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年槐荫区七年级期末教育质量监测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2025年1月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拍到中国空间站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并通过\视频送来宇宙级的祝福。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在轨运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 倾斜的地轴 B. 海陆分布的比例
C. 旋转的球体 D. 交织成网的经纬线
2. 下列能正确表示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 )
A. B. C. D.
3. 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其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 )
①日地距离适中,气温适合人类居住 ②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八大行星各行其道,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大明湖景区的电子地图及景区内出售的超然楼文创雪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手机上进行电子地图的放大操作时,地图( )
A. 比例尺将变大 B. 比例尺将变小
C. 显示实地范围不变 D. 显示的实地范围将变大
5. 若想看到雪糕中的景观,需站在( )
A. 甲地,向北看 B. 乙地,向南看 C. 丙地,向西看 D. 丁地,向东看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某校五一假期组织学生到成都西岭雪山进行研学实践。下图为成都西岭雪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次研学实践,同学们最有可能在______地发现“千秋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根据调研分析,当地公路多呈“之”字形修建是为了( )
A. 减少修桥 B. 视觉美观 C. 降低坡度 D. 连接村庄
下图为运用皮尔斯梅花投影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构成菱形的粗线表示( )
A. 本初子午线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9. 甲、乙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
A. 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大西洋 D. 大西洋、北冰洋
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潜入深度达到惊人的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潜水器下潜到的海底地形最可能是( )
A. ①——大陆架 B. ②——大陆坡 C. ③——海沟 D. ④——洋中脊
11. 我国对蓝色深海探测可以( )
①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②开发海底光能资源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 ④开展海洋科学实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北京时间2023年4月14日17时55分,印度尼西亚的某岛屿附近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6.3°S,111.20°E。左图为该岛屿所在区域,右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震中最接近( )
A. 苏门答腊岛 B. 爪哇岛 C. 加里曼丹岛 D. 苏拉威西岛
13. 该地地震频发,是因为(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为小铭某天从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当天气温日较差是( )
A. 1℃ B. 6℃ C. 5℃ D. 11℃
15. 最符合该日生活指数的是( )
A. 适宜户外 B. 适宜短袖 C. 适宜观星 D. 防范大风
非洲有一种奇特的“肺鱼”,当河流有水时用鳃呼吸,当河流没水时用特殊的鳔呼吸,这是为了适应气候特征形成的功能。下图为非洲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关于非洲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穿过的地区均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C. 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广的大洲 D. 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
17. 非洲“肺鱼”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18. 能反映“肺鱼”生活地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已于2022年突破80亿。下图为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率统计及预测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 )
A. 持续减少 B. 开始减少 C. 稳定不变 D. 不断增长
20. 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表明( )
A. 世界各国人口都在快速增长 B. 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C. 全球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 D. 资源消耗量会进一步加大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区。下图为苗寨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所示的景观类型及判断理由为( )
A. 乡村,河流众多 B. 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C. 城镇,房屋密集 D. 城镇,以商业活动为主
22.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与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
A. 定期修缮维护 B. 大力翻新扩建 C. 全部维持原貌 D. 禁止游客参观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材料之一,可可豆经加工后得到可可粉和可可脂,而后再制作成巧克力。世界著名巧克力生产地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下图是世界可可主要生产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可可主要产在( )
A. 高纬度地区 B. 高海拔地区 C. 欧洲和北美洲 D. 赤道附近地区
24. 据图可推测可可的生长习性为( )
A. 喜湿热 B. 喜干热 C. 喜干凉 D. 喜湿凉
25. 巧克力生产地与可可产地不一致,这反映了( )
A. 可可产地的人们不喜欢吃巧克力 B. 可可产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
C. 区域差异导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D. 欧洲和北美洲生活水平低,消费力弱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济南某中学开展了“观察影子变化”实践活动。左图是窗台上固定的铅笔及其影子,右图是同学们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绘制的铅笔影子形态。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做实验所选择的窗户朝______(方向)。
(2)以下是活动报告,请补充完整。
实践主题:观察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观察记录:①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有变化,在______(清晨/正午/傍晚)时最短。②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朝向也在变化,上午影子朝向______方向,正午朝向______方向。
我的发现:③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方位______。
我的推测:④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与地球的______运动有关。
生活中的地理:济南市的小龙周末去泉城广场看喷泉。下图为他在路上拍的照片。
