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泉州市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2025.02初三语文(本卷共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22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悠哉悠哉,。(《诗经·关雠》)(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之情融入景物中,透露出生活哲理。(4)欧阳修《醉翁亭记》直接抒发对山间四时风光陶醉之情的是“”。(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刻画了一位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形象。(6)我国古诗文常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景色,如“一·”。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2分)2024年,许多名字从此永忆。【甲】李政道、周光召、乐熙云、叶嘉莹…回顾这些杰出人物的一身,你会发现,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花自己的生命同伟大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乙】当我们再度翻开他们的著作、伶听他们的思想时,他们依旧给我们带来衣感。时间可以带走他们的身影,却无法带走他们欧予这个世界的光辉。那一个个闪着光华的名字,也终将在浩瀚的历吏长空中()。【丙】我们没有机会和可能达成他们的成就,不过没关系,世界也不是只有宏大和璀璨,世界还要有无数细碎琐屑。他们负责拓展知识和思想的边界,我们就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守土安疆。人生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过程,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让自己比昨天更好一点,整个世界也就因此多了一份美好。(1)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2)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3)根据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既在于我们最终站到了哪里,又在于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B.不在于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而在于我们最终站到了哪里。C.既在于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又在于我们最终站到了哪里。D.不在于我们最终站到了哪里,而在于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4)将“智者超越时间,凡人不过百年。”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初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二、阅读(68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一8题。(23分)材料一:塞上行欧阳店闻说胡兵欲利秋,昨来投笔到营州。骁雄已许将军用,边塞无劳天子忧。材料二:宝历初,徐晦”为福建观察使。作池通海潮,以振人文。初,晦未第,四门助教欧阳詹数称之。后来视茶语及庄,必流递。(节选自《福州府志·名宦》》[注]①宝历:唐敬宗年号。②徐晦:福建晋江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③四门助教:官职名。材料三:鸣呼!詹今其死矣!詹,阀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朔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迹皆然。产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房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磨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度虽杰得焕共名声遮于人人其德行估于朋点虽意点其父母皆可无撼总产之事业文章,李翱既为之传,故作衷辞以舒余衷,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度;以卒詹志云。(节选自韩愈《欧阳生哀辞》)[注]①李翱:甘肃柒安人。公元798年登进土第,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3.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并在直抒胸臆中收束全篇。B.诗中“秋”和“营州”分别交代“塞上行”的时间和地点。C.“闻说”与“昨来”两句,表明诗人4投笔从戎”的急切。D.第三句中“许”和“用”勾勒出边塞将士鲜明的人物形象。4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B.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C.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D.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1)四门助教欧阳府数称之数:(2)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舍:(3)李翱既为之传既:(4)以遗其父母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后来观察语及詹,必流涕。(3分)(2)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3分)7.材料一中,天子“忧”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说“无劳天子忧”?(4分)8.欧阳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初=语立试期第?而(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