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1分)
1. 默写古诗文。
(1)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6)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勾勒了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早春图景;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忠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它如一股ruì bù kě dāng的风暴,席卷全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的洪流________般冲击着旧有的观念和模式,让我们不得不重
新审视这个世界。然而,正是这样的变革,带来了无数的创新科技。那些互联网先驱们,以xiāo sǎ的态度、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用________的哲理唤醒我们,引领着我们走向未知的未来。他们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经验,________并启迪后来者,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惑中看到希望。
在这个时代,使我们不仅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互联网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zhōu jì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ruì bù kě dāng( ) (2)xiāo sǎ( ) (3)zhōu jì( )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永垂不朽 震耳欲聋 教正 B. 摧枯拉朽 振聋发聩 教正
C. 永垂不朽 震耳欲聋 教诲 D. 摧枯拉朽 振聋发聩 教诲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个时代,使我们不仅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B. 在这个时代,我们因为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所以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C. 在这个时代,不仅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D.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庆中学开展“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5. “信,诚也。”金文中的“信”从“人”从“口”,发展到小篆、隶书阶段,“口”变为“言”。辨析字形可以看出“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6. 学校正在推动贫困生资助工作,你的同桌小杰家庭优越,却要申请贫困资助,还在申请书里隐瞒了实际情况,你会如何委婉地提醒他?(要求引用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49分)
(一)(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则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循岩隙攀跻而上,几至幔亭之顶,以路塞而止。返至三姑峰麓,绕出其后,复从旧路下,至前所瞰突泉处。从此越岭即水帘洞路从此而下即突泉壁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B. 泰然自若/飞流汩然下泻
C. 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非亭午夜分
D 哀转久绝/会当凌绝顶
8. 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俯瞰其下,亦有危壁。
9.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从此越岭即水帘洞路从此而下即突泉壁也
10. 甲、乙两文都写了山、水,两文的山、水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1. 《三峡》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猿鸣”,请结合原文,说说“猿鸣”在两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11月1至5日,以“品味佛山·秋醉岭南”为主题的“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举办。时隔三年,佛山秋色巡游再次重启,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以现代化手段活化传统民俗活动。
作为佛山人民以“庆丰收”为主题的综合性大型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佛山秋色始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流传五百多年。2023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增强市民群众的参与度,活动包括“食·非遗”美食展、祖庙秋祭、乡饮酒礼、秋色赛会、秋色巡游、“听见·非遗”音乐会、新疆伽师县艺术团专场演出七大板块。
材料二:
挽莲舟以入画,种种戏技,无虑数十队。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
(摘录自乾隆版《佛山忠义乡志》)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佛山手工业和商业受到重创,佛山秋色的辉煌也已不再。虽然其间也举行了几次秋色巡游,如1931年、1932年、1945年,但其规模、节目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大不如前,秋色习俗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摘录自李小艳《话说佛山秋色》)
材料四:
秋色赛会作为佛山民间自发举行的民俗活动形式,远比元宵灯节更受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元宵灯节是由中原流传过来,而庆贺丰收的习俗则是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精神愿望的载体。
秋色灯作为佛山民俗文化艺术的表现形态和载体,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演进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反过来又形成新的民俗文化的载体。不论秋色灯的艺术形态和内容如何变更,为祈求来年富余丰收、风调雨顺的秋色文化根源却一直是佛山秋色灯的文化本源。
佛山远离中原地区,没有过多的奢华之气。艺人大多来自民间市井,在制作秋色灯时,多选用身边随处可见的原材料。佛山秋色灯材质的选用范围极为广阔:竹篾、丝绸、明纱、绸布、玉佩、彩珠、丝穗、色纸、玻璃、璎珞以及现代的铁线、塑料、玻璃纸、化纤、油布、仿金属材质等。除了这些常见的装饰材料,艺人们还将许多意想不到的材质利用起来,例如生活废弃物或农副产品原材料,边角废料都可以变废为宝,制作得精美绝伦,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如用豆子做的八宝灯、用鱼鳞做的鱼鳞灯、用刨花片做的刨花灯、用鸡蛋壳做的卵壳灯等都充满了民间文化自娱自乐的色彩。
