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2.3 品味美好情感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2.3 品味美好情感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
一、教材分析
《珍惜青春时光》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本单元聚焦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青春”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探讨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情绪情感的管理、异性交往以及性骚扰、性侵害等话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珍惜青春时光,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挑战,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青春岁月增添光彩。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调适,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品味美好情感中,我们不断提升人生境界、陶冶高尚情操。
二、单元目标
(一)政治认同:认同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树立正确的青春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春成长中的引领作用,珍惜青春时光,用行动书写人生的华美篇章。
(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在青春期的道德品质,如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等。引导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把握尺度,遵循道德规范。在了解和管理情绪中,我们学习做情绪和情感的主人。
(三)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我们体会着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对着青春期的烦恼。学会接纳自我,增强自尊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战胜困难中享受人生奋发进取的乐趣。
(四)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提高法治意识,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课时规划
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据,以单元目标为任务驱动,每框均安排一课时教学,共计六课时。本单元课时规划结构图如下所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品味美好情感”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品味美好情感
总议题:做美好情感的体验官
一、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通过积极情感积累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二)道德修养:能辩证地理解消极情感,善于转化消极情感,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三)健全人格:体会美好情感的作用,掌握获取美好情感的途径,体悟生活的美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责任意识:了解情感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体悟生活的美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体会美好情感的作用,掌握获取美好情感的途径,体悟生活的美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难点:能辩证地理解消极情感,善于转化消极情感,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 质疑反馈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和自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和学习困惑,以学定教。并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确定总议题:做美好情感的体验官,子议题一:探寻情感的真谛;子议题二:品悟情感的作用;子议题三:体验丰富的情感。
(二)展学 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请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下面的一个方面,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对亲人的情感:……我对祖国的情感:……我对同学的情感:……我对自然的情感:……我对老师的情感:……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材料,并分享自己对不同人和事物的情感。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品味美好情感。(板书课题:品味美好情感)
(三)议学 合作探究
子议题一:探寻情感的真谛
【议学情境1】请你观察以下不同情境,思考面对这些情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当看到有人遭受欺辱,人们纷纷仗义执言时,我产生了……情感;当独立完成某项任务,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赞赏时,我产生了……情感;当承担责任、接受任务时,我产生了……情感。
【议学任务】学生思考后进行分享,了解情感的复杂多样。
【议学活动】认真观察不同情境,认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情感。
【议学成果】学生能够了解情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能初步了解情感的分类。
【议学小结】教师总结归纳:情感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情感。
【议学情境2】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议学任务】学生分析新闻材料,思考并讨论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议学活动】学生思考:1.看到这则新闻的那一刻,你是什么心情?2.当这种为国家荣誉而开心的情绪不断积累,会成为什么情感?针对2个问题展开独立思考,然后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
【议学成果】学生能够认识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议学小结】教师总结情感的内涵以及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子议题二:品悟情感的作用
【议学情境】材料一:小明非常喜欢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可上课时老师好像很少关注到他,小明一想起这个就感觉心里面空落落的。
材料二:同学们对小明的印象就是“抠门”、“不合群”。某地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小明把自己攒的500元钱捐给了灾区,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小华能这样做,对他指指点点。
材料三:小明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看到春节申遗成功后,他用画笔绘制了“爱我中华”的主题手抄报,并创作了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
【议学任务】学生认真分析案例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议学活动】学生思考:1.材料一中小明的这种感觉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的同学们对小明同学有怎样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说明情感具有怎样的作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派一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议学成果】学生能够认识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议学小结】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在生活中的作用,它反映着我们的态度和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
子议题三:体验丰富的情感
【议学情境1】材料一:小东和班上同学在学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他们在赛场上为班级获得荣誉而欢呼雀跃。
小莹在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上,分享了成长中难忘的故事,情不自禁地对台下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材料二:考试失败的挫败感和学习压力的焦虑感图片
材料三:参加实践活动的图片
【议学任务】学生认真分析情境材料,思考如何品味美好情感。
【议学活动】学生思考:(1)材料一中你如何看待小东和小莹的情感体验?我们怎样才能体验到更丰富的积极情感?(2)我们应如何看待材料二图片中的这些情感?(3)材料三提醒我们还可以怎样品味美好情感?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
【议学成果】学生能够认识品味美好情感的途径。
【议学小结】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并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四)拓学 迁移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学以致用,解释案例现象。随着一首儿歌中的“挖呀挖呀挖”走红,各行各业童心大发,争相改编:一位矿工留言“在深深的矿井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点亮千万家”;中国船舶也加入其中,写道“在海洋的深处挖呀挖呀挖,采集珍贵的科研样品笑开了花”。
思考:儿歌的走红过程说明了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点拨,归纳知识。
(五)践学 知行合一
【学生活动】为父母、老师或朋友策划一次难忘的、愉悦的活动,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策划,并组织分享和交流。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