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四单元巩固练习卷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根据是否___________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时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___________,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___________。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要经过许许多多的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4.米饭在口腔里与___________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现象的产生,如发光发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7.科学家正在利用___________,开发新的___________,比如供电更持久的充电电池、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等,为我们创建一个绿色的未来。8.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产生的。二、选择题。1.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砂糖5分钟后,白砂糖( )。A.先变成液态的糖,再变成黑色的物质B.只变成液态的糖C.先变成水,再变成黑色的物质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白砂糖加热后变黑C.火柴燃烧3.在马铃薯上滴上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B.是碘酒C.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4.下列变化中,不同于其他两种变化的是( )。A.玻璃不小心打碎了B.小华的体重比上学期增长了10千克C.夏天轮胎气太足,爆胎了5.经长时间咀嚼的米饭,滴上碘酒后没有变蓝,这说明( )。A.米饭里不含淀粉B.米饭遇到碘酒不会变蓝C.咀嚼过程中,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新物质6.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生锈最快。A.露出水面的半根B.水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C.浸入水中的半根7.固体的白砂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砂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下列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是( )。A.电灯发光B.虾煮熟变红C.红墨水和清水混合9.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0.馒头、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做馒头和面包的面粉比较疏松B.面团中放入了很多糖C.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1.下列关于铁锈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锈呈红褐色,能导电和被磁铁吸引B.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C.铁锈对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尽量避免铁生锈12.下列选项中,( )的条件下铁最容易生锈。A.接触氧气B.接触水C.接触潮湿的空气13.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柴燃烧、水汽化B.蜡烛燃烧、烟花爆炸C.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在水中溶解。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A.白醋B.水C.都不是15.建造赵州桥使用的石材具有( )的特点。A.用指甲容易刻划B.遇盐酸冒出气泡C.不易被自然风化三、操作题。1.将下列物质变化和伴随的现象连起来。水结冰 颜色改变火柴燃烧 产生气体米饭上滴碘酒 形态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2.将下列物质变化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框中。A.汽油燃烧 B.水蒸发 C.雕刻印章 D.用大米酿酒 E.弯折铁丝F.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G.紫甘蓝滴白醋变色 H.植物生长I.白炽灯发光发热 J.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四、实验探究题。1.研究铁和铁锈的特点时,我们先通过感官辨析了铁与铁锈之间的不同。为了观察到更多特点,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榔头、电池、导线、小灯泡、磁铁等材料。(1)用磁铁吸,是为了观察铁与铁锈是否具有____________性。(2)当我们用电池和导线、小灯泡做实验时,我们发现能让小灯泡亮的是( )。A.铁锈B.铁C.两者都可以这个实验是在研究铁与铁锈是否具有____________性。(3)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吗?(请至少写出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管理员发现实验室有6个盛放药剂的容器丢失了标签,但是能肯定它们分别装有6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白醋、水、食用油、碘酒、小苏打和淀粉。管理员要对它们进行鉴别,分别提取一些样品进行检验后,得到以下现象:A和B混合没有产生明显现象;A和C混合没有产生明显现象;A和D混合没有产生明显现象;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色物质。(1)请你帮忙鉴别,写出它们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2)A和E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泡,此时摸杯壁感觉到____________,说明发生变化时需要从外界____________如果把这种气体倾倒在蜡烛火焰上,则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管理员在混合A和E时不小心倒入了大量的A,反应结束后再对烧杯内剩余的物质进行观察,发现( )。A.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有明显酸味C.没有明显酸味(4)如果把C分别滴在两颗花生上,其中一颗已经发芽,另一颗没有发芽,过一会儿,会看到发芽的花生没有变化,没有发芽的花生变蓝。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产生新物质 2.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 4.唾液5.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物 颜色改变 6.无色透明 比空气重 不支持燃 7.化学变化 清洁能源 8.化学变化二、1.A 2.A 3.C 4.B 5.C 6.B 7.A 8.B 9.B 10.C 11.A12.C 13.B 14.C 15.C三、1.2.物理变化: B C E I J化学变化: A D F C H四、1.(1)磁 (2)B 导电 (3)给铁制品涂上油漆、在铁的表面进行电镀等(合 理即可)2. (1)小苏打 淀粉 碘酒 食用油 白醋 水(2)变凉了 吸热 火焰马上熄灭 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 (3)C (4)花生子叶中含有淀粉,发芽需要消耗淀粉(合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