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框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歌 曲 导 入
你从曲子中听出了什么?
通过诵读经典、历史回眸、诗词接龙、图画鉴赏等活动,知道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增强政治认同
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图画、经典名篇等内容,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一:诵读经典
《周易·
贲卦·
彖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师 生 齐 诵
结合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句,谈谈你对“人文”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的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合 作 探 究
活动二:历史回眸
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山城万隆开幕。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重要的贡献。
史 实 展 示
结合上述历史史实,谈谈你对“求同存异”的理解。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合 作 探 究
拓 展 探 讨
“求同存异”是不是就是为了和谐,放弃自己的主张,一味苟同呢?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求坚持求同存异,也要学会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活动三:诗词接龙
以“梅、兰、竹、菊”为题,进行诗词接龙。
拓 展 探 讨
从这些诗词中,你收获了什么?
从中华人文精神的角度,上述诗词体现了什么思想?
上述诗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归 纳 总 结
活动四:图画鉴赏
《千里江山图》
《悠然见南山》
从上述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美学追求的认识。
合 作 探 究
查阅陶渊明的田园诗,结合诗意图《悠然见南山》,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
上述图画体现了中华民族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和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归 纳 总 结
有的同学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已经过时了。”
虽然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永不过时。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课 堂 小 辩 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为此,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思想,正确解读中华民族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
本 课 体 系
中华
人文精神
处世方法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传统美德 B.核心思想
C.人文精神 D.教育理念
C
2.202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70年前,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临时发言时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一主张体现了 的中国智慧。( )
A.求同存异
B.一家独大
C.自强不息
D.坚守正义
A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之所以坚持以文化人,是因为( )
①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②有利于改善人的物质条件
③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④有利于成就人的完美人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创造出一批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精品。曹植的诗文、顾恺之的国画、赵孟頫的书法在《洛神水赋》节目中交融,化身为在水中摇曳生姿的洛神;《屈子问天》用舞蹈语言再现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高士形象,将楚辞中的神话、美学、浪漫、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此,下列点评正确的是( )
①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②华而不实,对现实生活毫无意义
③过于追求技术手段,有形而无神
④彰显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5.下列漫画向我们传递的生活理念是( )
A.俭约自守 B.铺张浪费
C.中和泰和 D.大气大度
A
6.材料一: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自媒体”将炫富短视频视为流量“密码”,看似分享“日常生活”实则“炫富引流”,传递着金钱至上、物质至上、攀比享乐的错误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良示范效应。2024年5月15日,多家互联网平台发布不良价值导向内容专项治理公告,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奢靡浪费”“炫富拜金”等问题,各平台从严打击,倡导理性、文明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材料二:漫画赏析
(1)借助中华人文精神的相关知识,你想对“奢靡浪费”“炫富拜金”者说些什么。(6分)
①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②我们要坚持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坚守做人的品格,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2)解读材料二中的两幅漫画,并以“名言+解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悟。(4分)
上述两幅漫画体现了中华民族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俭、勤奋的生活方式,也要学会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质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不为物役,追求天人合一之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