佛山秋色灯作为岭南民间工艺的精髓,数百年传承发展至今,其表现形式变化万千,更巧妙地运用佛山剪纸的色彩强烈、装饰性强、金碧辉煌、清新雅致的特点,将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结合,不仅创作出典雅美观的佛山剪纸灯,而且广泛运用到各类灯饰的装饰上,使佛山秋色灯更加艳丽辉煌、玲珑精巧,更具有地方特色。
(摘录自郑媛《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佛山秋色灯研究》)
12. 请为材料一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13.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色巡游是佛山独特、以“庆丰收”为主题的民俗活动,始于明朝,历史悠久。
B. 材料二对巡游场面的描写,反映出了佛山以赛会形式出现的秋色习俗盛况空前。
C. 鸦片战争后,佛山秋色巡游辉煌不再,根本原因是佛山手工业和商业遭到重创。
D. 秋色灯制作讲究精美绝伦、奢华艳丽,材质选用极其讲究,具有本土地方特色。
14. 小语邀请你和小文一起去秋色巡游现场观赏秋色灯。但小文却表示对秋色灯不感兴趣。请你结合材料四,向小文推荐秋色灯的“看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时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家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祥瑞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获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密切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愿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真,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常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劝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迫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细致看了看,确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不自胜,似乎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最终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旧难受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一般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最终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便利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始终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肯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暖和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15. 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图,请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6. “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写出来。
17. 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2)一种暖和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18. 结尾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19. “圆月”寓意合家团聚,“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四)整本书阅读。(6分)
20. 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伟人和英雄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B. 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语言——《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
C. 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组散文——读《朝花夕拾》有感
D. 博学多才、冲动鲁莽的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探究
21. 有同学发现,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通过称呼传递人物或群体的精神与信仰;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对昆虫的花样称呼背后体现了哲学家的思想、美术家的审美和文学家的文笔。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中任选一个称呼,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该称呼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雄伟壮观的山脉、泠泠作响的溪流是风景;车水马龙的城市、静谧祥和的乡村是风景;辛勤劳作的双手、无私奉献的背影是风景……有哪处风景曾进入了你的视野,触动过你的心灵呢?
请以“触动心灵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说明: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1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 犹有竟时 ②. 惊起沙禽掠岸飞 ③. 剧哉边海民 ④. 寄身于草野 ⑤.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⑥. 蝉则千转不穷 ⑦. 大漠孤烟直 ⑧. 长河落日圆 ⑨.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⑩.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2~4题答案】
【答案】2. ①. 锐不可当 ②. 潇洒 ③. 周济 3. D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语言真实;
6. 示例:小杰,你好!孔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品质,不能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就放弃诚信,要坚守住诚信的底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你还是把机会留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吧!
