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定安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学科开学作业检测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或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界线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 地域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 B. 人们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分出来的
C. 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 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2.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距东莞市中心区约18千米,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建筑群占地面积共11万平方米,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及珠三角水乡特色。近年来南社古村与东莞市协同发展迅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华北地区古建筑群相比,南社古村古建筑群( )
A. 墙体严实厚重 B. 房屋进深较小
C. 房檐较宽较大 D. 南北方位感较强
4. 南社古村与东莞市协同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
A. 风俗习惯相接近 B. 空间距离接近
C. 高铁等交通便利 D. 资源禀赋相似
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 甲风7月最盛行
B. 乙风1月最为盛行
C. 乙季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地区的东北信风
D. 甲为西北季风,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6.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 天津地区正值雨季 B. 非洲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C.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D.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a.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b.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c.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d.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 ab B. bc C. cd D. bd
8. 能释放大量潜热、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箭头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该热力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大洋东岸气候更加干旱 B. 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 印度尼西亚多雨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上午9时50分从上海出发,2024年4月返回上海,历时5个月,圆满完成了沿途海域及南极科学考察各项任务。下图为南极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科学考察队出发时,长城站的区时是( )
A. 10月31日05:50 B. 10月31日21:50
C 11月01日05:50 D. 11月01日21:50
11. 科学考察队返回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 B. 中山站吹东北风
C. 南极的极地高压在增强 D.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双塔山位于举世闻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西南10km处,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风景优美,是承德市最大的自然风景游览区。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图2为“双塔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构成双塔山的岩石所属类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外力作用 B. ②一冷却凝固
C. ③-变质作用 D. ④-熔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家堂村依靠丰富的毛竹资源发展工业,成为当时贫困县里的富裕村。现在又实现了发展转型,积极开展休闲度假区、山水风景区和农业观光区等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高家堂村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发展( )
A. 竹林产业 B. 生态经济 C. 旅游产业 D. 观光农业
15. 高家堂村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 )
A.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B.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C. 缓解城市人口压力 D.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灼伤。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曲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降水/mm),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
(1)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并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极其干旱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肥厚的原因。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被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新材料、微电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经济转型带动社会、生态全面转型发展。下图为白银市的地理位置。
(1)推测白银市早期开发矿产资源有利的自然条件。
(2)简析长期以来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对白银市发展的影响。
(3)简述白银市转型发展可能采取的措施。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多发生在风蚀区或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高原区。如图所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阴影区是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地。
分析图中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并为该地石漠化的治理提出合理化措施。
定安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学科开学作业检测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D
【7~9题答案】
【答案】7 D 8. C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C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C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题答案】
【答案】(1)特征:年降水量少(约150mm);降水集中于冬季;降水季节变化较大;降水变率大。原因:纳马夸兰地区的夏季,(气压带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水汽含量少;该地纬度较低,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强。
(2)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强,易使叶片灼伤;甲地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纳马夸兰地区冬季降水较多,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沿岸寒流流经,夏季多大雾天气,适宜多肉生长。
【17题答案】
【答案】(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地表基岩裸露,埋藏浅,开采难度小;临近黄河,水资源丰富等。
(2)有利影响: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吸引人口迁入,促进矿业城市的形成;带动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等。不利影响:开挖地表,破坏植被;破坏地下水系统,导致荒漠化的发生频率增多;产生扬尘,冶炼耗能多,排放污染气体,污染大气;消耗大量水资源,污染水源,加剧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等。
(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升铜冶炼和加工技术水平,延长铜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铜矿等资源利用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矿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改善区域环境等。
【18题答案】
【答案】原因: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坡面物质不稳定;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人类对林地的破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