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同步课件(共6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同步课件(共60张PPT)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写 作
学写读后感
设计说明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顾名思义,“读”是“感”的基础,精研细读、反复揣摩,把原文或原著读懂读通,读深读透,准确理解内容,领会主旨,赏析特色,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因此,在写读后感之前,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其次,读后感写作教学还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突破限制,自由发挥。写作完成后,还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思考、写作、再读、修改的好习惯。
情境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
1.加深对“读后感”这种文体的认识和了解。(重点)
2.明确写作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写作时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难点)
3.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素养)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整体感知——文题展示
文题一:略。
文题二: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的感触颇为丰富,但比较平常、浅显,如果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似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文题三:
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来写观后感。在写观后感时,要先简要介绍这一电影或电视剧的情节;接着引出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情节、主题、布景等;然后说明印象深刻的原因或自己喜欢的理由。说明时要注意逻辑顺序。整篇观后感要注意前后的连贯和主题的深刻性。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观后感:就是看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两者都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观”引发的。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读后感四个步骤】
1.引 2.议
3.联 4.结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述引“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对所引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明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安排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情形;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回眸经典,借鉴“感点”
①青翠的藤蔓相互缠绕,小石潭的流水“叮咚”作响,偶有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沙”的轻快旋律——柳宗元便是在这样的美景中渐行渐远。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用黑白诠释这幅景色。不需要鲜艳的色彩,不需要细致的表情刻画,只一片黑白,一个背影,足以融动人心。
他的背影,是落寞的,亦是感性的。
——读《小石潭记》有感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②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出去。
——《桃花源记》读后感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③如果雕刻者有一丝的马虎,也许今天我们就不能领略“只应天上有,不该凡间现”的奇宝。我想,在生活中雕刻家对待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是极其认真的,认真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认真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难做到的。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在考试中认真。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写作业,就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认真的习惯,这样在考试中不用太克制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认真了。反之,如果我们平时不能认真做作业,考试时也就很难认真了。
——读《核舟记》有感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④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习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败给自己。
——再读《蒹葭》有感
整体感知——写作指导
精读细研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顾名思义,“读”是“感”的基础。首先必须对原著精研细读,反复揣摩,读懂原文的内容,领会原文的主旨,感受原文的特色,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基础牢,大厦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写作前如果不细读和反复揣摩原文,得到的认识一定是空泛的和不全面的,写出的读后感也会是肤浅的。
写读后感的方法
精读细研
2. 选好“感点”:
“感点”是指原作中使你有所触动的人、事、景、物、情、理中的某一点,它是你写作话题的“原点”或论述的核心。
选择“感点”要注意: ①“感点”要“准”,不能跑题;②“感点”要“小”,要紧扣一点,不要面面俱到;③“感点”要“新”,要把握时代脉搏,写出独到见解;④“感点”要“深”,要体现思想内涵,使人读后受到启发。
精读细研
3. 定好结构:
写读后感一般按照“引—议—联—结”来布局。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或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
精读细研
对原文进行的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写。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结尾时,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总之,应从文中提炼出新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
精读细研