二、阅读(49分)
(一)(18分)
【7~11题答案】
【答案】7. B 8.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俯瞰流水崖壁,也有高耸的岩壁。
9. 从此越岭/即水帘洞路/从此而下/即突泉壁也
10. 山:高耸。如:从甲文中的“绝 ”可见山高;从乙文中的“亦有危壁”“曲直高下,随岩宛转”等皆可看出其高峻。水:湍急。如:从甲文中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见水流速快:从乙文中的“飞流汩然下泻”也可见其快。
11. 《三峡》的“猿鸣”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氛围。《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鸣”渲染了山中晨间热闹欢快的气氛,同时衬托出了山间的静谧,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热爱之情。
【12~14题答案】
【答案】12. 示例一: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举办
理由:标题简洁明了,概括了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示例二:时隔三年,佛山秋色巡游再度启动
理由:标题突出了本届秋色巡游活动的重要意义。 13. D
14. ①秋色灯的文化本源是祈求来年富余丰收风调雨顺;②佛山秋色灯材质的选用范围极为广阔,多选用身边随处可见的原材料,且善于变废为宝;③灯饰制作得精美绝伦,浑然天成;④将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结合,创作出典雅美观的佛山剪纸灯。
【15~19题答案】
【答案】15. (1)捅燕巢(2)第二年春天;(3)新燕来
16. 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新奇;其次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不自胜;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最终得到缓解。
17. (1)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放下”“打开”“扛”“推开”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父亲临出门时特地为燕子留通道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对燕子回家的期盼。
(2)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种暖和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改变。
示例二: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改变。
18. 内容
上,示意了父亲对燕子回来的期盼,对家和家人的呵护,以及对美妙生活的追求这一主题;结构上,照应标题和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19. 示例:文章中有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儿歌“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内容上多次出现“春天”、“燕子是念家的”,所以,我认为燕子有恋家、爱家、勤劳持家及春天使者等寓意。
(四)整本书阅读。(6分)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示例1: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徐海东“红色窑工”的称呼。徐海东被称为“窑工”是因为他曾是一名窑厂的优秀工人,并且做工速度在全国遥遥领先;被称为“红色窑工”是因为他后来投军从戎,是党进行革命的得力干将,且忠于革命、忠于党,所以称为“红色窑工”。
示例2: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伙夫头”的称呼。朱德被称为“伙夫头”首先是因为他不注重外表,穿着打扮随意,且从事各项农活等重活累活,看起来不像将军,倒像是烧火的“伙夫头”;其次是因为该称呼体现了朱德平易近人、亲切待人的性格,广受群众喜爱认可。
示例3:我选择《昆虫记》中蟋蟀“昆虫界的歌唱家”的称呼。该称呼一方面表现了蟋蟀擅长发出优美清亮的声音,另一方面流露出法布尔对蟋蟀悦耳动听的叫声的喜爱和赞美,包含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示例4:我选择《昆虫记》中螳螂“完美的捕食者”的称呼。该称呼一方面说明螳螂捕食本领非常高明,另一方面法布尔用拟人化的手法,流露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作文(50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触动我心灵的风景
夕阳西下,鸟雀归家,太阳把整个天空烧得通红,原本金色的沙滩,抹上了一层薄薄的腮红。
我立在甲板上,海风迎面扑来,海浪拍打着沙滩,这一切都让我陶醉。在寒冬来临之前,信天翁必须学会飞行。瞧!它们开始试飞了,一只只信天翁拍打着自己大而有力的翅膀,努力尝试。终于,一只信天翁飞了起来,第一次试飞,没有掌握好平衡,它像断了线的风筝掉了下来,落在海上。
它正想休息一会儿,一只鲨鱼游了过来,咬住了信天翁的翅膀,在这个濒临死亡之际,信天翁开始挣扎,可是没过多久,信天翁就被咬死了,羽毛松散,附近的海面被染成了红色,与天空的晚霞融为一体,像一张红色的水粉画。但,试飞并没有停止。经过前面几只信天翁的教训,信天翁群试飞开始慢慢地熟练,越来越多的信天翁飞上了天空。而失败的信天翁则成为了鲨鱼的口中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的信天翁越来越少,鲨鱼们看着没有机会了,也渐渐向大海深处游去。渐渐地随着信天翁成功飞上天,海洋的红色也渐渐变回了原来那纯净的蓝色。
太阳落下了地平线,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不远处,会传来信天翁胜利的鸣叫。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信天翁的翅膀大而宽,离开陆地要拍打好几下,显得十分笨拙,麻雀身体轻捷,十分敏捷,一两下就可以飞向天空,但是真正能飞过大洋的,只有信天翁。”信天翁虽然天资不怎么好,但是它凭借惊人的毅力和努力,最终飞上了那令其神往的天空。
一只只信天翁拍打着翅膀,欢呼雀跃地飞向天空,这一幕,成为了我心底一道风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