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课 第一课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单元)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元逻辑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全过程
人民民主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原因
坚持国家专政的原因
最管用:解决问题
内涵、地位、作用、特点
我国的国体
为什么要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可靠保障-----国家职能
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原因
坚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
专政的原因
最广泛:权利、主体
最真实:制度程序
参与实践
对内职能:国家稳定、社会发展
对外职能:防御---保卫---
国体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如何发展
本课知识建构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认同我国人民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明确人民民主的特点。
3.法治意识:结合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说明我国是社会主义专政的国家,增强对宪法的认识,树立法律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切实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坚持党的领导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从不断增强“民生三感”理解我国的国体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看中国式民主
议题一
从不断增强“民生三感”理解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思考:独立思考: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我国的国体和“民生三感”是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我国的国家政权为什么能够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概念解读: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即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温故知新(必修一知识)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国家类型 统治阶级
奴隶制国家 奴隶主阶级
封建制国家 封建地主阶级
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
剥削阶级的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型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简称: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新型民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新型专政)
民主
专政
对立统一
(2)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公民
一、我国的国体
人民 公民
性质 不同 政治概念,与敌对分子相对 (不包括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法律概念,拥有本国国籍的人,与外国人相对
范围 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了包括人民外,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极少数敌对分子。 比较:人民和公民
≠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
注意: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族关系
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我国的外交政策
决定
体现
政府的职能……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国体的地位和意义:
一、我国的国体
(1)我国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3.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工人阶级
特点: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地位: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农民阶级
特点: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关系
地位: 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工农联盟
作用: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的国体
(2)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群众基础)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一、我国的国体
议题二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看中国式民主
情境一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14亿中国人参政议政的代表委员,既有官员、企业家、科技教育人士,也有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社会角色广泛多元。
情境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取得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胜利,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减贫奇迹。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情境三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很多议案涉及的立法项目已审议或被列入立法计划;反映人民呼声、凝聚代表智慧的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推动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摒弃“假大空”、不开“空头支票”,凸显力求实效、说到做到的实干气质。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绝对贫困的消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摒弃“假大空”、不开“空头支票”,凸显力求实效、说到做到,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独立思考:上述情境分别体现了人民民主有什么特点?
议题二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看中国式民主
情境四 我国的人大代表代表着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意志、为民说话。而西方社会的民主从总体上说是少数人的民主。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确定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多少、代表名额中要保持适当的性别比例、代表的身份、代表所属的民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国会或议会议员名额的确定主要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影响,有时也考虑种族因素。
(1)国家性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是少数人的民主。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议题二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看中国式民主
小组讨论:从国家政治层面,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优于西方选举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1.民主的含义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注意:①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存在于统治阶级中,对被统治阶级而言是没有民主的。
②专政是指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③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2.人民民主的重要性
(1)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1)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表现: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56个民族共同平等享有,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均实现全面覆盖的民主体系。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注意:①人民并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可以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②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权利、地位、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链条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相互关联的全链条民主。
全方位
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层面各维度的全方位民主,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各个方面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全覆盖
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领域、全过程整体性覆盖和贯通。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
【拓展认知】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①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最真实的民主
②另一方面,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能够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党中央提出编纂民法典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形成国家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
社会公众通过多种方式建言献策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政协会议讨论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地位: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协商渠道: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
意义:保证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具体实践:民主选举
我国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习近平
【拓展认知】
(3)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表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使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
人民民主的细节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区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侧重点 关键词
最广泛 强调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强调的是权利广泛、主体广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监督权”“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 解放军指战员”等
最真实 强调的是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意愿 “制度程序”“制度体系”“参与实践” “政治保证” “法律保障”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维护人民利益” 等
最管用 强调效果,途径畅通、合理高效 “解决问题”“效率提高”“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等
侧重的是民主的主体和内容
侧重的是民主实现的过程
侧重的是民主结果(治理高效)
【拓展认知】
易错辨析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纠正: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2.工人阶级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纠正: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3.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民主。
纠正:民主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不是人人享有。
4.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纠正: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
5.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
纠正: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
课堂小结
典题训练
1.(2022·浙江6月选考)我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这是
①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
②公民法定权利扩大的重要体现
③人权保障进步的重要体现
④我国国家性质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典题训练
2.(2024上·江苏扬州·高二学业考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材料告诉我们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充分彰显我国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全民民主
③中国民主建设的智慧和方案为其他各国民主提供了样板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发展了我国民主理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典题训练
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作出修改,新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条款。坚持“全过程民主”
①为人民更好行使国家权力夯实制度基础
②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④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题训练
4.(2024·江苏高考)某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立法全过程,事前广泛动员,深入普及相关法律;事中搭起平台,让基层意见充分汇集,力求取得不同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事后及时反馈,形成民主决策的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由此可见,该市
A.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决策权
B.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全链条开展民主立法活动
C.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D.完善地方立法制度,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