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文言翻译一、文言文翻译的考点《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1. 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2. 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文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式对等的翻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对译,逐字逐句落实。(一)直译。 郑 人 使 我 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郑国人让我 掌管 他们的北门的钥匙。遇到代词,一定要弄清它指代的对象。 文言翻译的要求信 达 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直译的方法二招六式巧解文言翻译题1.字字落实:对 留 换2.文从句顺:删 补 调一(2)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如“侍中、侍郎、尚书、长史、里、斗、亩”等。但名称不全、只用了省写简称的,翻译时要补全,如“桓、灵”补译为“桓帝、灵帝”,“泸”补译为“泸水”,单名的补译出姓。要特别注意,上文出现了某人的姓名和字号,下文一般只有名而不再有姓,若不注意,就会把这个人的名或字号看做一般词语来加以解释。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诸侯各国闻名。2.得楚和氏璧。【译文】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换一(3)换将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变换成现代汉语的习惯用法,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名作状2.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词类活用,形作动注意数词放在动词前的情况。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译:项脊轩总共遭到四次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其他1. 分数的表述百一:百分之一十九:十分之九十四五:十分之四五2. 富于春秋:年纪很轻3. 戎旅:军队4. 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5. 南面之君:坐北朝南者,天子之位也。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字字落实文言翻译第一招分三式对 留 换小 结二(1)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也:表句中停顿的语气,无实义。2.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性。\3.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夫:助词,表提顿,删去。4. 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盖: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二(2)补在文言文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1. 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2.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省略主语:侯嬴省略兼语:之,他二(3)调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文从句顺文言翻译第二招分三式删 补 调小 结留换删补调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句子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要套用翻译。1.非死则徙尔。2.无乃尔是过与?3.得无教我猎虫所耶?4.其李将军之谓也。(不是……就是……)(恐怕……吧)(该不会……吧,莫非……吧)(说的就是……)5.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对……怎么办)6.吾与徐公孰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8.我为鱼肉,何辞为?9.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呢)(没有用来……的办法)(不也……吗?)(怎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明确:文言文翻译重点1. 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2. 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准确翻译。3. 关键词句不落实,就会徒劳无功。如“在郡多有出息”中 “出息” 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 ,有志气”的意思 ,而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为…所…”,表被动,1分;啮,咬,咬破,1分。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侧”1分,身边;“啮” 被动,1分;“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