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 (共3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 (共3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框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习 语”导 课
通过文化感悟、节气探秘、时事解读、讲话情怀等议学活动,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的内容,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习语解读、时事热点、拓展生活等活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坚定文化自信
活动一:“文化”中的思想
材 料 展 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 读书示子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学校文化长廊内容:
合 作 探 究
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这些思想理念对治国理政和我们的生活有何积极意义?
活动二:“节气”中的秘密
合 作 探 究
从上述视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除了寒露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节气?并说说这些节气的由来和含义。
二十四节气展示
师 生 齐 诵
合 作 探 究
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哪些指导意义?
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归 纳 总 结
拓 展 知 识
习近平“典”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思想为这一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活动三:“时事”中的哲理
材 料 展 示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议学任务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理念?
议学任务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何价值。
合 作 探 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其《决定》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也涉及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迪。
归 纳 总 结
有同学认为,迈步走向现代化,我们只需关注“诗和远方”,无须在意“眼前的苟且”。
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拓 展 辩 论
活动四:“讲话”中的情怀
材料展示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这一情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思想理念一脉相承?
合 作 探 究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归 纳 总 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从人与自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到做人做事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坚守“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到主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内涵丰富且历久弥新,为做人做事、治国理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特点
历久弥新
深邃博大
内涵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本 课 体 系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这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
A.深邃博大 B.历久弥新
C.独领风骚 D.亘古不变
B
2.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活动。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
3.2024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讲话内容传承了( )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自强不息
B.革故鼎新
C.脚踏实地
D.天人合一
C
5.漫画《送温暖》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改革必须要满足人民的一切利益需求
④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6.在七年级(1)班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主题交流研讨活动中,小金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下资料:
资料1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新时代,我们汲取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资料2 哈尼梯田历经1300余年的耕种历史,所呈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农业生态系统,是当地人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杰出范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和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1)请结合上述资料,请推测第一小组交流研讨的主题是什么。(4分)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2)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作出诠释。(6分)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关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对我们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