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沙市2024年秋季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
A. 地势逐渐降低
B. 降水量逐渐增多
C. 气温逐渐降低
D. 河流水量逐渐变大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 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A. 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 B. 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 白山黑水的东北林海 D. 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4. 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A. 椰子 B. 野山笋 C. 西湖藕粉 D. 哈密瓜
5. 20元人民币背面上景观(桂林山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景观所在省的简称是桂
B. 该景观所在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满族
C. 该景观所在省位于中国第一阶梯
D. 该景观所在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下图示意甘肃酒泉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甘肃酒泉位于我国的(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第二级阶梯 C. 喀斯特地形分布区 D. 江南水乡
7. 对甘肃酒泉发射中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 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
C. 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D. 水陆交通便捷
8.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区域地势平坦,人烟稀少,该区域位于地区(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黄土高原
2024年6月以来,长江以南暴雨大暴雨来袭,持续强降雨导致部分河流水位上升,其中洞庭湖决堤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应对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全国各地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下图示意洞庭湖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洞庭湖描述,正确的是( )
A. 洞庭湖位于中国江西省 B.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吞吐湖泊
C. 洞庭湖位于非季风区,为咸水湖 D. 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10. 关于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丰水季节,洞庭湖水补给长江干流,削减洪峰
②丰水季节,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削减洪峰
③干旱季节,长江水流入洞庭湖,补给湖泊水
④干旱季节,洞庭湖水流入长江干流,补给河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武汉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暑假计划乘京广高铁去广州研学旅行。下图示意京广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京广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途经过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低山丘陵区和珠江三角洲
B. 连接了三个省级行政区,利于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C. 与沪昆线、哈大线、陇海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
D. 跨越黑龙江干流,改变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12. 针对此次研学目的地,同学们制定的研学目标不可行的是( )
A. 调查高铁对当地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B. 考察广州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C. 比较武汉和广州居民日常饮食的异同 D. 实时探究珠江三角洲春旱形成的自然原因
下图是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①河段 ( )
A. 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B. 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C. 流速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D. 初春时节经常会发生凌汛
14. ②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并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措施,带来的影响是 ( )
A. 水土流失加剧
B. 洪涝灾害频发
C. 河流含沙量变小
D. 土壤肥力下降
15. 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分布。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A. 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 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 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 丁地光照充足且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从能源的分类看,石油属于( )
①可再生能源②非可再生能源③新能源④传统能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
A. 沿海多,内陆少 B. 山区多,平原少 C. 北部少,南部多 D. 东部少,西部多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的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作业。下图为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地势平坦 C. 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
19. “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
①农业产量提高②农产品质量提升③土地面积扩大④农业科技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 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 )
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
③取消海外进口,实现自给自足④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综合读图题(60分)
21.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走出课堂,到我国南方M地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活动。读M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登高望远】
(1)同学们研究地图发现,图中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在____米之间。
激流勇进】
(2)同学们体验了漂流活动,m、n两河段中,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是____河段(填字母)。
【畅游橘林】
(3)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柑橘树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____(填地形部位)。根据图文资料,推断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
【探秘村落】
(4)兴趣小组考察发现村落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激活创新动力推进城市发展
【创新引领前沿阵地】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图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图片。
(1)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靠近____水资源丰富,但____资源缺乏。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____,该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产业转移结构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图2),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正在经历一场生产型工厂的迁移潮。这些工厂的搬迁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响应,也是企业寻求新机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3)分析许多上海的生产型工厂选择搬迁到周边的城市和地区的原因。(提示:可以从社会、经济、生态方面回答)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4)为了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动能
【科技创新开发新能】
随着世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环境污染、石油危机等问题的加重,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能源问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是今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方向。下图示意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图。
(1)世界范围内,风能主要分布在____洋沿岸。相比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的优势体现在____。
【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2024年3月28日,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发布会上介绍某新能源汽车。小米SU7汽车、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北汽集团一把手均来到发布会现场。
(2)请推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条件?
【低碳环保健康生活】
新能源汽车是以清沽、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是我国实现能源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石油的消耗已巡过总消耗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石化资源的日渐枯竭,为减轻我国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可替代的新能源产业是必经之路。
请简述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沙市2024年秋季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D 4. B
【5题答案】
【答案】A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B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题答案】
【答案】A
【16~17题答案】
【答案】16. D 17. A
【18~19题答案】
【答案】18. B 19. C
【20题答案】
【答案】A
二、综合读图题(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50-150
(2)m (3) ①. 山脊 ②. 亚热带季风气候
(4) ①. 平原 ②.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答出一点即可)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长江 ②. 能源矿产
(2)上海 (3)经济方面:受到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等持续上升;生态方面: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方面:自身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交通运输网络快速发展的影响,上海的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
(4)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的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北冰 ②. 清洁、可再生
(2)消费市场广阔;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石油价格上涨等。
(3)新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