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历史【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重难点专题08 近代以来的祖国统一【体系建构】【例题剖析】【例题】(2023·上海闵行·统考一模)回归之路香港回归标志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材料一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节选)材料二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歌词材料三 《人民日报》(影印件) 材料四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照片)[步骤一]析史料,看方针(1)材料一所表达的方针可以概括为 。[步骤二]据主题,选材料(2)如果要研究“民众对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普遍心态”,选择哪则材料最合适?说明理由。[步骤三]看话语,谈影响(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香港回归祖国的影响因素。【答案】(1)“一国两制”(2)材料二《我的中国心》,因为反映了香港人想要回归祖国热切的心情,也展现了所有中国人的爱。(言之有理即可)(3)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情况,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定立场,两地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成为共同心愿。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言之有理即可)【知识整合】事件 概 况东北易帜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名义上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自此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为港澳回归、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辟了途径,有利于维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是“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实践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①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②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2008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目前,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逐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归纳提升】你认为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又有哪些?有利因素:(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3)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4)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认同。(5)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强烈愿望。不利因素:台独分子;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拓展延伸】时期 关系概况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专题专练】1.(上海奉贤)百年奋斗。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1)请按照时间顺序,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 C )→( )→( )→( )→( D )(2)材料A的重要会议中,作出了 历史性决策;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认识。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大事纪念】国家发行纪念币或邮票通常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图一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币 图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2)【统一大业】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请分别解读下列报纸新闻消息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图三 香港回归 图四 澳门回归(3)【数据分析】两岸往来数据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直观呈现。分析产生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及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图五 两岸往来规模变化3.(上海浦东新)时代强音歌曲是凝练的情感,流行是群体的选择,它们共同折射出时代的光彩。选项 创作年份 歌曲名 歌词节选A 1943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疲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B 1950年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C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D 1963年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勤恳建设锦绣河山, 誓把祖国变成天堂。 向前进!向前进!E 1981年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F 1991年 《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G 1994年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H 1999年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1)歌曲作为艺术作品,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背景。若以“抗美援朝”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 ;若以“祖国统一”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 和 ;若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 和 。(填写字母)(2)以下图片能与歌曲《歌唱祖国》所折射的时代背景相互印证的是A. B.C. D.(3)《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在路过天安门时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心潮澎湃,在返程的火车上气呵成完成创作。《歌唱祖国》正式发表后,从此响彻大江南北,走进了更多的学校、工厂、码头,所到之处,大家的反响都特别热烈。由此可以看出,歌曲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4.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八年级(1)班的张老师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组织同学们分小组开展了下列探究体验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 【定格精彩瞬间——体会家国情怀】(1)一组同学设计了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照片展,请你按照事件归属的领域进行分类(只填序号,每一序号可以多次填写)。领域 事件的序号经济外交军事祖国统一任务二 【搜集流行语言一感受时代特征】(2)二组同学搜集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代的流行语言,请你任选其中两条分别概括它们反映的时代特点。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④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⑤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任务三 【设计对比表格—一辨析不同概念】(3)三组同学正在列表比较“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方”,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名称 目的 地区 社会制度特别行政区 祖国统一 ①_____ 资本主义制度②_______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社会主义制度共同点 ③_____任务四 【以史为鉴-阐释民族梦想】(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请以“中国梦”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从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放 港澳回归 “一带一路”倡议 “辽宁舰”5.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1)材料一的大事记中记载发生在北京(北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三件?根据材料一的大事记,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摘自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变革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 (3)请你准确的填写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请将字母所对应的地名填写出来A B C ;你知道“经济特区”特殊在哪里吗?材料四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讲话(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什么重大国策?请举出这个重大国策成功实践的两个例子。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 (2)撒切尔夫人抵北京后,邓小平与其进行会谈,指出这次会谈与图二会谈解决的问题有何不同之处。材料三: (3)时间轴中①处“提出方针”和②处“形成共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看法。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平叛,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摘编自《中国网》材料二: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摘编自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材料三:漫画“玩火自焚” 该漫画中坐在炸药堆上的人物是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她窜访我国台湾地区。 “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佩洛西之流无论以什么方式“挺台遏华”,都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就佩洛西窜台发表声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的是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参考答案:1.【答案】(1) B F A E(2) 实行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3)例: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重要阶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提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解析】(1)排序: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964年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2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故依次填写BFAE。(2)填空:材料A的重要会议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认识: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所谈认识必须符合材料,史实典型,并揭示其意义,如,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重要阶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提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2.【答案】(1)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2)历史事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原因:中央人民政府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等;两岸人员往来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等。