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地 理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新中国建立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的798 厂房,后逐渐发展成北京朝阳区的艺术地标。下图示意798艺术区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早期,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落户798艺术区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租金 C.技术 D.市场
2.2006年后,798艺术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多元发展 B.政府积极打造 C.包容性增强 D.知名度提高
3.798艺术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丰富文化生活②提供就业机会③提升城市等级 ④优化城市布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流及其交融带位置变化有深刻影响。距今 2000~3000年间,民族交融以东西向为主;距今1000~2000年间,民族交融以南 北向为主。下图为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空间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以东西交融为主的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
A.大力发展牧业 B.开发农耕土地
C.激活农畜贸易 D.推进民族统一
5.推测南北交融期间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特点是
A.持续温暖湿润 B.长期寒冷干旱
C.冷湿、暖干交替 D.暖湿、冷干交替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冻土区,植被以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为主,灌木很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冻土区植被会发生明显的演替,导致蕴藏的大量有机碳以气态形式释放。 据此完成6~7 题。
6.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区植被演替过程最有可能是
A.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沼泽化草甸—高寒荒漠 B.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C.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D.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7.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增温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物种组成会发生明显改变,深根系的禾草增加、浅根系的莎草减少,植被物种的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
A.吸收水分 B.汲取养分 C.抗寒耐碱 D.抵御强风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制造业转移出现新的变化。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制造业转移指数图,纵坐标表示2022年转移指数(正值为转出,负值为转入),横坐标表示2022年与2015年转移指数差值。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我国制造业向境外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成本 B.原料 C.交通 D. 设备
9.与2015年相比,2022年向国内转移且趋势加快的是
A.信息制造业 B.金属制造业 C.食品制造业 D.电子设备制造业
10.我国制造业转移出现的变化,有利于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C.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D.增加行业就业岗位
阿古拉斯洋流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狭窄、迅速而强大。它沿着非洲东海岸大陆架向西南流动,在折返处,流体产生能量强大涡旋,将部分暖咸水释放至大西洋,形成阿古拉斯泄漏;另一部分向东折返,形成阿古拉斯逆流。下图为阿古拉 斯洋流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 形成阿古拉斯洋流狭窄而迅速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信风 B.地转偏向力
C.海底地形 D.密度差异
12. 阿古拉斯泄漏对周边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水温垂直差异变小 B.海气相互作用变弱
C.沿岸地区气候变干 D.浮游生物数量增加
13. 阿古拉斯逆流
A.夏季强 位置偏南 B.冬季强 位置偏北
C.夏季强位置偏北 D.冬季强 位置偏南
海口市(20°N,110°E) 某高中室外篮球场是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主要场所。下面左图为某同学经常练习投篮的球场及投篮点示意图,右图为该球场篮板侧视图,P、Q 分别为某日及半月后正午篮板上沿在球场的投影示意。据此完成14~15题。
14.仅从面向太阳光投篮会降低命中率考虑,国庆期间10:00左右该同学投篮命中率最低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 篮板上沿投影从P 移动到Q 的时间段最可能为
A. 立夏—小满 B. 芒种—夏至
