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开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根据地质学和化石证据推断,人类的祖先是A. 森林古猿 B. 现代类人猿 C. 黑猩猩 D. 长臂猿2.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我”指的是精子 B. “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3.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④性意识开始萌动 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4. 如表列出了甲、乙、丙、丁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食物 糖 类(克) 脂 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毫克) 维生素C(毫克) 维生素D(毫克)甲 50 7 13 40 0 0乙 45 3 10 0 5 45丙 18 3 6 3 230 0丁 1 90 8 10 1 6A. 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甲B. 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乙C. 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食物是丙D. 能提供最多能量的食物是丁5.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设计如下表。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试管 加入物质 放置环境 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1 淀粉糊、2mL清水 37℃、10分钟 2滴2 淀粉糊、2mL唾液 37℃、10分钟 2滴3 淀粉糊、2mL清水 90℃、10分钟 2滴 变蓝4 淀粉糊、2mL唾液 90℃、10分钟 2滴 变蓝A. 试管1、4可作为对照 B. 1号试管淀粉糊变蓝、2号试管淀粉糊不变蓝色C. 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 D. 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6. 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 在②中开始消化蛋白质C. ③能分泌消化液,可将脂肪进一步消化D. ④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7. 酶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如图为科学家们所做的有关酶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斯帕兰札尼分离出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B. 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了酶是一种无生命的化学物质C. 科学家们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 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种成分为蛋白质的酶,实验过程还在进一步完善修正中8. 为了探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某同学做了个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如下,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D向下时,表示呼气过程 B. 图甲中玻璃罩模拟的是胸廓C. 图乙AC段代表呼气的过程 D. 图乙中的D点,膈肌是收缩状态9. 血液通过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的含量发生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氧气含量、横坐标表示由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表示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10.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人工肺,是一种为患者进行体外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时,先用导管1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装置后,血液经导管2回到人体的动脉(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合器”可为患者直接提供能量B. “恒温器”可为患者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C. “导管2”中流动是颜色暗红的静脉血D. “氧合器”可增加血液中氧气量和排出二氧化碳11. 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有。“-”表示无),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甲 + - -乙 + + -丙 + + +A. 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B. 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C.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D.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12.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不少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更好的了解身体状况,有效预防疾病,正确的是( )A. 血常规化验单中显示白细胞数量偏高,身体可能有炎症B. 血常规检查时,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血小板C. 手臂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血管是毛细血管D. 尿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球病变13. 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看到了饭菜的颜色,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B. 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C. 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内耳,在耳蜗内产生听觉D. 患真性近视时,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清晰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14.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影响,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B.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C. 腰部脊髓受损的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症状,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D.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15. 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加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 B.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C. 大量使用地膜和化肥以提高产量 D.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 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_______内被消化(填代号)。(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_____层食物(填代号)。(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4)图2中,[④]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有利于_______。1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中毒而死亡。肾衰竭患者可使用人工肾脏,通常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材料二:1954年,美国医学家默里首次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除肾移植外,心脏、肝等器官的移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患者通过他人捐献的器官获得了新生。我国的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74年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1978年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1)材料一说明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以形成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内废物。除排尿之外,人体排泄的途径还有出汗和______。(2)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和______的平衡及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但排尿却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能______。(3)结合材料二,肾衰竭患者可通过肾移植手术获得新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4)若某人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则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18.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如果火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手指无意间碰到燃烧的蜡烛,手会迅速缩回,该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2)当[4]____受到损伤时,[1]受到刺激后,_____(填“有”或“无”)感觉;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缩手反射。(3)某同学身体不舒服,需要抽血化验,锋利的针头让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随时准备逃跑,这是对疼痛的恐惧情绪引起_______分泌增加的结果。但当针头刺手指时,该同学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还受到_______的控制。19. 假期结束,小黄同学感到身心疲惫、腹胀恶心。经诊断,这是“假期综合征”。“假期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睡眠不足,加之假期饮食不规律、不节制,久坐不动。下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使[A]____(填器官名称)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导致身心疲惫。(2)正常情况下,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输送到心脏后,再经____(填“静脉”或“动脉”)运送到身体各处。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可影响[C]____(填器官名称)的正常蠕动,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恶心。(3)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B]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样的结构有利于______。适当运动可以加快氧气在体内的运输,细胞利用更多氧气分解有机物(如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_,恢复体力。(4)《黄帝内经》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健康观。为了预防“假期综合征”,我们可以____(答出一点即可)。20.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现象经常发生,这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废药品(过期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与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组别 项目 1 2 3溶液种类 浓度为5%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浓度为1%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清水溶液用量 2mL 2mL 2mL种子数量 10粒 10粒 ①温度 25℃ 25℃ ②种子萌发率 10% 50% ?(1)对本实验作出假设_______。(2)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增设了第3组,作为_______组。请补齐表格中的数据。①:_______,②:_______。(3)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除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_______。(4)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该实验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2024年秋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开学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淀粉(或糖类) ②. ②⑦(2)D (3)蛋白质(4)肝脏 (5)消化和吸收【17题答案】【答案】(1)呼气 (2) ①. 水 ②. 无机盐 ③. 暂时贮存尿液(3)肾单位 (4)肾小球【18题答案】【答案】(1)脊髓 (2) ①. 传出神经 ②. 有 ③. 不会(3) ①. 肾上腺素 ②. 大脑##大脑皮层【19题答案】【答案】(1)大脑 (2) ①. 动脉 ②. 胃(3) ①. 气体交换 ②. 能量(4)规律饮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按时作息##少使用电子设备【20题答案】【答案】(1)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2) ①. 对照 ②. 10粒 ③. 25℃(3)相同而且适宜 (4)过期药品不能随意丢弃,要做好过期药品的回收(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