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地球的公转基础主干落实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2.特点:方向 周期 特征自西向东(与 自转方向一致) 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3.现象:(1)四季的变化。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①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②夏至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③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④冬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2)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填图绘图】·填图: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五带的名称、气候特征与天文特征(极昼极夜与太阳直射现象);·圈画:描绘五带的界线。质疑判断热带全部位于低纬度,温带全部位于中纬度,寒带全部位于高纬度。(×)图解知识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处的太阳高度最高,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疑难点拨昼夜长短八字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点北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点南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地球公转规律及产生的现象探究情境 地球公转示意图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 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答:春分—赤道、夏至—北回归线、秋分—赤道、冬至—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2.(能力探究1—太阳高度变化)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示意图,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表格。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秋分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答:最大;最小;居中。 (能力探究2—昼夜长短变化)读图,思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填写图2。3.(高阶探究—实例应用)(1)图3中甲、乙两图是北京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甲。(2)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4表示北京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②。【图解方法】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儿歌中蕴含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地球绕着太阳跑”与“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相同点为 (A)A.旋转方向相同 B.旋转周期相同C.旋转中心相同 D.旋转平面相同2.下列“地球绕着太阳跑”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A.昼夜长短变化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2023·连云港学业考)下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此时,太阳直射在 (C)A.南回归线 B.赤道C.北回归线 D.北极圈4.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B)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春分蝴蝶舞花间,夏至稻花如白练,秋分丹桂香满园,冬至瑞雪兆丰年。出自《二十四节气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7题。5.北半球“秋分丹桂香满园”时,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中的 (B)A.① B.② C.③ D.④6.北半球“夏至稻花如白练”的季节,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正值 (D)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地球运动至④位置时,北半球白昼和黑夜的时长占比最可能为 (C) 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五带图,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①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B.②③两地有极昼极夜现象C.③④两地四季分明D.12月22日前后,⑤地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9.如图示时刻 (A)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②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①地多C.北京正处于夏季D.山东某中学旗杆正午影子一年中最长【关键能力·提升练】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A)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地球在图中丙、丁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B)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C.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悉尼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变短12.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右图)的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图文,通常情况下,江西省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D)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新考法·传统文化)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古诗词里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美”,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我国四季分明与地球公转密不可分,图中字母A、B代表的节气分别为北半球的冬至、春分。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顾贞观《柳梢青 花朝春分》(2)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名称),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为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减少/增加)。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白居易《思归》(3)“夏至一阴生”,说明该节气为北半球的C夏至(节气名称),自此黑夜开始变长(长/短)。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钱月龄《秋分日同友人山行》(4)“秋日平分气转清”寓意秋分过后,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的是 (B)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12月22日(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少。“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出现在1月,此时北京B(选择填空)。A.大雁落在田地头 B.河上冰坚可行走C.沿河岸边看嫩柳 D.耕牛遍地犁田畴二 地球的公转基础主干落实1.定义: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2.特点:方向 周期 特征(与 自转方向一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的 且空间指向保持3.现象:(1)四季的变化。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①② 昼最长夜最短③ 赤道 昼夜等长④ 南回归线(2)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各地 的多少。【填图绘图】·填图: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五带的名称、气候特征与天文特征(极昼极夜与太阳直射现象);·圈画:描绘五带的界线。质疑判断热带全部位于低纬度,温带全部位于中纬度,寒带全部位于高纬度。( )图解知识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处的太阳高度最高,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疑难点拨昼夜长短八字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点北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点南南长,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地球公转规律及产生的现象探究情境 地球公转示意图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 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能力探究1—太阳高度变化)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示意图,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表格。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秋分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能力探究2—昼夜长短变化)读图,思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填写图2。3.(高阶探究—实例应用)(1)图3中甲、乙两图是北京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 。(2)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4表示北京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 。【图解方法】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儿歌中蕴含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地球绕着太阳跑”与“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相同点为 ( )A.旋转方向相同 B.旋转周期相同C.旋转中心相同 D.旋转平面相同2.下列“地球绕着太阳跑”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2023·连云港学业考)下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此时,太阳直射在 ( )A.南回归线 B.赤道C.北回归线 D.北极圈4.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春分蝴蝶舞花间,夏至稻花如白练,秋分丹桂香满园,冬至瑞雪兆丰年。出自《二十四节气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7题。5.北半球“秋分丹桂香满园”时,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6.北半球“夏至稻花如白练”的季节,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地球运动至④位置时,北半球白昼和黑夜的时长占比最可能为 ( ) 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五带图,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B.②③两地有极昼极夜现象C.③④两地四季分明D.12月22日前后,⑤地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9.如图示时刻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②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①地多C.北京正处于夏季D.山东某中学旗杆正午影子一年中最长【关键能力·提升练】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地球在图中丙、丁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C.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悉尼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变短12.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右图)的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图文,通常情况下,江西省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新考法·传统文化)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古诗词里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美”,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我国四季分明与地球公转密不可分,图中字母A、B代表的节气分别为北半球的 、 。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顾贞观《柳梢青 花朝春分》(2)春分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为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减少/增加)。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白居易《思归》(3)“夏至一阴生”,说明该节气为北半球的C (节气名称),自此黑夜开始变 (长/短)。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钱月龄《秋分日同友人山行》(4)“秋日平分气转清”寓意秋分过后,天气渐渐风寒水凉。此时节,济南可能看到的是 (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 (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 。“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出现在 月,此时北京 (选择填空)。A.大雁落在田地头 B.河上冰坚可行走C.沿河岸边看嫩柳 D.耕牛遍地犁田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第三节 二 地球的公转 - 学生版.docx 第一章 第三节 二 地球的公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