广场喷泉观赏时刻表 第一场9:30—10:00 第二场11:00—11:30 第三场16:30—17:00 第四场20:00—20:30
(3)十分钟后小龙到达目的地,正好赶上喷泉喷涌,他看到的最有可能是哪一场?说出你的答案及判断理由。
27. 某中学地理小组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图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1:认识气候的分布规律
(1)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是______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自南往北依次是______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__部。
2:绘制气候并描述特征
(2)根据山东省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资料,补充完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月份 6 7
气温(℃) 25 28
降水量(mm) 85 196
气候的影响因素
(3)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①→②→③,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年降水量呈现出______(递增/递减)趋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亚欧大陆中部的④地冰川广布,比同纬度亚洲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很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活动4:分析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皮纸为面,伞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易变脆、开裂。
(5)近年来,我国油纸伞远销英国,请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8. 人口地理分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制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下为世界人口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识图描述】
(1)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的是______,指的是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______(均匀/不均匀)的特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每平方千米人口都在______人以上,属于世界人口______(稀疏/稠密)区。
【归纳总结】
(2)归纳世界人口稠密区分布的共同特点(提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迁移应用】
(3)平原是人口分布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墨西哥高原上,结合墨西哥位置示意图及等高线图,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拓展延伸】
(4)我们能否运用人口迁移方法使世界人口的分布更均衡?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29.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由我国倡议,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和“象屋”景观图及其所在地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上丝路】
(1)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甲______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乙______洋,经红海、AC两洲的分界线______、地中海,到达B______洲。
【各美其美】
(2)结合图文资料判断对错,正确填“正确”,错误填“错误”。
①B洲畜牧业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 )
②C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骆驼商队行走。( )
③地中海沿岸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木头建造房子。( )
④B洲与C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 )
在C洲的埃塞俄比亚某部落有一种传统民居“象屋”:房子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而成,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屋顶坡度大,两侧开两个隆凸的供空气流通的窗,像两个“眼睛”,整个房子从正面看像一头伏地的大象。
(3)分析“象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美美与共】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货运列车。截至2024年11月,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覆盖欧洲2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它不仅给沿线国家送去了“中国制造”,也捎回了“欧洲产品”,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简述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地区发展的意义。
2024年槐荫区七年级期末教育质量监测
地 理 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7题答案】
【答案】6. B 7. C
【8~9题答案】
【答案】8 B 9. A
【10~11题答案】
【答案】10. C 11. C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C
【14~15题答案】
【答案】14. D 15. A
【16~18题答案】
【答案】16. B 17. C 18. C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D
【21~22题答案】
【答案】21. B 22. A
【23~25题答案】
【答案】23. D 24. A 25. C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南 (2) ①. 正午 ②. 西北 ③. 正北 ④. 长-短-长 ⑤. 相反 ⑥. 自转
(3)第三场;图中物体影子朝东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此时是下午时间,所以小龙看到的是第三场,其时间是16:30—17:00。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带大陆性 ②. 地中海 ③. 东 ④. 南
(2) (3) ①. 增大 ②. 递减 ③. 海陆位置 (4)地形地势
(5)英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天气多,需求量大;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使得油纸伞容易保存。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人口密度 ②. 不均匀 ③. 200 ④. 稠密
(2)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3)墨西哥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但是墨西哥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适宜人口居住,所以人口密集。
(4)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有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不适宜人们居住,故不能通过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衡。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太平 ②. 印度 ③. 苏伊士运河 ④. 欧
(2) ①. 正确 ②. 正确 ③. 错误 ④. 错误
(3)建筑材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竹子和芭蕉叶便于获取,就地取材,体现了对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防雨的竹叶:说明当地降水较多,用防雨的竹叶抵御雨水;当地降水丰富,坡度大的屋顶有利于雨水迅速滑落;两侧开隆凸供空气流通的窗,气候较为炎热,有利于空气流通带走热量,让居住环境更加凉爽舒适。
(4)促进贸易往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