(距离远近不在考虑范围)(2分)线路一:郑州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博物馆线路二:开封焦裕禄纪念园、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洛阳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三门峡大坝风景区线路三:安阳汤阴岳飞庙、开封李清照雕像、洛阳白居易故居白园、南阳卧龙岗历史名胜景区5.主题班会上,杨杨借用了一些诗文来表达对“我眼中的河南”的看法,请你完善。(8分)河南,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如古诗所云:“① ,② ”(《登飞来峰》),河南人民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河南的大地上,自然风光引人入胜。杨花飘洒的美景如同“③ ,④ ”(《晚春》),让人流连忘返。而“⑤ , ⑥ ”(《游山西村》)正是河南人民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感受到这里的人民的能够直面困难,正如“⑦ , 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河南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16分)义无反顾走向发射塔清晨5点28分.我和翟志刚、聂海胜走过“问天阁”的航天员专用通道,来到了广场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后来,媒体用这样的句式来描述这个时刻。这个时刻,太阳将要升起,沉睡的戈壁滩正在苏醒,黎明的熹微之光映出地平线优美的轮廓。“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我刚在广场上站定,人群中就响起欢呼声:“杨利伟!杨利伟!祝你成功!祝你凯旋!”人群中,有我曾朝夕相处的战友,有我的教员,有跃跃欲试的军乐团和锣鼓队……在大漠深秋的寒冷中,人们情绪激昂,让整个广场沸腾起来。我被意料之外的热烈场面感染了。在原来的计划中,并没有安排群众欢送的场面。这是李继耐总指挥亲自加上的。他说:“勇士出征代表着国家,代表着五十六个民族,应该让大家也来送送英雄,这种气氛也有利于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在欢快的《迎宾曲》中,我和志刚、海胜走向预定报告位置,边走边不停地朝人们挥手,心里充满感慨。当乐曲落下,全场寂静下来,我向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李继耐总指挥立正、报告:“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出发!”总指挥面色庄严,朗声下达出征命令。“是!”我应声举手敬礼,之后走向送我去发射塔架的汽车。在车前,志刚、海胜和我告别。本来按要求我们不应该拥抱,但我们三人还是忍不住拥抱在一起。他们在我耳边说:“利伟,明天北京见!”我说:“放心吧,一定的!”他们两个人的眼泪流了下来。而我,把这一幕也深深印在了心里。军乐队奏起《歌唱祖国》的乐曲,人们跟随着在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此时的我听起来,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人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我送行,一声一声喊:“杨利伟,我们盼着你胜利归来!”“期待你凯旋!”我登车启程,总指挥李继耐上将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车队在五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我知道国家和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将要实现,我知道自己要代表几代航天人问鼎苍穹,我也知道此去天路迢迢、充满艰险。但我的整个身心就像一张充满力量的大弓,向往和期待着射出飞往太空的利箭。在神舟五号飞行回来后,我总结了几句话:“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民族的力量是无敌的,和谐与和平的力量是崇高的。”这些感想来自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来自我的内心。我相信,任何人得到一种真正的精神激励,都会产生不竭的力量与勇气。我就以这样的心态走向发射塔,泰然自若,内心坚定,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警车、摩托车、特护专车组成的车队,在中国的西北戈壁,披着朦胧的霞光.庄严地驶过胡杨林和弱水河,驶向那个谱写过许多壮丽诗篇的地方——火箭发射场。长征一号F型火箭在晨光中巍然挺立,像一柄巨大的倚天长剑,从苍茫地面指向浩瀚天空,箭体上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十分醒目。5时50分,车队抵达塔架下。总指挥李继耐上将带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负责人前来为我送行。在短暂的交谈中,几位老总再一次告诉我,他们那个系统的工作是最稳定、最安全、最保险的。这些以严谨著称的科学家,平时从他们那里是很难听到“最”这个字的,但此刻,他们说了许多“最”,说得很肯定、很坚决。我明白他们是想以此来增强我的信心。终于,6时15分,我接到命令:“神舟五号可以进舱!”所有人都已撤离发射场,我独自在已经关闭的飞船中,开始工作。(作者:杨利伟。选自《天地九重》,有删改)6.假如你是报社记者,负责此次出征的跟踪拍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总结这一路你应该拍摄的画面。(4分)画面一:“问天阁”广场站满了人,为航天员送行、加油画面二:①画面三:杨利伟庄严地向李继耐总指挥报告出征的准备状态画面四:②画面五:塔架下,总指挥带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负责人前来为杨利伟送行7.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出发!”总指挥面色庄严,朗声下达出征命令。(“出发”两字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2)长征一号F型火箭在晨光中巍然挺立,像一柄巨大的倚天长剑,从苍茫地面指向浩瀚天空,箭体上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十分醒目。(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批注)8.筱熙想要结合本文与课文《太空一日》对杨利伟的形象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写出探究结果。(4分)9.读完本文,子轩写出了这些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语:英雄、梦想、挑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读完本文的感受。(120字左右)(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10~12题。(12分)文本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潜器长8.4米,高3.4米,宽3米,空重22吨;载人球壳舱直径2.1米,可容纳3名乘员。它具有四大特点: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 062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 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的海洋区域;针对作业目标,具有稳定悬停就位能力;通信系统具有实时高速传送图像和语音能力;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包括潜钻取芯器、沉积物取样器和具有保压能力的热液取样器等。作为潜水器家族“三龙”之一,和无人无缆的“潜龙号”、无人有缆的“海龙号”不同,“蛟龙号”的优势在于定点悬停作业,科学家通过搭乘“蛟龙号”可以对海底进行直接观测和取样,对海底某个点进行“解剖麻雀”式精细化研究。“三龙”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察。从2013年起,“蛟龙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艘能够下潜7 000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随着“蛟龙探海”等国家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深海事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文本二:9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该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该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平洋6座海山和1个海盆。科考队下潜调查显示,西太平洋海山区生物多样性高,优势生物类群为八放珊瑚和玻璃海绵,发现了多处深海“冷水珊瑚林”和“海绵场”,海山不同侧面、不同水深段生物分布与种类组成存在差异,不同海山之间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联合首席科学家邱建文称:“本航次的科考队员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在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方面各有所长,共同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还组织“深海一号”船上中外科学家代表和“蛟龙号”潜航员与香港、青岛两地中小学生举办“深海课堂”进校园视频连线科普活动。(选自“央视网”2024年9月7日,有删改)10.从文本一中,我们可以知道“蛟龙号”深潜器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4分)11.随着“蛟龙探海”等国家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深海事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4分)12.