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 泊秦淮 》
《 贾生 》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初步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泊秦淮
杜牧
(唐)
杜牧(803—852),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京兆 万年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代表作品有《泊秦淮》 《阿房宫赋》等。
陈朝的后主陈叔宝,作为一个皇帝, 不爱批阅奏章,而是喜欢饮酒作乐、日 日笙歌,甚至在隋军兵临城下的时候, 还不慌不忙地给曲子《玉树后庭花》填 了词。于是,在陈叔宝唱着这首《玉树 后庭花》的时候,隋军攻破了金陵城, 而陈朝也由此走向了灭亡。后人,便称 这首《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写作背景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读诗歌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停船靠岸 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 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 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 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泊秦淮
诗题解析
曲名,《玉树后庭花》 的简称。南朝陈亡国 之君陈叔宝所作,后 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里指秦淮河。
这里指秦 淮河。
泊秦淮
歌女
烟笼寒水月笼沙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 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 的水边夜色。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 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 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 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 了诗题;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二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 “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 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 即醉生梦死的 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 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句解】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再次朗读或尝试背诵诗歌: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
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 国之恨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只 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 达官贵人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兴
诗歌小结
亡的担忧与无助之情。
贾 生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沁阳。他是晚 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 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 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
集》 。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
晚唐时期, 他对皇帝昏庸 、 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 为不满 。 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 屡受排挤, 怀才不遇 。 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通 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 反映了 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 表 似开明, 实则昏聩无能。
【贾谊】(前200—前168),汉
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
相关介绍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读诗歌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即贾谊(前200-前168),西 汉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 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 张,但却遭谗被贬, 一生抑郁 不得志。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坐席, 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 听。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 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才华,这里指贾 谊的政治才能。
汉代长安城中未 央宫前殿的正室。
指百姓。
徒然。
可惜。
诗意: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 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 只是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
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 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 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 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 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
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 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 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 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 挥作用。
再读和背诵诗歌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诗歌品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杜牧是 (朝代)诗人,与 隐 并称“小李杜”

2. 诗句隔是江:犹唱后庭花。
, 。
3.《玉作树者后对庭商花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
是亡国之音 ;在愤国 年,还有人沉 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 。
活学活用 《泊秦淮》
1.“可怜”的意思是 可惜 ,表达了诗人嘲讽了
, 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也寄寓了自 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
2.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 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 的不是 安民之策 ,虚心听取的只是 鬼神之事 ,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
活学活用 《贾生》
预习任务:
1.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约客》。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