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diyi
第一单元
那一刻,我长大了
引言
成长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它似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会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个瞬间或许是为父母分担辛劳时的体会,或许是独自面对困难并战胜它后的领悟,抑或是目睹世间百态后的思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记忆深处,探寻令我们成长的瞬间吧。
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选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1.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点写清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的经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序地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采用倒叙法,突出重点。
2.围绕“长大”,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了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围绕“长大了”这一瞬间,定格画面,积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出发,将当时的情形用细腻的笔触写出来。
3.聚焦重点画面,表露真实感受。在叙述“那一刻”的具体情形中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让读者跟随自己的视角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误区提醒
1.重点写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不要写多件事情。
2.描写“那一刻”时要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等详细描写,不能一带而过。
一、按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长大”是一种独特的感受,体现着内心的变化,写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写之前先回忆事情的整个经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经过作为重点部分写清楚。
反向典例
我找出家里常备的感冒药,又从柜子里抱出一床被子,轻轻地盖在生病的奶奶身上,希望奶奶能暖和些。我赶忙去倒了一杯温水,拿着药准备给奶奶吃时,却为剂量的事儿犯了难,仔细瞧了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倒出药来,让奶奶把药服下。慢慢地,奶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反例剖析
这段话写的是“我”照顾奶奶的事情,但是描写顺序混乱。描写具体的事件时,我们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或者做事的先后顺序,有序地将过程呈现出来,让人读来一目了然。
顺序法示例
我先给奶奶倒了一杯温水,然后找出家里常备的感冒药。可当我拿药准备给奶奶吃时却犯了难,我不确定该给奶奶吃多少剂量呀。我努力回忆着以前生病时妈妈给我喂药的情景,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说明书,按照老人的服用剂量,小心翼翼地倒出了相应的药,端着水,让奶奶把药服下。我又从柜子里抱出一床被子,轻轻地盖在奶奶身上,把被子的边角都掖好,希望能让奶奶暖和一些。接着,我拿来温毛巾,拧干后放在奶奶的额头上,帮她降温。慢慢地,奶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正例剖析
这段话围绕照顾生病的奶奶这一核心事件,按照做事的先后顺序,依次描述了倒温水、找感冒药、确定药的剂量、喂药等一系列行为。将照顾奶奶的过程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仿佛亲眼见证了这充满温情的一幕。
二、调动多种感官,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
事件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真正觉得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却是短暂的。写作时,围绕“那一刻”积极调动多种感官,对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进行细致的描写,把受到触动、感受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写生动,从而增强习作的感染力。
反向典例
端着面条,我走到妈妈床边说:“妈妈,您起来吃点东西吧。”妈妈坐起身来,接过筷子,尝了几口说:“真好吃。”看到妈妈那温柔的目光,我很高兴。我感觉自己长大了。
反例剖析
这段话描述了“我”给妈妈端面条的温情时刻,但是描写不够细致,缺乏感染力。可以运用五感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地描述,勾勒出温情的亲子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妈妈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情感。
五感法示例
端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面条,我轻轻走到妈妈床边,轻声说道:“妈妈,您起来吃点东西吧。”妈妈缓缓睁开眼睛,她的目光落在我手中的碗上,眼中满是惊讶与感动。妈妈坐起身来,接过筷子,轻
轻挑起几根面条送入口中,赞叹道:“真好吃。”那一刻,我看到她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欣慰与温柔,那目光仿佛有温度,轻柔地包裹着我。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正例剖析
这段话运用五感法勾勒出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我”的关爱与妈妈的欣慰跃然纸上,生动地传达出妈妈与孩子之间深沉且无言的情感,自然流露出“自己长大了”的感悟,极富感染力。
三、捕捉重点画面,展现“那一刻”内心的触动。
感觉长大的“那一刻”是整件事的高潮,也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发生变化的焦点时刻。描写时,我们要像摄影师一样,捕提这一重要的时刻,融人真实感受,突显出自己长大了的心路历程,使习作更加真实生动,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反向典例
就在这时,有个妈妈和一个小男孩出现了。他们走到了一个卖玩具的地方,男孩的妈妈看了看那个玩具汽车的价格后摇了摇头,小男孩懂事地跟妈妈说:“没关系,咱们以后再买也行呀。”这让我一下子觉得挺羞愧的。
反例剖析
这段话描写了“我”看到一位妈妈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一幕后,内心受到触动的情景,但是描写得不具体,没有将“那一刻”“我”的内心感受具体表现出来。习作时,要将受到触动的“那一刻”作为焦点,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
正向典例
就在这时,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出现了。小男孩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脏兮兮的,但他的眼睛却格外明亮。他拉着妈妈的手,走到一个卖玩具的摊位前,看着一个玩具汽车,眼中充满了渴望。他的妈妈看了看价格,轻轻摇了摇头,小男孩看到了,没有像我一样生气和任性,而是懂事地说:“妈妈,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以后再买。”小男孩的话让我感到无比羞愧。我想起了自已刚才的行为,觉得自己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任性。
正例剖析
这段话描述了一位妈妈与小男孩在玩具摊位前驻足的场景,通过对比“我”和小男孩的行为,引发“我”内心的触动,使“我”产生深深的羞愧感。小男孩身上美好的品质激起“我”对自己任性行为的反思,标志着“我”在思想与行为上走向成熟,彰显出“我长大了”这一主题。
学完习作妙招后,你知道怎样写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了吗?有人说:长大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个瞬间?请你拟一个新颖的题目,补全下列提纲,写一篇作文,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
1.医院那洁白的墙壁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环境描写)
2.那一刻,心跳仿佛都漏了一拍,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过往的画面,那些幼稚的行径、任性的话语,此刻都成了鞭策我的鞭子,让我羞红了脸,同时也让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我长大了,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心理描写)
3.那一刻,生活这本厚重的书仿佛被风翻开了新的一页,上面写满了责任、担当与懂得,我恍然发觉自己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是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行者。
(比喻句)
4.妹妹在学走路,摇摇晃晃地快要摔倒了,我一个箭步冲过去,张开双臂,稳稳扶住了她。
(动作描写)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旋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
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季美林《月是故乡明》)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
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鲁迅《故乡》)
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路遥《平凡的世界》)
1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往事,一幕幕景象又闪现在我眼前,或悲或喜,或浓或淡,光影交错。而那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让我感到我长大了。
2小时候,每当看着别人轻松自如地做着各种事情,心里满是羡慕。然而,在那次户外拓展活动中,我凭借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往上攀爬,当登顶的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不再是那个软弱无力的小孩了。
3曾经,我觉得老师的批评就是对我的不满,心里总是很委屈。可是那次看着老师真诚的眼睛,那一刻,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那是一种别样的关爱啊。
4成长中总会有一刻让我们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刻。我意识到自己长大是什么时候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1.从忍住怒火的那一刻起,宽容的种子就在我心中种下了,我长大了,我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用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化解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更加豁达平和。
2.跳过那道小水沟后,勇敢成了我身上的闪光点。我长大了,我不会再轻易退缩,我会勇敢地去迎
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勇敢的品格助力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3.那幅被夸赞的画作见证了我的成长,我长大了,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用画笔描绘出更
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4.看着手中的成绩,我满心欢喜,更清楚这是成长的馈赠。在学习中,挫折与进步并存,而我已经长大,我会带着这份从失败与成功中汲取的经验,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
diyi
感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