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二框 犯罪与刑罚你从漫画“娱乐→赌博→抢劫”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娱乐赌博抢劫情境导入游戏:词语组句违纪违法犯罪各小组用以下三个词语说一句话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能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议题一:了解罪与非罪2024年9月24日,公安部挂牌督办、备受社会关注的“3·18” 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由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涉案的谢某某等25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偷越国(边)境罪、故意伤害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八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五万元至十八万五千元不等。以案说法(1)从上述案例中,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我国刑罚的实施机关和对象是什么 (3)上述案例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合 作 探 究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谢某某等人所受的处罚中主刑为有期徒刑,附加刑为罚金。归纳总结议题二:敢于善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中国好人”朱艳林,在上班时发现一个牵着一名小女孩的男子十分可疑。因担心男子身上藏有锐器,朱艳林一路跟随,没有贸然行动。直到男子带着小女孩上了公交车,朱艳林立马上车与司机小声说出自己的怀疑,司机立即关紧车门。之后朱艳林立即报警将该男子抓获。材料展示青少年应如何向朱艳林学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懂得了犯罪的危害。在生活中,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特征犯罪与刑罚刑法的内涵和作用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本 课 体 系1.下列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应填的内容是( )A.严重社会破坏性 法律要求B.严重社会危害性 法律分界线C.社会暴力性 法律观念D.严厉的强制性 社会和谐的保证B2.小辰到法庭参观时,看到公告栏中如表的判决书。他对判决书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判决本案适用的是行政诉讼程序②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④处罚中的拘役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3.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4.张某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3万余条,并将所窃取的信息贩卖给他人,从中获利5000余元。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对此案件进行审理,对张某作出判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判决符合要求?( )A. B.C. D.C5.放学回家后,小闽远远看见有人在鬼鬼祟祟地撬邻居家的门,他立即打电话报警,并暗中监视撬门人的动向。若用一句话对小闽的行为进行点评,合适的是( )A.见义勇为勇当先,不顾安危维护正义B.胆小懦弱欠思考,追求正义应有勇气C.锄强扶弱有义气,无私无畏精神可嘉D.守护正义显智慧,见义“智”为有方法D6.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法律有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大学生陈某迷上了电竞游戏,随着消费不断增加,他开始捉襟见肘;后来,在游戏厅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并与之结伴多次拦路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1)上述陈某的案件应该在下列所示法庭中的哪一个审理?请说明理由。(4分)②。理由:陈某拦路抢劫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图②所示为刑事法庭,因此应在该法庭审理。在有关陈某的判决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判决如下:判处陈某行政拘留14天,罚金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不合理。理由:因为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的行政处罚,“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陈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2)这个判决书中对于陈某的处罚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6分)(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件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对青少年说两点警示语。(4分)要学法懂法,清楚法不可违,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做人的底线;理智选择,谨慎交友,尤其是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不可作为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刑法和犯罪.mp4 第二框 犯罪与刑罚.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