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5章 生物技术(B卷能力提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单元双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酒曲中的微生物利用蒸熟糯米中的有机物来生活,这一方式属于(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自养2.酸萝卜是一种腌制食品,酸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制作酸萝卜利用了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3.发酵是世界上制作和保存食物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之一。以下调味品利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酱油 B.辣椒油 C.花生油 D.芝麻油4.下面是某同学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密封瓶口②牛奶煮沸后冷却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④②⑤①④D.②④③⑤①5.小红同学经常帮妈妈蒸馒头、制作酸奶和泡菜等。下列是她的几点收获,其中错误的是( )A.腌制泡菜时要将坛子密封B.制作酸奶前要将器皿煮沸C.三种食品的制作都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D.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6.倒啤酒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A.倒酒速度过快,瓶子中的空气来不及排出B.啤酒的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的发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啤酒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产生的酸性气体D.生产啤酒时充入的防腐气体7.人们常用泡菜坛(图1)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B.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D.亚硝酸盐含量第3天后减少与乳酸的增加有关8.生活中,制作泡菜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B.造成缺氧环境,抑刺醋酸菌发酵C.阻止尘埃、细菌进入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9.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制作酸奶时,在新鲜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并煮沸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立即加入乳酸菌并密封B. 立即加入乳酸菌不密封C. 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并密封D. 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不密封10.酸奶、面包、陈醋、泡菜等食品要用到不同的微生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B.面包制作时,利用了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变得膨大松软C.醋酸杆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11.在做馒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有细胞核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12.科学家将某些深海鱼的抗寒基因注入西红柿、草莓等植物细胞中,培育出抵御寒冷的植物新品种:科学家还将沙漠植物的耐旱基因转入某些不耐旱的农作物中,使其在遭受旱灾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地生长;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创造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从而减少使用传统的化学杀虫剂。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能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作物新品种B.转基因技术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C.转基因技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D.转基因技术能培育抵抗所有病害的家禽1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嫁接与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相同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无法生存D.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用来酿制红酒、白酒、黄酒等产品14.研究者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特性的棉花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研究使用了转基因技术,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B.这段DNA只存在于棉花的体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子代C.转基因棉花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D.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质15.乳酸菌是乳酸的传统生产菌,但耐酸能力较差,酵母菌耐酸能力较强,但不产生乳酸。科研人员将乳酸菌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导入酵母菌,获得了能产生乳酸的工程菌株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工程菌株S能产生乳酸的特性是不可以遗传的C.乳酸脱氢酶基因是乳酸菌能够生成乳酸的关键基因D.工程菌株S的成功获得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6.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或原理,搭配正确的是( )A.将拟蝴蝶鱼基因植入番茄体内获得抗冻番茄——转基因技术B.试管婴儿的诞生——无性生殖C.制作酸奶——酵母菌的发酵技术D.蟹爪兰在仙人掌上开花——插技术17.2022年6月,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中国诞生。克隆北极狼的供核体细胞来自一只北极狼的皮肤样本,无核卵细胞来自一只普通母犬,代孕母体则是另一只比格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使用了克隆技术B.克隆北极狼与普通母犬长得最像C.比格犬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D.这个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18.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实例是( )A.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奶牛B.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细胞内C.夏天人们自制酒酿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蝴蝶兰19.切开的苹果很快就会发黄氧化,为此,科学家将抗氧化基因导入苹果中,得到了抗氧化的“北极苹果”下列关于“北极苹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抗氧化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B.抗氧化基因控制抗氧化性状C.抗氧化性状可以遗传给子代D.抗氧化基因的导入改变了苹果的遗传物质20.现代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治疗复合免疫缺陷综合征B.生物技术应用于武器制造,将给人类带来灾难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以作为克隆的材料D.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还未解决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21.(10分)如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培育荧光猪的示意图,荧光猪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简称,这种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请回答下列问题。