写读后感,必须将“感”作为主体,集中笔力写感想,而不是讲好故事。读后感是议论类文体,重心得放在议论上,而不是引述原文内容上。摘引原文,只是用来作为议论的基础、依据,因而要做到简洁、精当。
4.写好感想是重点。
精读细研
5.叙述精简。
读后感中常需通过“感”来引出一些事例,所以读后感中少不了“叙”。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形象、生动、具体。但读后感中的“叙”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但要求能引出事理。
此外,写读后感可以引述原文,但是要适当,如果引用过多,就变成了复述。
精读细研
6.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
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精读细研
归纳写作方法
①“引”是基础,引述要灵活。
②“议”是重心,感悟要深入。
③“联”是拓展,联想要广泛。
④“结”是回应,结语要紧凑。
精读细研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
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
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精读细研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常见错误
精读细研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常见错误
精读细研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常见错误
精读细研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常见错误
精读细研
文题一:
随笔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可叙事、抒情或评论。随笔应抒发真情实感,有独到的见解,语言流畅、优美,主题积极向上、引人深思。
文题一示例:
牛刀小试
精读细研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审题立意】要看准要求,是根据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写读后感。本学期前三单元学过的课文有小说、诗歌、散文、说明文以及文言文。例如《社戏》可以从童年生活进行立意;《大雁归来》可以从生态保护进行立意等。
精读细研
【选材构思】所选取的文章一定是你熟悉并且容易有感悟
的。例如你比较喜欢诗歌,可以选择《回延安》谈感悟,喜欢说明文可以结合第二单元的文章谈感悟,喜欢山水文章的话,可以选择《小石潭记》等来写。
【写法指导】(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精读细研
《安塞腰鼓》读后随感
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叹。①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表演,使人沉浸在一种生命的激情之中。
作为腰鼓,它是粗犷的,是激昂的,亦是豪迈的。作为一种力量,它是震撼人心的,是磅礴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不屈不挠的,是蓬勃向上的。②那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鼓点不正如我们的青春吗?我们的青春也是“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的。青春的我们志比天高,充满生机与活力;青春的
文题一示例
①总写“我”读《安塞腰鼓》后的感受——为之震撼,为之感叹。
②从腰鼓到力量再到精神,逐层递进,写出安塞腰鼓豪迈、磅礴、蓬勃的特点。
返回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我们洒脱不羁,热情奔放;青春的我们自信自强,个性张扬。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积极进取,奋勇前行,用生命为自己赢得阵阵喝彩!③
愿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砥砺前行,莫负青春好时光!④
③由安塞腰鼓,联想到“我们”的青春,升华了主题。
④对同学们提出美好的期望。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作者抓住“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鼓点”展开联想,引出青春的力量,阐述了青春路上的“我们”应该怎样前行才能不负青春。文章较好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了阅读《安塞腰鼓》后的真实感受,有的放矢,语言简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名师总评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①阅读《关雎》一诗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写一个议论性片段。要求:突出“爱情”这一重点内容,感悟要深入。
精读细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
我对婚姻的理解是,一个完美的婚姻生活应该要经历三个阶段的情感:友情、爱情、亲情。首先双方要在最真实、最充分的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感受对方的真诚,读懂对方,产生一种浓厚而真挚的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激情,产生厮守一生和白头偕老的愿望,以及对对方有着刻骨的思恋,有着一种“争君其谁”的爱情。最后爱情是要回归于真实的,而婚姻的牢固是在两人之间有着血缘般的牵挂,互相厮守,相互牵挂,相互体谅,有着出门时候的祝福和盼望回家的思念的亲情。这才是最幸福而最真实的爱情生活。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文题二示例: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题立意】要求写名著的读后感,八年级的学生所接触的名著比较多,选择面比较广泛,题目也可以自行拟定,可以从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主题等方面进行立意。
【选材构思】选取的名著一定要有它独有的特点和吸引你的地方,要么是书中的情节感人肺腑,要么是书中人物令你钦佩,要么是文章的语言优美生动,总之是能引起你的兴趣的内容。一般来说,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性也强,所以不难选择。选定内容之后,认真构思,先把内容概括叙述一下,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精读细研
【写法指导】
(1)可以针对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精读细研
读《水浒传》有感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①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受爸爸的影响,我对书很感兴趣。有一次,爸爸买了一本《水浒传》② 。我本来只是想随便翻翻看看,却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震撼着、感动着。
在那个政治昏暗、官官相护的年代,平民百姓时时被欺压,处处受压榨。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英雄们聚义梁山泊。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
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吸引读者,突出中心。
