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初大练习
考试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幸福在哪里 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对上述歌词解读正确的是
A.劳动决定社会地位 B.劳动只收获物质回报
C.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D.劳动必然会成就辉煌
2.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上升至第11位,相比2023年上升了1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这说明
A.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B.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C.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D.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市民张某通过“市长信箱”反映有关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张某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4.某公司员工守则中明确规定:公司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材料表明该公司员工需要履行 基本义务。
A.爱护公共财产 B.遵守劳动纪律
C.遵守公共秩序 D.尊重社会公德
5.长春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在长春文庙联合举办了长春市小学生“传承中医文化”故事大赛决赛。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
A.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凝聚价值追求
B.吸收外来文明精髓,铸就文化辉煌
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
D.继承中国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从流向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B.我国存在大量的人口流动
C.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 D.我国应促进人口适度生育
7.2024年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收到代表议案298件、代表建议9235件,六成以上是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形成的,承载着满满的民意。材料表明
A.全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C.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8.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列最适合这段材料的标题是
A.西藏成就瞩目,实现同步富裕 B.绽放文化之美,共建文明西藏
C.实现高度自治,西藏成就伟业 D.建设幸福西藏,共圆复兴梦想
9.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10.数字贸易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数字规则制定,积极与联合国其他成员协商对话,推动联合国构建出一套全面的国际数字规则框架。上述举措有利于
A.保障我国的对外经贸利益 B.维护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
C.减少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D.巩固我国的国际主导地位
11.读漫画《政策》 (图1)。漫画中政策的实施
①旨在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
③表明我国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长春市正在积极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此制度的建立
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 ②可以消除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
③落实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旨在提升公众节约资源的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德耀白山松水,善行吉林大地。2023年4月14日,德耀吉林·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发布活动在长春举行。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引导人们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 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也是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39个民族群众在这里生活,其中朝鲜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36%。在这片金达莱花盛开的地方,各族人民休戚与共、携手相助,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材料表明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③国家关注民族地区民生改善 ④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复眼”工程计划形成一个由上百部雷达组成的科学设施,探测距离将达到1.5亿公里,为人类规避外太空小行星撞击风险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
①中国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②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主动承担全部责任
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6.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请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8分)
序号 内容
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进行12次乡级、11次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选民参选率保持在90%左右。
② 人大“开门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有217件次的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③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1)①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一项政治权利 (2分)
(2)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方略中的哪一项要求 (4分)
(3)③中做法有利于落实我国宪法核心价值追求。请回答我国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内容。(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天问”探火、 “神舟”遨游星河、“海斗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和科考应用……到2050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将实现重大突破,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1)实现材料一中2050年的奋斗目标,我国必须坚持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2分)
(2)材料二彰显了我国怎样的国际形象 (2分)
(3)落实材料二中画线部分内容,国家及公民个人分别应该怎么做 (4分)
18.长春,我们的家乡。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建设家乡。 (14分)
(1)长春市做到“一个高于”得益于坚持哪项中心工作 (2分)
(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长春市将继续前行,到2035年将实现哪一发展目标 (2分)
(3)推进东北振兴符合我国的哪一新发展理念 (2分)
(4)材料中提及的国有经济具有怎样的地位 (2分)
(5)材料表明长春市积极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4分)
(6)作为长春市的小主人,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建设家乡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