(1)荧光猪诞生的过程,用到的两种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项研究中,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这种性状是由______控制的,这种性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原因是______。(3)如果甲猪毛色为灰色,乙猪毛色为白色,丙猪毛色为黑色,则荧光猪的毛色应和________猪一样。(4)荧光猪的生殖过程属于_____生殖,外源基因为________。22.(10分)学校组织的食品制作比赛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豆浆、苹果醋、酸奶、腐乳、泡菜。小明制作了一份甜酒,他的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将浸泡好的糯米蒸成糯米饭。②冷却糯米饭至微热→添加酒曲→搅拌均匀→压实米饭→在米饭中间挖个凹坑→加入少量凉开水。③将容器盖好置于温暖的地方。(1)同学们制作的______(填食品名称)无需发酵,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此微生物没有_____。(2)制作甜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容器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此推测步骤②将米饭压实、③将容器盖好的原因是_____。(4)小明制作的甜酒颜色微红,有酸味,这很可能是因为_____。(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用于制作食品外_____(试举一例)。23.(10分)2017年12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其培养过程及它们的发育过程如下图。请分析作答。(1)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与正常猴的区别在于它们不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它们的长相与图中_________(填“A”或“B”)猴最为相像,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贮存在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它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2)图中过程②表示细胞的___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3)科研人员在进行细胞核提取和注射的过程时,需要在_________(选填“清水”或“生理盐水”)的环境下进行。(4)图中结构层次中,“中中”和“华华”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24.(10分)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①称取等量白菜4份;②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③加入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④每天测量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别,目的是___________。(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4)据图中数据分析,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_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泡菜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0分)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根毫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许多小孙悟空。这一神话终于在孙悟空的家乡——中国“实现”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几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博士后刘真等科研人员,提取了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21只代孕母猴中的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了两只健康的猴子。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如图为“中中”和“华华”诞生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中中”和“华华”的长相与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猴最为相像,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贮存在___________中。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__技术(选填:发酵、转基因、克隆)(2)组成“中中”和“华华”的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3)“中中”“华华”与正常猴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由___________发育来的。(4)动物的克隆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否进行人的克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泡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团圆饭增加一道美味,因此同学们开展“制作安全又美味的白萝卜泡菜”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泡菜制作①腌制时,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选填“乳酸菌”或“酵母菌”),将白萝卜装入后要拧紧瓶盖,说明该微生物的发酵需要___________(选填“无氧”或“有氧”)条件。②制作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_(多选)。A.开水冲洗发酵瓶B.将调味料汁煮沸C.加入一定量食盐(2)任务二:安全检测据图2可知,随着发酵天数增加,不同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___________趋势,且盐浓度越高。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越晚,发酵一周后,盐浓度为___________%的泡菜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3)任务三:品质评价发酵结束后,同学们对泡菜进行了品鉴,你认为最佳的发酵盐浓度及理由是。感官评价。盐浓度 脆度 风味 色泽4% 9.3 9.5 8.96% 9.3 9.3 9.08% 9.2 9.0 9.4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A错误。B.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为腐生。因此,酒曲中的微生物利用蒸熟糯米中的有机物来生活,这一方式属于腐生,B正确。C.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营养方式是自养,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酸萝卜的制作利用发酵技术使萝卜酸脆可口。 故选:C。3.答案:A解析:A.酱油是霉菌发酵而成的,运用了发酵技术,A正确。BCD.辣椒油、花生油、芝麻油,是不需要发酵技术,BCD错误。故选:A。4.答案:A解析: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酸奶的操作顺序依次是:⑤将容器清洗并煮沸消毒,②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④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①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③最后在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故正确的顺序是:⑤②④①③。故选:A。5.答案:C解析:A.腌制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的条件,所以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A正确。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目的是杀菌,B正确。C.做馒头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腌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属于细菌,C错误。D.发面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D正确。故选C6.答案:B解析: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倒啤酒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故选:B。7.答案:D解析: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氧条件,A错误;BD.