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4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4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小云的爸爸妈妈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权。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新课导入
3.1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
道德修养: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自己享有的权利
责任意识: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懂得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自学导航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
3.公民的人身自由内容、意义?
4.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含哪些内容?
5.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
认真阅读课本P34-42页,思考本节课教学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宪法和法律
政治权利和自由
01
人身自由
02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3
1.公民基本权利
总结归纳
01 政治权利和自由
Part one
第壹部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情境分析
小云的叔叔如愿成为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小云看着叔叔能够为身边的人去“发言”,觉得很酷很有价值,自己也想成为叔叔那样的人,于是问叔叔自己能否也去参加选举?叔叔会如何回答呢?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年满十八周岁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情境分析
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
×
×



在校的初中生
在华旅游的外国人
农民工
少数民族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高校毕业生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内容: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总结归纳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总结归纳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
拓展
公民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01
言论自由
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
02
出版自由
03
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集会自由
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06
示威自由
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05
游行自由
有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宗旨而组织形式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04
结社自由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情境分析
小云周末跟父母外出游玩,在参观中山陵景区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景点非常拥挤,且有一些设施遭受破坏,便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反映给有关部门,并在景区的显要位置张贴相关告示,提醒游客错峰参观,文明旅游。
思考:
小云将发现的情况及改进意见反映给有关部门,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除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
(写信、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
(3)监督权
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结归纳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
拓展
批评权: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
建议权 :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控告权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
检举权 :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权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请求依法处理。
申诉权 :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决定、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1
政治自由
02
监督权
03
公民政治权利
总结归纳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思考:以上信息体现我国公民积极行使什么权利?
情境一 不识字的王奶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去村委会投票站参加县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活动。
情境二 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情境三 小学生陈彦宏就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随堂练习
02 人身自由
Part two
第贰部分
二、人身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二、人身自由
活动一:请你评判
情境探究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
严某在网上举报某工厂
严某从家里被带走
严某在工厂办公室接受“教育”
思考:该工厂及员工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人身自由受到侵犯
二、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非法搜身
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非法拘禁
二、人身自由
情境探究
活动二:请你评析
情境一 小明考试总是考不好,老师当众骂他:“像猪一样,什么都学不好。”
情境二 某作者擅自以一名教授的名义为自己的作品作序,欺骗读者。
情境三 小花的妈妈趁小花上学,翻看小花手机,查看社交内容。
分别对以上三个情境作出评判?
人格尊严受到侵犯
二、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
总结归纳
二、人身自由
拓展
1
名誉权
侮辱、诽谤他人
在公开场合散布不实言论,诋毁他人的名誉。
2
荣誉权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取消或剥夺其因突出贡献而获得的荣誉称号。
3
肖像权
有权依法制作、使用自己的肖像,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丑化其肖像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肖像权用于商业广告或进行恶意丑化。
4
姓名权
干涉、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发表不当言论。
5
隐私权
自然人享有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信息、私密活动的权利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窥探、公开或传播其私人生活信息。
人格尊严权
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
张先生夫妇某日凌晨被室内的响动惊醒,发现有人已走到客厅和卧室过道处。这个人自称是物业公司的保安,于是张先生夫妇把物业公司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最终,法院作出判决:物业公司一次性赔偿张先生夫妇精神抚慰金各1500元。
思考:物业公司为什么要赔偿张先生夫妇精神抚慰金
住宅受到侵犯
二、人身自由
(3)住宅不受侵犯
①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总结归纳
二、人身自由
活动四:漫画解读
情境探究
图片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侵犯
二、人身自由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总结归纳
二、人身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内容、意义?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总结归纳
内容
意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0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Part three
第叁部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含哪些内容?
总结归纳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落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钱包后,打开看到里面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生因患白血病向社会求助。于是,李某将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那位大学生。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出租车司机李某的行为
(不属于个人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李某无权寄给他人)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
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②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总结归纳
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我买了一套房子。
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例:我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
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例:我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每月收取租金。
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例:我把房子卖给别人。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
小李是某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自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会很顺利,但事实是很多公司因为她是女生而为录取,甚至在面试过程中有的公司直接表明不招单身女性和已婚未育女性。
思考:公司侵犯了小李的什么权利
(劳动权)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劳动权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意义: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总结归纳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情境探究
刘奶奶一家人,四代同堂。每逢节假日,儿孙们都会来刘奶奶家陪伴她。一天,刘奶奶的女儿小赵一早就来了,给刘奶奶带来了这个月的养老金。以下是他们一家人的对话:
“妈,前几天给您领了这个月的养老金,还有1400元的取暖费补贴,您一块儿收好。”小赵笑着递给刘奶奶。
“取暖费补贴也涨了 ”刘奶奶乐呵呵地说,“你们都涨了工资,没想到取暖费补贴也涨了,国家真是为咱着想啊。”
“咦 奶奶您一直没工作,现在也可以领养老金了 ”刘奶奶的孙子伟伟凑过来问道。
小赵向伟伟解释说:“去年年底我帮你奶奶办理了养老保险,还办理了医疗保险。7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许多政策上的优惠呢。”
思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现了国家的什么政策保障,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呢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3)物质帮助权
①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总结归纳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情境探究
思考: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呢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受教育权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总结归纳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结合视频及图片,思考数据增长的背后体现了公民在行使哪项权利?
文化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5)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总结归纳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5.其他权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
政治权利
和自由
人身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1.在超市购物的八年级学生小贵被一位丢失钱包的顾客怀疑为小偷,并且被要求进行搜身,小贵用宪法知识劝阻了这名顾客。小贵讲的宪法知识应是(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未成年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
③这样做违背了宪法原则和精神
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D
2.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 )
A.享有受教育权
B.享有物质帮助权
C.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课堂练习
3.八年级某班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展开了激烈讨论。下列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刚: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小新: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③小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④小成: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4.小明及家人在微信上分享了各自的开心事,从公民合法财产权的内容看,下表空白处应依次填写( )
A.使用、处分、占有、收益 B.处分、使用、占有、收益
C.使用、收益、处分、占有 D.处分、占有、收益、使用
D
爷爷 爸爸 妈妈 我
开心的事情 遇到老友并赠送给他一幅画 用当月工资买了一部新手机 债券获得利息收入1000元 过生日时弹奏心爱的吉他
财产所有权
课堂练习
5.围绕“两免一补”政策,四名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你赞成的有( )
①小蕊:“两免一补”政策能保证教育的绝对公平
②阿梅:国家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③小涛:“两免一补”政策,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
④大海: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体现权利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6.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
B.孩子不能用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C.父母的做法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D.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
课堂练习
7.为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江西某县试点打造“码”上监督平台,将民生资金的使用、发放等详细情况网上公布,老百姓一“扫”即可登录、一“点”即可查询、一“键”即可举报。该平台的打造( )
A.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B.体现了公民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C.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A
课堂练习
8.近年来,网络直播日渐繁荣,许多人随时随地直播,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以下是在以“‘随手播’侵权/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四辩的部分观点。如果你是点评专家,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手播”他人违法行为,不构成侵权
B.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手播”不构成侵权
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构成侵权
D.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随手播”,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
B
课堂练习
9.从2023年12月14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抖音、知乎等29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地方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4“@国务院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公民通过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
②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③网络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
④公民积极参与我国的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10.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关于调整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 )
A.说明每个公民都享有物质帮助权
B.体现公民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
C.维护了公民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C
1.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均执行江苏省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原2280元/月调整为2490元/月。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