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3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课件(打包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3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课件(打包3份)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说明文阅读
语 文
考情聚焦
了解考情,高效提分
年份
篇目
信息筛选与辨析
材料提炼与概括
拓展探究
图文转换
2024
非连续性文本
2023
非连续性文本
2022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题量】纵观江西省近三年中考语文卷,每年均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2022一2024
年的考题均为2道题,其中2022、2024年题型为1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2023年2道题均
为选择题。近四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有考查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命题
【选材特点】非连续文本阅读选材注重三大文化。如2024年的选材关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规律
2023、2022年围绕传统文化选材,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意义。近三年选文字数在1300字
左右。
【重要考点】信息筛选与辨析、材料提炼与概括、拓展探究和图文转换等,有时会考查相关文
体知识,如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等。
一、(2024·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餐,如近距离观看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
成题目。
实物,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
材料一:
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体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
检”等。
蓬勃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③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设在北
(2021一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
京首钢园。为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
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
趣,主场活动还专门打造了“科学教育做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健
加法”板块,为青少年、科技教师搭建科
康科普等行业科普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文
学教育实践交流的平台。
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
(摘编自202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动定期开展,形成了科普工作剑新升级的
202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生动局面。
材料二:
②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
①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
温竞华)记者22日从中国科技馆获悉: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
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
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
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
实施23年,两个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
公众超过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
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
协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
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而启动的流
动科普项目。
③据介绍,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于
2011年启动,主要为尚未建设实体科技
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县级地区公众
提供免费科学教育服务,用流动的科普设
施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公众的“家门(共49张PPT)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文学性文本阅读
语 文
考情聚焦
了解考情,高效提分
考查内容
年份
篇目
梳理文章情节
情感
句子(词语)
分析人物
拓展
分析写
(内容概括)
主旨
赏析
形象
探究
作手法
2024
散文《梅岭之恋》(15分)
2023
小说《守望》(16分)
2022
散文《延安交响》(17分)
命题
【常考题型】梳理文章情节、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赏析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手法。
规律
【新增题型】2023年新增小说阅读,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小说主题进行考查。
一、(2024·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那天黄昏,从它的山脚下穿隧道到江西。
成题目。
过隧道前,趴在车窗前眺望梅岭,苍绿的
梅岭之恋
山峰突然阴云密布,瞬间狂风袭来,雷雨
肖复兴
大作,斜飞的雨点扑打在车窗上,仿佛是
①想念梅岭已久。
梅岭特意派来的使者,凛冽而苍茫,怪罪
②最早的想念,起于50多年前的中
我路过它而没有拜访。奇怪的是,车子穿
学时代,读过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后,
过隧道,那一边阳光灿烂,回望梅岭,仿
梅岭便幻化成我青春期的一种向往的意
佛一切并没有发生,恍然如梦,而梅岭阅
象。梅岭古道,特别是梅岭关楼上那面
尽春秋,淡然自若,依旧山色苍苍。不禁
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
想起一句清诗:八面风来山镇定。
如一面旌旗,常会浮现在眼前,随风猎
⑤这是梅岭留给我最初的印象。这是
猎飘动。
一部大书,不是一首小诗。
③美好而壮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
⑥去年年底,在广州几位朋友的陪伴
没有见过的远方风景,更是会让青春的心
下,从广州出发,一路北行,过南雄,终
鼓胀如同一面风帆而充满无限的想象。更
于登上梅岭,心里竟隐隐有些激动。想起
何况,还有《梅岭三章》这样的诗,还有
5年前在山脚下和它擦肩而过的情景,不
陈毅这样的英雄。那时候的我,对梅岭充
禁觉得有些神示般的感应,虽没有那般的
满向往。
雷雨,却依旧阴云四合,岭南漫山草木的
④5年前的秋天,和梅岭擦肩而过。
绿色,显得格外浓郁深沉,不似江南烟雨
中的草木那样水嫩轻浮。我在心里对自己
说,登梅岭,不像登别处的山,即使是有
名的黄山和庐山,也不尽相同。你不是
来游玩观赏风景的,而是参拜历史和英雄
的。到此一游拍照之后刷朋友圈的轻浮,
首先要摒弃。
⑦首先出现在眼前的古道,先让我
一步跌入前朝。位于大庾岭的梅岭海拔
不高,却地势险峻,古道建得便格外不容
易。那种鹅卵石铺就的斑驳古道,虽然经
过了整修,却依然存有古迹古风。千年风
雨的侵袭所留下的悠久岁月的皱褶,和如(共38张PPT)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语 文
老情聚焦
了解考情,高效提分
考查内容
年份
篇目
论点的辨析、判
论据类型、
论证过程
议论文的
议论文的
拓展
论证方法
断、提取、归纳
作用
及思路
语言特点
整体阅读
探究
及其作用
《谈交友(节选)》
2024
(9分)
《作家的劳动》
2023
(8分)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2022
(6分)
【题型题量】纵观江西省近三年中考语文卷,议论文阅读为每年一考。但2022年的中考题只有2
道小题,而2023年和2024年共有3道题,分别为2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
命题
【选材特点】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主题多为学习教育、人格修养等,这些选文关注考生生活,贴
规律
近考生内心世界,注重对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阅读,考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和教育。选文字数在1400字左右。
【常考考点】论,点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据类型、作用,论证方法及作用,拓展探究等。
一、(2024·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
成题目。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
谈交友(节选)
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而习安
朱光潜
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
①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
择友,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
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
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
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
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
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
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
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
人。”这句西谚确实是经验之谈。
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
③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
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
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
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
增加七八分。
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
②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
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
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
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
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
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
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
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
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
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
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逐渐鞭辟入
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
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
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