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在开始腌制泡菜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有所下降,B错误,D正确;C.在腌制过程中的第3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后的第10天比较好,C错误。故选:D。8.答案:D解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C解析: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因此牛奶煮沸后不能立即加入乳酸菌,否则会杀死菌种,A、B错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其生长和繁殖不需要氧气,故加入乳酸菌后应该密封,D错误。10.答案:D解析:A.制作酸奶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可以把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高温杀死其中的杂菌,A正确。B.制作面包时要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发酵,能够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松软膨大,B正确。C.酿造醋要用到醋酸杆菌,醋酸杆菌能够把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醋酸,C正确。D.制作泡菜用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营造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错误。故选D。11.答案:D解析: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C~5°C),由于低温影响了它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酵母菌体内的酶活性低,面团不能发酵,但是酵母菌并没有被冻死,错误。故选:D。12.答案:D解析:转基因技术并不能培育抵抗所有病害的家禽,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13.答案:C解析:A、嫁接与克隆羊多莉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A正确。B、抗虫棉运用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DNA在体外与载体DNA结合,成为重组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的活细胞并进行纯化,它的种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B正确。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繁殖速度慢主要是防止腐烂,C错误。D、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用来酿制红酒、白酒、黄酒等产品,D正确。故选:C。14.答案:B解析:含有拟南芥DNA分子片段的棉花受精卵,会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直到发育成熟个体。这段DNA不仅只存在于棉花的体细胞中,也能遗传给子代,B错误。15.答案:B解析:乳酸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生物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非自身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同样可以表现其所控制的性状,并能够遗传给后代,B错误。将乳酸菌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导入酵母菌后,原本不能产乳酸的酵母菌能产生乳酸了,由此可见乳酸脱氢酶基因是乳酸菌能够生成乳酸的关键基因,C正确。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其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16.答案:A解析: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拟“蝴蝶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A正确。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了体外受精,体内发育的原理,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制作酸奶用到乳酸菌,C错误。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故蟹爪兰在仙人掌上开花,属于嫁接技术,D错误。17.答案:B解析:从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中国诞生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使用了克隆技术,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克隆北极狼的供核体细胞来自一只北极狼的皮肤样本,因此克隆北极狼与北极狼长得最像,这个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B错误,D正确;代孕母体是另一只比格犬,比格犬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C正确。18.答案:C解析:A.克隆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而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B.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细胞内利用的是基因工程中的转基因技术,这属于现代生物技术,故B不符合题意。C.酿酒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夏天百姓自制酒酿,这属于日常生物发酵技术,故C符合题意。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蝴蝶兰,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这属于现代生物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答案:A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故选A。20.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可以作为克隆的材料,C错误。21.答案:(1)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2)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能;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3)乙(4)无性;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解析:(1)题图中将乙猪的体细胞取核植入甲猪的去核卵细胞中,培育成胚胎,将胚胎植入丙猪,分娩产出荧光猪,利用了克隆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注入乙猪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利用了转基因技术。(2)普通猪在紫外光下不能发出绿色荧光,而注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猪在紫外光下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这种性状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这种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因为其遗传物质已经发生了变化。(3)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荧光猪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乙猪,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白色,与乙猪一样。(4)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由题图可知,转入的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即外源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22.答案:(1)豆浆;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3)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的环境(4)酿造过程受到了杂菌污染(5)抗生素的获取与使用(产生清洁能源;污水净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等等)解析:(1)同学们制作的豆浆无需发酵。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但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区域,称为拟核。(2)制作甜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较多的能量;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步骤②将米饭压实、③将容器盖好,从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含量变化图可以推测,这样做是为了创造无氧环境。