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古诗欣赏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诗欣赏江南春绝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诗欣赏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初读古诗晚春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学习目标1、诵读: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晚春景象,能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并体会诗人的惜春之情。3、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进而联想珍惜到自身的时光。4、由本诗加以拓展,积累同类题材的古诗,加深对国学的积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韩文公写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组诗中的第三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官拜中书令。再读古诗晚春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诗歌赏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诗歌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榆荚杨花虽缺乏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自卑,而是为晚春竭尽所能的添景,展示自己独特之美。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全诗借景抒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主旨归纳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暮春的繁丽景色。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应有的价值。惜时、努力、放弃个人自卑感,展示自我风采。拓展欣赏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作鉴赏1.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写作鉴赏2.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写作鉴赏3.熔景于理 努力进取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用“惟解”一词来揭示杨花的心态,诙谐的调侃之中不乏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年近半百的诗人回首自己的人生旅程,感慨时光流逝之无情,自勉要惜时勤学,更具有催人奋进的强劲力量。诗歌启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时节?( )A.暮春 B.仲夏 C.深秋 D.寒冬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当堂练习当堂练习解释词语才思:才气、才情。惟:只。解:懂得,知道。当堂练习3、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草木留春,万紫千红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当堂练习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7、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颜色艳丽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添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当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