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4 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4 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大家看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吗?它是在刘慈欣作品的基础构思下重新编写的新故事,全人类带着地球一起逃难,很好地展现了人类共同面对灾难时的舍生忘死、勇于奋斗的精神。《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电影辉煌的里程碑。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带上她的眼睛》,一起走进另一个科幻的世界。
素养目标
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把握故事内容。
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3.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1
基础梳理
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山西阳泉人,是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目前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
作者简介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背景链接
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他认为科幻小说应以创意见长,在这种思想下,他创作了《带上她的眼睛》。原文于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当年第10期上,并荣获1999年度“银河奖”一等奖。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
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
定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该类文学作品主要以虚构的形式,描绘了科学或技术的想象对社会和个人所带来的影响。
特点:以幻想的手法展现人类在未来的物质文明、精神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前景,内容融合了科学事实与预见、想象。
三要素:“科学”“幻想”和“小说”。
字词积累
点缀( ) 压抑( ) 蔚蓝( )
合拢( ) 迟钝( ) 闲暇( )
吟唱( ) 心有灵犀( ) 草籽( )
高频( ) 覆盖( ) 孤零零( )
蒙眬( ) 凸现( ) 铁镍( )
zhuì

wèi
lǒnɡ
xiá
dùn

yín

pín

línɡ
lónɡ

niè
字词积累
不期而至
多愁善感
心有灵犀
吝啬
气势磅礴
迄今为止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保守,保住使不失去;过分爱惜己之财物,当用而不用。
形容气势雄伟。
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
02
整体阅读
梳理思路