因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才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含量逐渐上升;同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也会产生,其含量也在增加;而氧气含量则逐渐减少,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消耗了氧气。(4)小明制作的甜酒颜色微红,有酸味,这很可能是因为甜酒被其他杂菌污染。例如,一些能产生红色素的细菌或霉菌污染了甜酒,导致颜色变化;而有酸味可能是因为混入了醋酸菌,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酒精氧化为醋酸,从而使甜酒产生酸味。(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用于制作食品外,细菌和真菌还可用于制作药品,如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此外,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应用,如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污水等。23.答案:(1)受精卵;A;细胞核(2)分化组织(3)生理盐水(4)丙解析:(1)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结合题图可知,“中中”和“华华”的出生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长相与图中A猴最为相像,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它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功能。(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可见,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3)生理盐水是动物体的等渗溶液,生理盐水的环境下进行可以避免细胞吸水胀破。(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图中结构层次中,“中中”和“华华”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丙系统。24.答案:(1)乳酸菌(2)对照(3)先增加后减少(4)减弱(5)食醋浓度控制在0.6%左右,并在第9天后食用泡菜解析:(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将糖类转化为乳酸,从而产生泡菜特有的风味。(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别,目的是作为对照组,以确定食醋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比较有食醋和无食醋组别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醋的作用。(3)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食醋浓度如何,亚硝酸盐含量在泡菜制作的前几天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又开始下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随着食醋浓度的变化而不同。当未添加食醋(0%)或食醋浓度过高(0.9%)时,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作用减弱,中等浓度(如0.6%)时抑制效果较好,说明过高或过低的食醋浓度对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均会减弱。(5)实验数据显示,在0.6%浓度的食醋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且随时间推移先增加后减少。因此,控制食醋浓度为0.6%可以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另外,到第9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降低至0,食用更加安全。25.答案:(1)A;细胞核;克隆(2)细胞壁和液泡(3)受精卵(4)不能;从伦理、社会稳定、法律、技术等方面回答其中一点即可解析:(1)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中中”和“华华”的长相与图中A猴最为相像,原因是A猴提供了细胞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由“科研人员,提取了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以及“中中“和“华华”诞生的过程示意图可知,产生“中中”和“华华”的过程属于克隆技术。(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组成“中中”和“华华”的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3)有性生殖的后代,其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克隆动物发育的起点是融合细胞;因此,“中中”“华华”与正常猴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4)虽然从技术角度看,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证明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哺乳动物身上可以实现,“中中”和华华”的诞生也证明现有技术可以克隆灵长类动物,但应用到人类身上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不能进行人的克隆。从伦理道德层面讲,克隆人可能会导致人的工具化和商品化。克隆人会使人类的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生育过程,这可能改变人们对生命神圣性和人类尊严的看法。而且,克隆人会引发身份认同的困惑,比如克隆出来的个体和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界定。从社会层面看,克隆人可能会对现有的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会被打乱,社会秩序可能出现混乱。从法律层面来看,克隆人的人权和法律地位难以界定,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该如何认定,同样存在争议。从技术层面来讲,目前克隆技术还存在很多风险。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诸如早衰、免疫功能缺陷等健康问题。如果用于克隆人,会对克隆个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从生物进化层面来看,有性生殖的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信息,在子代中双亲的遗传物质得到了重新组合,从而大大增加了生物变异,增加了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也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克隆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克隆人与亲代相比,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因而降低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如果克隆人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6.答案:(1)①乳酸菌;无氧②ABC(2)先上升后下降;8(3)制作泡菜时最佳的发酵盐浓度为4%,依据是使用4%盐浓度制作的泡菜,风味最佳,且感官评价平均分最高解析:(1)①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发酵瓶的密封十分重要。可见,将白萝卜装入后要拧紧瓶盖,说明该微生物的发酵需要无氧条件。②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煮料汁和加入食盐都具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杂菌污染。可见,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abe。(2)结合题图2可知,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1→12天),不同盐浓度(4%、6%、8%)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且盐浓度越高(4%→6%→8%),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越晚(4天→5天→6天)。根据资料卡,国家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0mg/kg。从图2可以看出,发酵一周后,盐浓度为8%的泡菜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盐浓度为4%时,泡菜的脆度、风味的感官评价都最高,色泽感官评价也和6%时相差不大,这说明白萝卜泡菜最佳的发酵盐浓度为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