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二课 第一课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单元逻辑本课知识建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外部角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自身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为什么怎么办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2.科学精神:理解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3.法治意识: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4.公共参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议题议题2议题1天生一颗为民心——党的性质宗旨历经沧桑守初心——党的执政理念议题3风雨同舟心连心——党的奋斗目标议题一天生一颗为民心——党的性质宗旨“燃灯校长”张桂梅:“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非凡医者”张定宇:“我必须跑得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独立思考:以上模范党员的语录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分别是什么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1.党的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 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4.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5.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3)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议题二历经沧桑守初心——党的执政理念【任务1】独立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完成的任务都体现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任务2】小组讨论:坚持党的执政理念,应该把什么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1.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前提条件本质要求二、党的执政理念思考: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有哪些期盼?这对党有什么启示?新时代人民的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启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为什么?)(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二、党的执政理念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样做)(1)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2)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群众路线)(3)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坚持基本路线)二、党的执政理念议题三风雨同舟心连心——党的奋斗目标独立思考: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有哪些?1978年:党的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000年: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建国百年的目标)(1)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2)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5)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课堂小结易错辨析1.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纠正: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2.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利益。纠正: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纠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4.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纠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替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纠正: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典题训练1.(2022·全国乙卷·18)近年,新疆伽师县饮水安全问题被列入国家重点民生工程。2020年5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干部群众克服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差等困难,建成全长1 827公里的通水管网,实现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40多万各族群众喝上甘甜的“安全水”“幸福水”。该县各族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①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②开辟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③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④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典题训练2.(2024·湖北高考,7)某县文化馆创立“一个人的剧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致力于把充满爱的文化节目送给农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长者,从精神层面给予特殊人群文化关怀,以特色节目传递正能量,坚定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公共文化服务要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服务特殊人群②不断发展创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③体现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增强他们的精神动力④贯彻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满足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