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写作:学习抒情》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学会选择恰当的修饰词来修饰描写对象。学习目标2.通过学习铺排的修辞手法,掌握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3.通过学习呼告、反复,掌握直接抒情的方法。“你在深圳生活了多久呢?”导入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直接抒情效果强烈、鲜明,间接抒情含蓄、耐人寻味。活动一 拾捡美好的记忆请大家用“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 ” (横线上填入深圳的美食、美景、风俗、动植物、生活方式、城市特点……)这样的句式写下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印象。活动一03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好吃的各色早茶。01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不停翻修的马路。07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物种丰富的仙湖植物园。02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马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展示同伴作品08040605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深圳的市花——簕杜鹃。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那个慵懒的午后,游人如织的深圳湾。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莲花山公园上的小平爷爷铜像。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在大梅沙享受过的温暖阳光浴,是那样地沁人心脾。03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好吃的各色早茶。01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不停翻修的马路。07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物种丰富的仙湖植物园。02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马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展示同伴作品08040605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深圳的市花——簕杜鹃。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那个慵懒的午后,游人如织的深圳湾。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莲花山公园上的小平爷爷铜像。说到深圳,我就会想起在大梅沙享受过的温暖阳光浴,是那样地沁人心脾。意象:承载了作者情感的事物“抒情”妙招一:修饰词+意象写作评价表一 符合则打√ 说明意象能够体现地域特色 第一层级修饰词能够恰当体现意象的特点 第二层级能写出两个以上恰当的修饰词 第三层级活动二 为记忆添上“色彩”“抒情”妙招二:巧用铺排铺排:就是铺陈、排比。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描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王君老师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土地的誓言作者把象征着关东原野的白桦林、马群、高粱、豆粒、土地、煤块、鹿群等等一连串的意象,通过排比句“我想起…我看见…我想起…”这样的句式组合在一起。“抒情”妙招二:铺陈+排比对于深圳,我总是着迷的,身处这座城市,总能触摸到这个城市缓缓流淌的脉搏。我仿佛看见身姿挺拔的棕榈树,一片火红的簕杜鹃努力向远处生长;我仿佛听见斑驳青灰的老城墙在诉说着它的历史,蜿蜒曲折的深圳河在低吟浅唱;我仿佛闻到满载而归的渔船上的海腥味,秋日落叶沉入大地的泥土味;我仿佛触摸到满腹沧桑的碉楼瓦砾,夜晚伸手可及的星辰大海。参考例句写作评价表二 符合则打√ 说明能够铺陈3个以上具有深圳特色的意象 第一层级能够用3个及以上的排比句进行组合 第二层级能多角度描写这些句子 第三层级活动三 让情感喷薄而出“抒情”妙招三:呼告+反复呼告:“话中撇了说话的听者或者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来说话的,名叫呼告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例句一:“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光未然《黄河颂》我读你猜例句二:“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喊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例句三:“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泄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臂膀。” ——光未然《黄河颂》例句四:“祖国啊,可见你是一切神圣美丽的东西的总称!你不能不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为你而死,为了你而奋勇前进!——魏巍《战士和祖国》呼告反复呼告、反复呼告深圳,你是那样地热情,你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深圳人;深圳,你是那样地奔放,你让人们干劲十足,积极投身于各行各业;深圳,你无所畏惧,所向披靡,你把飞翔的翅膀插进每个奋斗者的心间。你值得所有人挥洒汗水,你值得所有人倾注赞叹的目光,你值得我为你点赞!参考例句写作评价表三 符合则打√ 说明能够运用呼告的修辞表达情感 第一层级能够运用反复的修辞表达情感 第二层级能够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表达情感 第三层级010203课堂小结呼告+反复铺陈+排比修饰词+意象终极秘诀: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而要根据你的文章内容和表达特点来选择。而对于抒情力度的把控,叶圣陶先生说过:“抒写到某地步,自己觉得所有的情感都倾吐出来了,这就是最恰当的限度”,所以同学们在抒情时,要有所凭借,不能为抒情而抒情。感谢聆听参考文献:1. 王君. 若爱,深深爱 若写,深情写——向《土地的誓言》学“意象铺排艺术”课堂实录[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09).2. 谭嘉慧、邢益育,难忘故园貌,大地赤子心——《向<土地的誓言><灯笼>学写作》教学设计及点评[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08).3. 胡吟秋. 语文学习中的“读”与“思”——以《土地的誓言》中的抒情方式的学习与运用为例[J]. 教学案例, 2021(3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