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众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对红军长征的介绍;和中国共产党及红军主要领导人的访谈与对话;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等。【写作特色】作品几乎都用的是白描和叙事的手法,客观公正地报道,是弘扬长征精神最权威的纪实文学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思维导图】读书方法指导·纪实作品的阅读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3.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4.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此,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专题探究专题1 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1.毛泽东(第三篇 苏维埃掌权人物;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外貌形象与 言谈举止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有农民的质朴纯真,幽默、喜欢憨笑、说话平易、真诚、老实主要经历 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江西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参加革命的 起因 辛亥革命前后,思想和世界观都还处于过渡期的毛泽东,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他不仅因为支援武昌起义而参加了革命军,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政治见解,开始明白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参加革命后 的经历 1927年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相关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⑧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人物特点 具有英雄气质,胸怀天下;善学、善思、善谋断;自信、求真、严于律己;率性、倔强、风雅作者评论 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天生精明;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2.周恩来(第二篇 造反者)[2023.9(1)①]外貌形象与 言谈举止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态度温和文雅,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主要经历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参加革命的起因 1919年,周恩来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获释后,他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1924年回国,他已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回国后立即与孙逸仙会合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927年3月,领导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入城。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大胜。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前往西安同国民党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相关情节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人物特点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作者评论 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3.彭德怀(第八篇 彭德怀印象;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外貌形象与 言谈举止 愉快爱笑,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动作敏捷,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像连珠炮主要经历 出身湖南湘潭乌石镇彭家围子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地私塾读过两年书→因母亲去世、父亲病重被迫辍学,出外做工为生→在湖南军校学习→参加中国共产党→发展游击战相关情节 ①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烟盘从炉子上踢了下来;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与部下一样,很简单;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年先锋队队员(“红小鬼”),将棉衣给小号手披上人物特点 开朗、直率、平易近人、思维敏捷、吃苦耐劳、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体恤人民作者评论 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4.朱德(第九篇 关于朱德)外貌形象与 言谈举止 年过半百,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天性温和,说话朴实主要经历 出生在穷苦的佃农家庭→在姓丁的地主的私塾读书→过继给伯父,念了七年的古书→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随蔡锷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寻找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相关情节 ①仔细制订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②积极主动戒除烟瘾;③坚持寻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④在柏林参加共产党,因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特殊的战术策略;⑥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人物特点 天性温和,对大小事情十分负责;能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喜欢运动,也喜欢读书作者评论 少数真正的时代伟人之一5.贺龙(第二篇 贺龙二三事)外貌形象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相关情节 ①传说用一把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④行军神出鬼没人物特点 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其他人物 评论 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李长林6.邓发(第一篇 汉代青铜)外貌形象 一头黑油油的浓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中等身材,动作敏捷主要经历 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在轮船上当厨师→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参加国民革命→到江西参加红军作者评论 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举止干练豁达;手像铁爪子似的那么有力,行动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底下,一点也不失轻巧矫捷7.徐海东(第八篇 红色窑工徐海东)[2023.9(1)②]外貌 形象 年轻指挥员;“著名的赤匪”;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身材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相关 情节 ①十一岁那年,参加了一场“富人打穷人”的吵架;②窑厂主想从工人工资中扣钱来办酒席,徐海东和窑厂的其他工人表示要罢工反对,窑厂主作罢,第一次体会到组织起来的力量是穷人自己的武器;③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后来发展成为有六万人的红四方面军的核心人物 特点 有领导才能;敢于斗争;大胆无畏;有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作者 评论 “红色窑工”;除了贺龙外,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人物 特点 身兼多职;大多数穿的军服肥大、戴着大号帽子;许多人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谁;坚守原则典型 人物 号手:十一岁参加长征,得意扬扬自己红军的身份,两个哥哥也参加红军“山西娃娃”:圆滚滚的胖孩子,娃娃脸,很能照顾自己十五岁瘦少年:在一所医院里工作的少年先锋队和共青团头头,喜欢红军8.“红小鬼”(少年先锋队)(第九篇 “红小鬼”)[2020.10(2)③]典型 人物 十四岁的少年:曾经是上海一家机器厂的学徒,同三位同伴历尽各种危险到了西北,保安无线电学校的学生“季邦”:十三四岁的山西少年,李克农的通讯员,少年先锋队中的“花花公子”,在意名字对红军的影响作者 评论 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红军部队十分忠诚,有坚忍、苦干的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专题2 关于长征长征的起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中面临 的困难 ①在军事上: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②在生活上:工农红军生存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吃,甚至煮皮带、皮鞋吃。③在环境上:有高耸云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有一望无际的草地、沼泽,人一踏上去就陷下去。这些都给红军的生活造成威胁长征中具有 重大意义的 事件 占领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长征的历史 价值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专题3 信仰与精神中国共产 党人的革 命信仰 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才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当代青少年 如何传承长 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脚踏实地地为实现革命理想、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勾连探究·单部勾连勾连角度 分析解读人物 毛泽东与贺龙 相同点: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不同点:毛泽东更善于斗争,善于思考,博览群书,涉猎广泛;贺龙口才好,性子略显急躁,为人谦虚原因:毛泽东的成长伴随着与父亲的矛盾,在家庭影响下,他早早地独立起来,有了自己的个性;贺龙在参加革命前是当地的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小有名气勾连角度 分析解读人物 彭德怀与朱德 相同点:爱惜部下、英勇善战的杰出军事家不同点:彭德怀的经历让他更具有反抗性,他性格刚烈,富有才智;朱德天性温和,沉默谦虚,大勇大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