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吉首市期末测试试卷
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得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两部分,共计30到小题,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其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并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商品鱼供应。下图为“国信1号”游弋路线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与隔海相望的A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A.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大西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有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主要位于热带,光热丰富,热带鱼类多样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草场广布 B.邻国众多 C.陆域广阔 D.海域辽阔
3.冬季水温高更利于鱼类的生长。冬季时,“移动的海洋牧场”最可能位于(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安徽、贵州和内蒙古四省区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据此完成4~6小题。
4.以上艺术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浙江省——南京B.安徽省——南昌 C.贵州省——贵阳 D.内蒙古自治区——哈尔滨
5.甲、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设计”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较多 B.阳光直射 C.依山傍水 D.传统习惯
6.如果你去丁省区旅游,最可能感受到的民俗活动是( )
A.听越剧 B.对山歌 C.火把节 D.那达慕大会
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呈现人口负增长现象,2023年人口继续减少。下表为我国近10年人口资料统计表,完成7~9小题。
内容(亿人)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总人口 13.76 13.92 14.05 14.12 14.11 14.09
0~14岁人口 2.27 2.32 2.37 2.52 2.39 /
15~64岁人口 10.10 10.09 10.00 9.68 9.62 /
65岁及以上 1.39 1.50 1.67 1.90 2.09 2.16
7.表中数据表明,2014~2023年,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为(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8.按照目前我国总人口变化的趋势,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是( )
A.资源需求紧张 B.就业机会减少 C.养老负担加重 D.交通压力增大
9.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积极应对的策略有( )
①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②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③大量接纳海外移民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如图),完成10~12小题。
10.图中甲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
A.太行山 东北一西南走向 B.阴山 东西走向
C.大兴安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 D.贺兰山 南北走向
11.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A为我国____级阶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2.下列选项中,描述字母A所在阶梯地表景观的是(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读中国东部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及广州市气候资料图,完成13~15小题。

13.图中山脉甲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贺兰山 D.阴山
14.如果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地区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 )
A.南涝北旱 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旱
15.广州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降水多,气温日较差大 D.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1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 B.横断山区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的“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
旋转,风车下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扳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
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风光渔”一体化设计有利于(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③减轻大气污染 ④缓解当地用电紧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若将“风光渔”一体化设计理念运用到我国西北地区,最适宜的模式为( )
A.“风光牧”模式 B.“水光渔”模式 C.“热光渔”模式 D.“水光热”模式
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沿岸地带 D.其他地区
21.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③有利电子、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生发展 ④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藏粮于地”的“地”是指(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23.下列关于“藏粮于技”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加强水利建设,增强抗灾能力 B.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增加粮食单产
C.创新农业科技,促进品种改良 D.增加农业机械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读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图,完成24~25小题。

24.长江流域粮食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油菜 C.水稻 D.马铃薯
25.与东北牛奶优势产区相比,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最突出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形平坦 C.河湖众多 D.市场需求量大
综合题(50分)
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4年,中国和赞比亚两国建交六十周年。2024年5月11日上午,“2024中国——赞比亚文化和旅游年”在中国北京开幕。下图为中国、赞比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
(1)据图说出中国的纬度位置和赞比亚的半球位置。(4分)
(2)与赞比亚相比,简要说明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内支流、湖泊众多,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202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洞庭湖》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君山叠翠、凌云鹤影、城头稻源、通江达海、洞庭天下水。如图依次为长江流域图,洞庭湖示意图、洞庭湖面积变化图和长江流域气候资料图。

【通江达海】
方寸之间,由小见大,邮票既是寄托牵挂的邮资凭证,也是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
邮票《洞庭湖》“通江达海”“通江”描绘了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与 (河流名称)交汇的景象,“达海”表示该河流最终注入 海,《岳阳楼记》记载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小明想去欣赏洞庭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景象,结合长江流域气候图,你推荐他最好 月前往。(6分)
【湖面变迁】
道光十四年(1834年)《洞庭吟》中提到,由于“沿湖圩田岁增岁,曲防壑邻占地利”的恶性围垦,使“八百里湖十去四”到光绪木年“江水挟沙而来,淤塞湖身”。1998年后,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指导原则,并启动了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等工程。
结合洞庭湖面积变化图,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人为原因。(4分)
【黄金水道】
长江自宜宾起,通航条件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航运量占中国内河航运的60%,被称为中国的“黄金水道”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荆门在今湖北宜昌市东部)诗句中描述的长江所处河段和河流特征分别是____。(2分)
A.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B.中游,由山区流入平原,流速渐缓
C.下游,江宽水阔,水流缓慢 D.入海口,河汉纵横,泥沙堆积成洲
请结合长江流域气候图,从结冰期和流量上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2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横断山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大雪山、云岭、怒山等山脉平行排列,总称横断山脉。图为横断山脉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横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两侧地形、地势差异显著。
(1)说出横断山脉是哪两级阶梯分界线及其西侧地形区名称。(4分)
横断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m,山高谷深,岭谷的高差一般在1000m以上,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
(2)请完善下列关系图。(6分)
;② ;③ 。
29.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更好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中国黄金大动脉】
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京广高铁连接南北,已成为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
(1)读图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空间分布特点是 。(2分)
(2)京广高铁纵贯中国南北,连接 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分)
【千年蜀道变通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西成高铁的开通,使得一日通行川陕,蜀道不再难,更是推动了以西安、成都、重庆作为支撑点的“西三角”经济圈建设。
(3)“西成高铁”中的“西”指的是 市,“成”指的是成都市,命名方式是起讫点所在城市的简称命名。(2分)
(4)西成高铁自北向南穿过 (填“秦岭”或“雪峰山”),最终到达四川盆地。(2分)
【钢铁骆驼驰大漠】
兰新高铁穿越世界著名的风沙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5)兰新高铁沿线农业发展以畜牧业为主,有重要的青海牧区和 牧区。(2分)
(6)兰新高铁穿越的路段植被稀疏,以 (填气候类型)气候为主。(2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几千年前,中华先民便认识到植物普遍具有功能各异的医药效果,并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今天所说的中医学或中医药学。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图1为我国气候类型和部分本草分布图,图2为云南三七主要分布区气候类型图。

(1)结合图1和图2,推测三七的习性 (喜凉耐寒、喜温耐湿、喜温耐旱)。(2分)
(2)图1中甲、乙、丙三地, 地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分)
(3)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 )(2分)
A.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深受季风气候影
吉首市2024年秋八年级地理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A C A D C C B C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A D A C D A B C D
综合题
26题(6分)
中低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东半球、南半球
(2)海陆兼备 濒临太平洋,东部降水丰富,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伸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陆上邻国发展对外交往和合作等
27题(14分)
(1)长江 东 6
(2)变小 围湖造田
(3)B
(4)该区域无结冰期,可以全年通航,降水量丰富,河水充足,汛期长,利于发展航运。
28题(10分)
(1)一、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
(2)南北 大 自北向南
29题(12分)
(1)东密西疏(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2)京津唐工业基地
(3)西安
(4)秦岭
(5)新疆
(6)温带大陆
30题(8分)
喜温耐湿
丙 海陆因素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