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 (共30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 (共30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框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视 频 导 入
文 字 材 料
李智琳、李慧琳姐妹俩出生不满4个月,爸爸就因病失去工作和行动能力。在家里只靠妈妈葛春梅苦苦支撑的情况下,姐妹俩从小就学会照顾自己、陪伴爸爸、处理家务,在学习上比学赶帮、连创佳绩。在妈妈的示范带动下,姐妹俩刚满10岁就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小我们就看到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操持家庭,从她身上我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担当。”
李智琳、李慧琳姐妹俩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带来怎样的启示?
知道做自强不息中国人的原因
明确做自强不息中国人的要求
自觉树立远大理想,练就真本领,学会在生活中磨炼坚强意志
活动一:讲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典 故 解 读
范仲淹
苦读成才
孙康
映雪读书
匡衡
凿壁偷光
勾践
卧薪尝胆
祖逖
闻鸡起舞
范仲淹幼时家贫,仍坚持求学,经二十年寒窗苦读,终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刻苦训练,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实现报效国家之愿。
孙康利用雪地反光读书,成为有名学者。
匡衡凿壁借光读书,其勤奋感动众人,终成博学多才之人。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国,实现复国愿望。
合 作 探 究
从这些故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些典故展现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的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归 纳 总 结
活动二:践行动,传承自强不息美德
任务一:聆听寄语,培养爱国情怀
习 语 解 读
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2024年9月9日至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广大青年要厚植爱国情怀、滋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二0二二年新年贺词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合 作 探 究
请同学们搜集并分享当代青年的爱国故事。
如:军人陈祥榕的爱国故事。陈祥榕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并以此践行自己的誓言。面对外敌的挑衅,他从不退缩,挺身而出,捍卫国家领土。他的事迹展示了当代青年军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体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爱意。
合 作 探 究
习主席的寄语给我们走好自强之路带来怎样的启示?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任务二:努力学习,练就扎实本领
材 料 解 读
四川凉山小伙苏正民因6000字毕业论文致谢火了。回忆整个求学经历,苏正民称中学阶段是压力最大的。面对家庭困境,苏正民只能埋头苦读,学习上不断进步。在多方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苏正民最终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孩子。上了大学后,苏正民觉得,“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不能将自己的心也锁在层层叠叠的峦嶂中”。于是苏正民成为了一名大山里的支教老师。在返乡支教第一课上他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我也是大凉山的孩子,我的起步比大家还要困难,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走出凉山。”
合 作 探 究
苏正民的求学经历及最后的选择带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②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③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趁着青春年华,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合 作 探 究
对于苏正民的选择,有许多感到不解,既然历经千辛万苦走出去,为什么最终还要走回来?
苏正民利用自己所学反哺家乡,有利于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体现了他的大爱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在付出和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任务三:制定标准,评自强好少年
主 题 活 动
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他们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班级准备局组织开展“寻找自强好少年”活动,请你参与。
合 作 探 究
请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一份“最美自强少年”评选标准。
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并设计评选环节。
①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满足现状);
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奋发图强)。
拟定评选标准并确定名额——匿名投票——当众唱票并确定自强少年——颁发荣誉——分享自强经历
做自强少年,让青春无悔。
合 作 探 究
请根据任务事迹,请你拟写一份做自强少年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们不断追求进步,提升自我,奋力拼搏。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得他们的人生之路犹如繁星点点,光芒万丈。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为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磨砺坚强意志,特发出以下倡议:
①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
②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
③每一项事业,都要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
让我们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年×月×日
×中学七年级×班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坚定爱国信念,培育家国情怀,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弘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本 课 体 系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原因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手握历史接力棒,
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要求
树立远大理想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这里的自强不息 ( )
A.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
B.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
C.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品质
C
2.自强不息不仅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更能创造民族的辉煌。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要努力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以下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
①平等待人,换位思考
②面向屠刀,视死如归
③勤奋工作,踏实劳动
④奋斗不息,以身许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3.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句“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勉励青年树立远大理想,追求进步。今天我们树立并追求远大理想就要 ( )
①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②把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联系起来
③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④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4.小铭家庭贫困,但是他坚信学习改变命运。通过不懈奋斗,他考入重点大学。在寒暑假期间,他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扶助困难家庭的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 )
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②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
③趁着青春年华,好好享受生活
④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夯实知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对下面的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 )
①要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
②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
③要学会依靠自己,绝不求助他人
④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6.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古人认为,天体的运行刚健有力、生生不息,君子为人处世也应效法天体,力求进步, 勤勉不懈,奋斗不止。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乐观奋进的处世精神。习主席深刻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1)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列举有关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两句即可,但不得与材料内容重复 (2分)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②正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才创造出了今天的伟大成就。③今天我们弘扬自强不息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2)结合上述谈谈,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弘扬自强不息精神?(6分)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3)今天,我们应如何做自强不息中国人?(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