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 (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 (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单元导航
公民
权利
公民
义务
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核心是宪法教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本单元重在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重要追求。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对落实宪法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
依法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目标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公民其他义务。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要遵守的程序和方式。
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定义务须履行的原因和做法、违反义务须承担的后果与责任。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闹海”进行时!
2025年热播哪吒2:2025年年春节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最为火热,在许多影院甚至出现“一票难求”。2月18日,据网络平台最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突破123.20亿,超“头脑特工队2英寸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与此同时,面对巨大流量,有些人却打起了“歪主意”,就有网友注意到,一些互联网平台上存在大量含有该影片剧情内容的盗摄视频片段,甚至该影片盗摄后被翻译成外文并上传外网兜售,引发网民热议。

新课导入:
你平常看电影的时候拍摄过相关片段吗?你认为这是合法的吗?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2 依法行使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2 依法行使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1.政治认同:感受宪法权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2.道德修养:践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
3.法治观念: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守规矩,重程序,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行使权利有界限。
教学难点:维护权利守程序。
学习目标: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2.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从场地争夺战看维权的界限
1.你如何评价大妈的行为、又如何评价篮球少年的行为?你认为广场舞大妈、篮球少年在使用公共资源时应该注意什么?
2. 结合视频,运用所学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实现个人权利与公共空间使用权的和谐与平衡,提出你的见解。
“农民工讨薪”
陈某与其6名工友向总包工头黄某追讨25万元左右的欠薪,迟迟没有要到,于是,他们想到以下解决方案:
(1)爬上营销中心楼顶,以跳楼方式威逼包工头发工资;
(2)把包工头关起来,不发工资不放人;
(3)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劳动报酬权。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呢?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范围】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有底线、有界限。
有权不能胡来
你认为哪些解决方案行不通?这些解决方式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第四十一条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四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三十八条 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实施,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宪法不仅明确了公民所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行使权利的界限。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要求】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呢?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以及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进行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材料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权利有界限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权利有要求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权利有程序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过程进行。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退不了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案、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女孩的经历启示我们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要求: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2.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意义:
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张某
村民
厂家
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出苗缺行,要求赔偿
为村民播种,收取费用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探究与分享:
和解
诉讼是最权威、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调解
仲裁
诉讼
不成
不成
不成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含义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范围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过程
依据法律,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①和解
特点
快速、简便、成本低。
原则
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
维权方式一:和解
“小刮擦”交通事故
“7天无理由退换货”
合同纠纷是常见的劳动争议纠纷
维权方式二:调解
A(当事人)—C(调解员)—A(当事人)
含义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过程
调解人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②调解
调解方式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员
行政机关主持的调解
(公安机关、政府)
司法机关主持的调解
(人民法院法官)
三种调解的区别: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主持
行政机关主持
法院主持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
效力,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经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力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知识拓展
和解
调解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依赖于协商。
延迟符
和解与调解区别:
维权方式三:仲裁
A(当事人)—C(仲裁员)—A(当事人)
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范围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经济纠纷)
过程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③仲裁
A
B
C
D
灵活性
快捷性
保密性
国际性
特点
含义
特别说明:以下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不能裁决。 
维权方式四:诉讼
A(当事人)—C(人民法院)—A(当事人)
含义
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利益。
地位
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④诉讼
类别
依据
事实、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刑事诉讼
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民告犯罪分子或
官告犯罪分子)
行政诉讼
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民告官)
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法中有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
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刑事自诉、刑事公诉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和解 当事人
调解 当事人和 调解人
仲裁 当事人和 仲裁机构
诉讼 当事人 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法规
事实、法律、道理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仲裁协议、法律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
快速、便捷
解决纠纷的
有效方式
程序较为灵活
不公开审理
有效保护当事人
最正规、最权威
维权的最后屏障
优势:
维权方式的不同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无效
不成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不能越界,不滥用
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维护权利守程序
和解调解
仲裁
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三不一依照”)
课堂小结:
1.近年来,我国以直播带货为主的网红经济迅猛发展,折射出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但网红经济也存在短信骚扰、假冒伪劣等乱象。消费者对于直播带货的吐槽不断。对此,消费者应该( )
A.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B.增强权利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信任
D.加强对网红经济的执法,促进网红经济长久良性发展
B
课堂练习
2.202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要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防止和减少粮食浪费。面对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中学生应该( )
①理性消费,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②止于至善,每天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③勇于斗争,依法严惩浪费粮食行为
④行已有耻,不去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解决处理……”材料中提及的“协商处理”是指( )
①要到人民法院起诉
②依据法律,当事人直接对话,达成协议
③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纠纷
④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B
课堂练习
4.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的是( )
A.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沟通后达成赔偿协议
B.某员工被拖欠工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介入调查
C.小赵购买到过期食品,依据食品安全法向超市索赔
D.照相馆擅自使用小青的照片,小青搜集证据后告到法院
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