(新考法:拟演讲提纲)筱熙要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技主题演讲比赛,他将以“‘蛟龙号’与深海探索”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演讲提纲。(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17题。(12分)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甲】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乙】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节选自《活板》)【丙】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工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节选自《天工开物》,有删改)【注】①楻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13.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B.“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衷的赞美。D.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瞬息可就( )(2)有奇字素无备者( )(3)则登山斫伐( )(4)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15.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2分)(1)请写出活字印刷的流程。(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16.【甲】诗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 写出理由。(2分)17.“青花瓷”“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8~19题。(4分)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8.“宣室求贤访逐臣”中“求”“访”表现了汉文帝怎样的态度 (2分)19.《泊秦淮》和《贾生》在写作手法和诗人感情上有什么相同点 (2分)四、名著阅读(共5分)20.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下列任务。(5分)(1)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请你围绕“爱”这一主题,结合内容谈谈感悟。(2分)(2)“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请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择一位具有这一特质的人物,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3分)五、作文(共50分)2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题目一:有些人虽然不被人关注,但他们的精神闪耀着光芒!他们也许是你的亲人、同学或陌生人……请以“闪光如你”为题,讲述你亲历的关于他(她)的故事,写出他(她)的精神。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二: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能百炼成钢。作为青少年,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请以“奋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的奋斗故事。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1)jūn lán (2)遨 瀚2.示例:“布衣”最初指麻葛织物,后来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之后也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如今指的是布衣服。3.③②①④4.示例:线路三。“精忠报国”四个字是岳母在岳飞背上所刺,“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所写之词,“黄衣使者”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诸葛亮在南阳被称为“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条路线体现了研学主题,可以从中寻找成语的来历,了解与成语有关的故事。5.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⑦莫言下岭便无难 ⑧赚得行人错喜欢6.①示例:杨利伟走向预定报告位置的过程中,向送行的人招手②示例:杨利伟登车启程前往发射塔7.(1)示例:“出发”两字是总指挥李继耐对杨利伟下达的出征命令,体现了总指挥此时内心的坚定。(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长征一号F型火箭”比作“倚天长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火箭在晨光中巍然挺立、直指天空的姿态,富有画面感。8.示例:①他信念坚定,即使深知此次太空探险的艰险,仍义无反顾只为助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太空中遇到许多意外和危险,他都凭着坚定的信念“走”了过来。②他勇于探索,作为中国首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即使知道此去天路迢迢、充满艰险,仍向往和期待着这次飞往太空的征程。③他工作严谨认真,在技术人员对太空中出现的神秘声音进行模拟时,他坚持“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④他对同事友好、负责,会给其他航天员仔细分享在太空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9.示例一:英雄。读完本文,我感受到我国航天工作者的伟大。杨利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坚定地迈出探索太空的步伐,是伟大的航天英雄,同时在他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无名的英雄,如文中所提到的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他们用无数的心血,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支撑我国探索太空奥秘的坚强后盾。示例二:梦想。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梦想,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梦想,也是杨利伟心心念念的梦想。这次出征太空,正如文中媒体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它不仅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激励着我国航天人继续奋勇前行。示例三:挑战。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探索自然的一场挑战,这场挑战,不仅考验着航天员的身心素质,也考验着中国航天的科技水平。令人感动的是,面对挑战,没有人退缩,明知天路迢迢、充满艰险,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迎接所有考验,只为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10.下潜深度深、能力强;具有稳定悬停就位能力;通信能力强;配备高性能作业工具;可进行精细化研究。11.示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作为我国深海探索的重要工具,不仅在试验性应用阶段取得显著成就,还成功完成了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下潜工作,推动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研究,并通过科普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深海科学的兴趣,展现了我国深海事业的辉煌成就和国际合作精神。12.示例:首先介绍“蛟龙号”的突出成就,接着阐述“蛟龙号”对深海探索的重大意义,最后展望我国深海事业的未来。13.C14.(1)完成 (2)平时 (3)砍 (4)用火烧煮15.(1)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2)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16.示例一:“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的掌握。示例二:“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17.示例:①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②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③造纸术增加了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18.“求”“访”二字似乎是在赞扬汉文帝的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表现汉文帝对贾生的推崇和器重。19.都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重忧虑。20.(1)示例:小说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经历的描述,表现了保尔敢于战胜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表现了保尔对生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2)示例:保尔·柯察金。他出身于贫困的家庭,历经生活的苦难而从未屈服,投身革命后身负重伤,修筑铁路时伤口感染导致瘫痪失明,保尔用顽强的毅力多次死里逃生,凭借钢铁般的意志战胜困难,以勇敢顽强的精神展现出生命的精彩。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