②点明所读名著。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替天行道,铲除贪官,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几经波折,朝廷表面上招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反贼”,但结果却是,在百战沙场后他们死的死,散的散,惨淡落幕。③
故事结束了,但是书中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却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足智多谋的吴用,豪迈正义的鲁智深,武艺高强的林冲,英俊倜傥的燕青……栩栩如生,活灵活
现。④
按照书中的说法,他们是天上108个星宿,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
③概述小说基本内容。
④由原著引出感想,评点自已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彰显了我们心中的“义”。⑤聚义厅中,好汉们豪气干云,定计谋、摆阵势,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但当他们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兄弟反对接受朝廷招安,实现所谓的“忠”。于是他们四处征伐,消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可是朝廷依然是朝廷,它不会为了梁山好汉的一点儿战功,而消除对他们的警惕与仇恨。当他们得胜归来时,朝廷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⑤“义”是小说里最让作者感动的精神品质。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是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也是那个时代毁灭了他们。但是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却令人尊敬,永远流传。⑥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
间,对那些好汉心向往之。⑦
⑥交代小说结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无限同情。
⑦照应开头,深化中心。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名师点评
本篇读后感写作规范,略写原著内容,表达了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写出来。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让人佩服,他们的悲剧命运让人叹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和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作者阅读《水浒传》后的感想。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追 梦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①
追梦?执着地向目标进发,向梦想冲刺。
《摔跤吧!爸爸》让我静下心来,审视梦想。②
影片讲述了一位执着的爸爸,曾经的全国摔跤冠军,不顾世俗的眼光,对两个女儿进行魔鬼训练,带着她们四处参赛,立志把她们培养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两个女儿刚开始饱经嘲讽和失败,到后来在摔跤场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在父亲的教导下,
①引用诗歌,增添文学色彩。
文题三示例
②直接入题。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大女儿吉塔率先获得全国冠军,进入国家队。但由于教练的错误指导和吉塔的自我放纵,她的状态一度陷入低迷。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吉塔重整旗鼓,几场鏖战下来,终于成为印度摔跤史上首位世界冠军。③
本是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因为爸爸的坚守,变为了现实。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梦……④
我也曾心怀梦想。13岁时,金庸小说点燃了我的侠客梦,我梦想着像大侠一样闯荡江湖。那年暑假,我喊上小伙伴,去广场摆摊,开启“江湖模式”。起初,几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卖书,还有几分惬意。渐渐地,
③对影片作简要介绍。语言简洁,叙事条理清晰。
④过渡,引出“我”的追梦往事。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书没卖出几本,伙伴们却都脱离了队伍,有的窝在家里看电视,有的泡在广场玩滑板。沦为光杆司令的我本来也想放弃,也想在家里吹空调,而不是在闷热的户外,被蚊虫叮咬。可我心中有梦,知道我必须坚持,一个人的江湖,也要坚守。于是我仍旧每天都拉上小车,在广场上大声叫卖。暑假结束,我竟然攒到一张百元大钞,还练就了“大侠”的豪情。⑤
现在的我,梦想着考取心仪的高中。我深知,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困难是暂时的,梦想是永恒的……⑥
影片中的爸爸告诉我,要心怀梦想;吉塔告诉我,
⑤记叙“我”13岁时,为圆侠客梦而去广场摆摊的事,在与伙伴的对比中突出自己在圆梦路上的执着。
⑥表现“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追梦的路上,容不得懈怠和马虎,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将梦想变为现实。⑦
有梦就去追,哪怕只能撑一支长篙,也要执着地向目标进发,向梦想冲刺。⑧
⑦回归影片,抓住感受点——追梦,写出自己的感悟。
⑧首尾呼应,点题,写出在追梦路上需要执着的精神。
名师总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作者紧扣《摔跤吧!爸爸》中爸爸带着女儿追梦这个感人的触点展开自己的联想,联系自己的寻梦、追梦之旅谈自己的感悟——追梦的路上不能懈怠和马虎,要不断努力。文章语言流畅,观点明确。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活力。
精读细研——佳作展台
课堂小结
好的读书习惯,就是不断打开文字之窗;好的读后感,就是不断打开心灵之门。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写作时,可以采用“引——议一一联——结”的常规写法,“引”要灵活,“议”要突出,“联”要广泛,“结”要扣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写作步骤,并明确了写作中的常见错误。接下来,大家还需继续实践读后感的写作,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让作文更自由灵动、情绪饱满、富有新意。
课堂小结
学写读后感
引——简述名著的相关内容
联——联系实际阐发
议——由感点生发议论
结——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船吹翻了,两人都掉入水中。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布置作业
要求:概括材料内容,但不要照抄原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但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来写。
布置作业
2、选择一部自己看过的印象深刻的电影或电视剧,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