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6月26日,阳泉发现两株2.7亿年前大型树化石。此次发现的两株国家一级图5为大气受热简图。读图,完成13~14题贵阳一中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一)木化石进一步丰富了阳泉化石资源。据此完成5~6题。5.此次发现的两株大型树木生活于大气上地理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与这两株大型树木同时代出现的动物可能是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页,A.两栖动物B.恐龙C.鸟类D.类人猿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图2为地球内部图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第I卷(选择题,共75分)7.此次地震震源位于1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注意事项:A.地幔B.地核A.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作用C.软流层D.地壳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8.图中M界面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太阳辐射题卡上填写清楚A.为草霍界而B.距地表平均深度17kmC.地面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C.为古登堡界面D.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图D.大气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图3为地球外部图层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14.多云的夜晚近地面气温较高,主要是因为大气的上界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c③图6为某区城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符合题目要求的)海拔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约5.29光年)的宇宙环境中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600丙丁、等氏面2行星X星球。据此完成1~2题。40001.X星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属于围32000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等压面19.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球外部圈层是2.X星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可能是A.①岩石圈②水圈③大气圈B.①水圈②大气圈③生物圈-2000A.距离恒星较近B.质量和体积较大C.①生物圈②水圈③大气圈D.①生物圈②大气图③水圈图6C.自转周期较长D.公转周期适宜10.生物圈15.甲、乙两地的气温和气压读图1“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A.占据岩石圈全部B.占据水圈全部A.T甲B.T甲P乙3.图中A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C.占据大气圈全部D.占据水圈上部C.T甲>T乙P甲>P乙D.T甲>T乙P甲A.色球层耀斑高空跳伞是人类挑战极限的运动,迄今为止,人类热气球高空跳伞的记录为奥地利16.该图发生的时段和近地面风向B.色球层日耳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在39外m高空的纵身一跳。图4为大气垂直A.白天陆风B.白天海风C.夜晚海风D.夜晚陆风C.光球层太阳黑子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图7为北半球某地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D.日冕层太阳风11.鲍姆加特纳在高空起跳处的大气组成成分中浓度较高的是单位:百帕5005004984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A.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C.水汽D.臭氧B.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12.鲍姆加特纳纵身一跳时所处的大气层特点C.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能源A.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B.平均厚度12km图4495496D.使低纬高空形成极光现象C.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球某地D.存在游离状态的电离层有上气压分地理R·第1页(共6页》地理则·第2页(共6页)地理·第3页(共6项)贵阳一中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一)地理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75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456910111213答案BD0ABADCCBD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DBDCAACB【解析】1.该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根据材料可知,X星球位于银河系范围内。选项B正确。2.该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距离恒星较近,星球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活动:质量和体积较大,不一定能形成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自转周期较长,气温日变化过大不利于生命存在;公转周期适宜,气温季节变化较小,适宜生命存在。选项D正确。3.该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A是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阳风。选项C正确。4.该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B、C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使两极高纬地区高空形成极光。选项A正确。5.该题考查地球的历史,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发现的两株大型树木生活于距今5.4亿~2.5亿年之间,属于古生代植物。选项B正确。6,该题考查地球的历史,恐龙和鸟类出现在中生代,类人猿出现在新生代,两栖动物出现在古生代。选项A正确。7.该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6千米”,陆地部分的地壳平均厚度可达33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选项D正确。8.该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读图可知M界面为地核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距地表深度约2900km。选项C正确。9.该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球外部圈层是生物圈、水圈、大气圈。选项C正确。10.该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占据岩石圈上部、水圈全部、大气圈下部。选项B正确。地理RJ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11.该题考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读材料可知,起跳处位于平流层,臭氧浓度较高。选项D正确。12.该题考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根据材料可知,鲍姆加特纳纵身一跳时所处的大气层位于平流层,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均厚度约40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存在臭氧层。选项A正确。13.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作用。选项A正确。14.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多云的夜晚,大气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选项B正确。15.该题考查热力环流,读图可知,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说明甲处气压大于乙处气压,对应的受热状况为,甲处相对冷却,乙处相对受热,因此甲处气温低于乙处。选项B正确。16.该题考查热力环流,读图可知海洋表面气压低,陆地表面气压高,因此近地面盛行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陆风主要发生在陆地降温速度较快的夜晚。选项D正确。17.该题考查大气水平运动,读图可知,该水平面上气压在500百帕左右,代表高空;①的风向主要受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且位于运动方向右侧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空偏转90°)。选项C正确。18.该题考查大气水平运动,风力大小与气压梯度有关,在等压线分布图中可直接由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选项B正确。19.该题考查水循环,“川”即河流,属于地表径流。选项D正确。20.该题考查水循环,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冰雪广布,是黄河源头水源的直接来源。选项C正确。21,该题考查水循环,水体流通性越好,水体更新速度越快:降水可以降低近地面大气的温度: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选项A正确。22.该题考查海水的性质,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影响长江入海口处盐度。选项C正确。23.该题考查海水的性质,长江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降低海水盐度:同时有大量的泥沙注入海洋提高海水密度。选项A正确。24.该题考查海水的性质,读图可知,该月份海南岛东侧水温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升高,是受西南季风影响,离岸风导致的沿岸上升补偿流水温较低;且该月份南海水温较高,故该月应为8月。选项C正确。25.该题考查海水性质,仅考虑海水温度对盐度的影响,则水温高盐度高,水温低盐度低。选项B正确。地理RJ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阳一中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一) 地理人教版答案.pdf 贵阳一中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一) 地理人教版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