【解析】(1)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历史事件:根据图三“香港回归”图四“澳门回归”可知反映的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港澳回归标志中国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原因:根据图示“两岸往来规模变化”可从党中央的政策分析,如中央人民政府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表现:结合所学可从两岸关系的发展、交流等角度分析,如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等;两岸人员往来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等。【答案】(1) C F H E G(2)B(3)歌曲虽然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但可揭示作者的个人情感,民众的审美情趣与社会心态,反映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抗美援朝”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若以“祖国统一”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F《东方之珠》、H《七子之歌·澳门》;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E《在希望的田野上》和G《春天的故事》。(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在路过天安门时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心潮澎湃,在返程的火车上气呵成完成创作。所以B项开国大典图片与其相符。(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歌曲虽然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但可揭示作者的个人情感,民众的审美情趣与社会心态,反映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4.【答案】(1)经济:②3外交:①②④军事:③6祖国统一:④⑤(2)示例:①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独立自主。②“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③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④改革开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⑤当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答出上述任意两点即可)(3)①香港、澳门。②民族自治地方。③都是根据具体国情设立;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都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4)示例: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出观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实现了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史例一)1978年后,改革开放完成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跨越,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为“中国梦”的实现准备了充足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日益趋近。(史例二)20世纪末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史例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结升华)【解析】(1)根据类别对应分类即可,其中②既可以划归在经济领域,也可以划归在外交领域;③既可以划归经济领域,也可以划归军事领域;④既可以划归外交领域,也和祖国统一有关。所以外交领域对应①②④,经济领域对应②③,军事领域对应③⑥,祖国统一对应④⑤。(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反映了“文化大革命”;③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是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述;⑤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中国梦,据此阐述即可。(3)我国目前设立的特别行政区有香港、澳门;为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它们都是根据具体国情设立;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都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中国梦”的内涵及所给关键词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示例: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实现了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史例一)1978年后,改革开放完成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跨越,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为“中国梦”的实现准备了充足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日益趋近。(史例二)20世纪末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5.【答案】(1)平津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政协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3)A厦门B深圳C海南岛;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4)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解析】(1)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是平津战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有利因素,根据所学可知,这时期解放战争顺利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前提;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对各项会议报告和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2)事件,根据材料“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信息可知,1953-1956年期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改造,因此材料反映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化,根据所学可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土地所有权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3)名称,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因此A是厦门,B是深圳,C是海南岛;特殊之处,根据所学可知,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因此其特殊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4)重大国策,根据材料“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等信息可知,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自治权,体现了一国两制;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为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上成功实践。【答案】(1)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不同之处:图一会谈针对香港问题,属于中英外交;图二会谈针对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等问题,属于中国内政。(3)方针内容:“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共识内容:“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4)看法:①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并做出自己的贡献;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④制定法律,坚决反对“台独”,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⑤祖国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⑥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解析】(1)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不同之处:图一: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抵北京”所并结合可知,图一会谈针对香港问题,属于中英外交。图二:根据所学可知,图二会谈针对海峡两岸经济、利技、文化交流等问题,属于中国内政。(3)方针及内容: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可知,材料反映的①处是“一国两制”。其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共识内容:根据材料“1992年形成共识可知,②处为“九二共识”。其内容就是海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根据材料可从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并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制定法律,坚决反对“台独”,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等方面回答。7.【答案】(1)原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局势逐步稳定,并进行民主改革;西藏人民的努力;西藏自治区及人民政府的建立(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构想:“一国两制”。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不利因素:“台独”分子;美国等反华势力。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港、澳、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完全统一,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做斗争等。【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可得出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原因是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根据“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平叛,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可得出西藏局势逐步稳定,并进行民主改革;根据“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可得出西藏人民的努力;根据“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可得出西藏自治区及人民政府的建立。故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原因有: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局势逐步稳定,并进行民主改革;西藏人民的努力;西藏自治区及人民政府的建立(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构想:根据材料中“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的是“一国两制”。意义: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不利因素:根据材料中的图片“玩火自焚”以及下面的文字“该漫画中坐在炸药堆上的人物是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她窜访我国台湾地区。”可知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美国等反华势力的干涉;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就佩洛西窜台发表声明”可知我国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分子。认知: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港、澳、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完全统一,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做斗争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