接受度假任务
带上她的眼睛度假
得知她被困地心
被她的精神感动
明线
梳理思路

暗线
困于
地心
与“我”旅行
坚持
工作
整体感知
“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
眼睛是一副传感眼镜。“我”戴上它时,“我”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她”就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就像带着“她”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因为小女孩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
“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
“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
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地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心深处。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我”带上一个女孩的眼睛去度假。(开端)
1~5
6~23
24~31
32~45
46~47
第二部分:“我”带上女孩的眼睛去度假的经过及草原上的所见所闻。(发展)
第三部分:“我”知道了真相,却无能为力。(高潮)
第四部分:揭示女孩的身份和经历。(结局)
第五部分:“我”感受到女孩的心跳,感觉自己离她不会再远了。(尾声)
03
深入探究
文本探知
旅途中“我”带着“她”的“眼睛”做了哪些事情?看到景物时“我”和“她”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我——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如果她不说,估计“我”也没注意到吧)
看小花
文本探知
闻花香
她——“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我——“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只好”写出了“我”的不情愿,不得不勉为其难。)
文本探知
她——“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我——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她——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
摸溪水
吹微风
文本探知
她——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看月亮
听鸟叫
她——“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文本探知
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到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这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
文本探知
请结合内容分析“我”和小姑娘的人物形象。
“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我”对小姑娘由最初的“笑”到“疑惑”“惦念”“痛忆”“伤感”的情感变化牵动读者的心;“我”的性格也很立体,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也有灰色伤感的一面,还有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
文本探知
“小姑娘”作为地航飞船的领航员,身处险境而不惊恐、不慌乱,还不告诉“我”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表现出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写法探究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端里为后端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是文学创作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写法探究
第一组:
伏笔:“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我怕封闭……”
第二组: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写法探究
第三组:
伏笔:“我太怕封闭了。”
照应:“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漂浮。”
第四组: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写法探究
伏笔的作用:
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写法探究
悬念是小说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是小说家在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时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而设置的“关子”。
悬念的安排可以使小说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写法探究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悬念一: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悬念二:为什么“她”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这么艰难?
写法探究
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悬念三:为什么“她”对花草、溪水、微风激动不已?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悬念四:为什么“她”这么遗憾没有看到日出?
写法探究
悬念的作用: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我”带上小女孩的眼睛去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当谜团揭开后,读者不禁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写作特色
1.科学与幻想相结合
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通常蕴含着非凡的想象与复杂的情节。作家依托于地质学(如地幔、地核等)和航天科技(例如飞船、中子材料等)的知识,在合理的想象空间内展现了科学的合理性。无论是描述飞船深入地心的宏大场景,还是描绘一副眼镜能够传递花香、感知水流的微小细节,这些非凡的想象都彰显了作者自由奔放的创意思维,为故事增添了神秘的韵味。在情节构建方面,作者选取了一次灾难性的飞船事故作为故事背景,通过巧妙设置悬念,使故事的进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写作特色
2.善用悬念和伏笔
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小姑娘决定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都为下文谜底的揭开作了铺垫。在叙事上,本文张弛有度。美丽的草原、浪漫的旅店月夜与地航飞船惊心动魄的事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不禁会在悄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写作特色
3.双线索并行,脉络清晰
梳理完整部小说的结构,可以清晰地发现,情节始于“我”因请假而踏上的旅行。在目的地的讨论中故事逐渐展开,草原上的游览则标志着第一个小高潮的到来。随着“我”的回归,故事似乎归于平静,但随后因一次偶然的壁画观赏,揭开了“落日六号”悲惨历程的序幕。小说以“我”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内心转变作为主要线索,而小姑娘的故事回忆则作为辅助线索穿插其中。
04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叙述“我”携带着一位小姑娘的眼睛踏上旅程的经历,描绘了“落日六号”导航员的悲惨命运,并颂扬了小姑娘面对牺牲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坚持科学探索的勇气。
同时,小说也为读者展现了自然界的严苛与人类的脆弱之间的强烈反差。
也正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人性的光辉与魅力得以显现,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高尚情感。
板书设计
开端: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乐观向上
勇于奉献
无私无畏
发展:草原度假
高潮: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结局:补叙地航飞船失事经过
尾声:“我”挂念小姑娘
带上她的眼睛
总结
不管生活多繁忙,切勿丧失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工作学习之余,多多亲近大自然,寻找并珍惜周围所有美好的事物,让温暖常存心中。
对于那些无法触及光明的人们而言,他们的世界是暗淡的。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美好的、绚烂的事物吧。
05
当堂练习
当堂检测
1.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辍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B.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C.在我狐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D.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豪不存在的。
解析:A.“辍”应写作“缀”。C.“狐”应写作“孤”,“棵”应写作“颗”
。D.“豪”应写作“毫”
B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
B.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
C.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
D.虽然见面只是微微一点头,却满含浓浓情意;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貌合神离。
解析:D项,不合语境。“貌合神离”,表面上关系很密切而实际上怀着两条心,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心有灵犀”。
D
当堂检测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B.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解析:冒号应为逗号。
C
当堂检测
4.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谁”“是”“最”依次是代词、动词、形容词。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句中画线词都是介词。
C.“发扬传统”“坚守初心”“漂亮极了”“干得很好”都是动宾短语。
D.“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解析:A项,“最”是副词。B项,“只”是副词。C项,“漂亮极了”“干得很好”是补充短语。故选D。
D
当堂检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终于爬上了山顶,我们耳边回荡着孩子们愉快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容。
B.在同桌的热心帮助下,使张华改掉了乱写乱画的毛病。
C.食品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20%。
D.刘慈欣的《三体》是一本好书,它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解析:A.搭配不当,可改为“我们耳边回荡着孩子们愉快的歌声,眼前浮现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容”。B.缺主语,去掉“在”“下”或者“使”。C.不合逻辑,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数,可改为“成本下降了一半”或者“成本下降了50%”。
D

当堂检测
解析:第(1)句从嗅觉联想到听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第(2)句,用“发疯似的”形容慌乱的程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3)句,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反问则是寓答于问,有问无答。故该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
6.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2)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
(3)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A.比喻 比喻 设问 B.通感 夸张 反问
C.比喻 夸张 设问 D.通感 比喻 反问
当堂检测
7.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激发了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
B.课文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中的“眼睛”是指一位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留在地表上的两只眼睛。
C.全文通过富有奇特功能的传感眼镜,将科幻小说中的“我”与远在失事后处于地心的地航飞船上的领航员小姑娘连接了起来,将现实中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虚构了出来。
D.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解析:课文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中的“眼睛”是指“落日六号”地航飞船领航员小姑娘留在地球上航天中心的一副传感眼镜。
B
当堂检测
8.请仿照示例,谈谈你对课文中地航员的理解,进行仿写。
【示例】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仿写】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_________________,我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后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会像被困在地心的地航员那样乐观坚强地去面对
解析:能正确理解地航员的品质,语句通顺即可。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