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如果仅仅考虑天气因素,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资源最少的是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A.①B.②C.③D.④地理3.推测图中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数量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球整个历史中,曾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如图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所处的时期分别是奥陶纪时期、泥盆纪时期、二叠纪时期、三叠纪时期以及白垩纪时期。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据此完成4~5题。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奥胸纪生物大灭注意事项:泥盆纪生物大灭绝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二叠纪生物大灭绝题卡上填写清楚。三叠纪生物大灭绝白垩纪生物大灭绝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年前04忆年3亿年前2亿年前1亿年前现在图2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4.上述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的次数为符合题目要求的)A.1次B.2次C.3次D.4次图1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5.出现在泥盆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的代表动物为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A.三叶B.始祖鸟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完成1~3题。C.猛犸象D.恐龙吧2500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502地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图3为“月图例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年降水量mm30034004000回0·城市20062000400100600100①8003.2100012001400图11600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省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0246824.68速度(km/s)密度(g/cm)①海拔高,空气稀薄②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图3③纬度高,太阳辐射强④沙漠广布,地面辐射强6.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1个B.2个C.3个D.4个高一地理ZT·第1页(共8页)高一地理ZT·第2页(共8页)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467910答案ADBBD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CCDDA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DCBDC0AB【解析】1.根据中国地理知识,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为内蒙古自治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属于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①正确: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②正确: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纬度高不是太阳辐射强的原因,③错误:内蒙古草原广布,西部有沙漠,地面辐射强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无关。故选A。2.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东西方向狭长,因此随着距海远近不同,降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来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则自东向西晴天日数越来越多。晴天日数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大,因此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越来越丰富,因此最东部的④地太阳能资源最少。故选D。3.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除了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①地虽然太阳辐射强,但城市数目最少,因此①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少。故选A。4.由地质年代表可知,三叠纪、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故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的次数为2次,由此排除A、C、D,故选B。5.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又称“恐龙大灭绝”,始祖鸟属于恐龙向鸟类过渡,B、D错误: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这被视作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C错误:三叶虫在泥盆纪生物大灭绝中灭绝,A正确。故选A。高一地理ZT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6.由材料可知,月震波在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大约在深度65千米和1400千米处,它们两侧的波速明显不同,故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2个。故选B。7.通过第一小问可知,月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可依照地球,把月球内部自上向下分为3个圈层,依次是:月壳、月慢、月核。月壳的平均厚度大约65千米,是内部最薄的圈层。据图可知,在月幔顶部(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月震波的波速都增大,说明月球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软流层。据图可知,在1400~1500米深度处,横波波速接近为0,说明月核有可能处于液态:从右侧密度图可以看出,月核密度最大,②③正确。故选D。8.由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而言,白天湖面为高压,陆地为低压,吹湖风,夜间相反吹陆风:从图中可看出,①曲线从傍晚开始,说明为陆风开始时刻曲线,③曲线从早晨开始,12点之前达到峰值,说明为陆风停止时刻曲线,④曲线从日出后开始,说明为湖风开始,到12点达到峰值:②曲线在21时左右开始,说明应为陆风开始之后的湖风停止时刻曲线。故选B。9.湖陆风的转变,实际上是由湖与陆的温度变化而导致的,白天以湖风为主,夜晚以陆风为主。夏季比冬季白昼长,日出时间较早,陆地开始升温的时间早,降温的时间晚。故夏季湖风起止时刻开始早,结束晚,故选C。10.随着城市化推进,使得城市风增强,白天制风和城市风方向相同,两风叠加势力增强,夜晚陆风和城市风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实力减弱。故选C。11.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最低月气温大于0摄氏度,不会结冰融冰,其他因素都会影响盐度,故选C。12.甲地纬度低,蒸发强,降水少,受暖流控制,其盐度最高:丁地其纬度最高,蒸发小,降水较多,且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丁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丙地处于同纬度地区,降水与蒸发较为接近,丙地有河流注入,且寒流控制,使其盐分较乙地相对更低。故其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甲乙丙丁。故选A。13.亚得里亚海西岸表层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故选C。14.生物水平均循环更新周期为几小时,四种水体中最短。故选C。15.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A错误:因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海拔高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B错误;从图中可见,淡水之中,冰川水数量最多,C错误:陆上内循环过程中会有地表径流,D正确。故选D。高一地理ZT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 -试卷.pdf 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