C. 大暑—立秋 D. 白露—秋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束埔寨是临海国家,但港口较少,且港口周围多为山地,经济发展缓慢。2024年8月5日,由中国某公司承建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如图)正式开工。该运河连接金边和白马港,设计总长约180千米,其中约170千米利用现有河道或湖泊。德崇扶南运河将打通湄公河在柬埔寨的出海通道,对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指出我国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个人防范问题。(4分)
(2)说明利用现有河道、湖泊对德崇扶南运河建设开通的益处。(6分)
(3)分析德崇扶南运河的开通对白马港的有利影响。(4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沙尘的强度、持续时间等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
度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4月9日~12日我国华北地区遭受了一场强沙尘暴袭击。下图为2023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状 况图。
(1)分析气候暖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4分)
(2)结合图中天气系统状况,说明此次沙尘天气在华北地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套地区(如图)采取了多项举措。黄河主河道河套平原两侧河滩区禁种玉米、向日葵等高秆作物,改为种植牧草;在黄河边的低洼盐碱地里挖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属海虾),建起连片的虾塘(如图),改善周边农田的土壤环境,实现“以渔治碱”、农作物丰收的目标;河套平原地下水含氟量大,引发多种问题,该地采取多项措施降氟改水,取得明显成效。
(1)说明河滩区进行作物调整的好处。(4分)
(2)结合图示,说出建设虾塘“以渔治碱”的原理。(3分)
(3)从国家安全角度,简述该地区实行降氟改水的现实意义。(6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当丘间地有水或其他液态物质渗入沙丘底部,沙丘中上部的松散沉积物被风蚀,底部残留硬化的外壳就形成了流水型遗迹沙丘。
某研学小组来到河西走廊黑山北麓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地多新月形沙丘且有典型的流水型遗迹沙丘。研学小组根据遗迹沙丘形态、剖面构造以及沙丘基部的积水现象,推断遗迹沙丘是掩埋新月形沙丘背风坡而成。下图示意该地多期流水遗迹沙丘形成过程。
活动1 研学小组选取其中一处流水遗迹沙丘进行剖面构造研究,发现遗迹沙丘构造层理明显,主要由黏土层、风沙层组成。
(1)分别指出形成遗迹沙丘中黏土层、风沙层的地质作用。(2分)
活动2 研学小组查资料得知,地形、暂时性河流流向和沙丘走向的合理关系是形成流水型遗迹沙丘的关键因素。
(2)分析黑山北麓易形成流水型遗迹沙丘的原因。(6分)
活动3 研学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研讨了多期流水型遗迹沙丘的形成过程。
(3)试阐述多期流水型遗迹沙丘的形成过程。(8分)
2025 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D D A A D C C D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
(1)气候湿热,注意防中暑、晒伤;防蚊虫叮咬、疫病等。(4 分)
(2)减少施工量,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成本;利用现有水域,减少运河建设对 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现有河湖为运河开通提供水源。(6 分)
(3)实现河海联运,促进白马港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扩大经济腹地范围, 促进白马港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资金、科技、人才汇集,有利于提升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任答两点得 4 分)
17.(12 分)
(1)地表温度偏高,土壤失墒严重,沙砾干燥松散;降水偏少,植被稀疏(尚 未返青),加之蒸发旺盛,地表物质容易被扰动。(4 分)
(2)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强风携带部分沿途沙源影响我国;蒙古气旋势力强, 涡旋扰动沙尘上升高度大;冷锋处气压差大,大风扬沙作用强;东海反气旋西部 盛行偏南风,沙尘向北回流,华北沙尘天气持续时间长。(8 分)
18.(13 分)
(1)种植高秆作物会阻塞水流,改种牧草有利于行洪安全;牧草可以作为饲料, 促进畜牧业发展。(4 分)
(2)开挖虾塘后,土壤盐分随水汇聚到池塘(1 分),台田土壤盐分下降(1 分), 台田地下水位下降,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1 分)。
(3)改善地下水水质,保障用水安全;减轻土壤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 障生态安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6 分)
19.(16 分)
(1)黏土层:流水沉积(1 分) 风沙层:风力沉积(1 分)
(2)黑山北麓南高北低,暂时性河流向北流;山麓边缘地带多新月形沙丘,沙 丘背风侧面向来水方向,易拦截流水;新月形沙丘背风坡为天然凹槽,容易集水。 (6 分)
(3)枯水期,新月形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向干涸河床移动;丰水期,流水携带泥 沙在沙丘背风坡汇集;当水体蒸发消散后,沙丘前移,底部残留硬化外壳出露地 表形成遗迹沙丘;枯水期—丰水期交替出现,形成多期流水型遗迹沙丘景观。(8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